走街串巷逛西安,这条城墙根下的老街,为啥名字这么奇怪?

春柔评旅游 2024-07-15 14:26:46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都说西安是国内最适合city walk的城市之一,我觉得西安城墙里头才是最适合走街串巷的地方。

在这里,你压根不用去景点,就沿着大街小巷随意溜达,就能摸索出一条西安历史文化的脉络。不信?那跟我一起去逛逛!

作为西安土著,来小南门(勿幕门)溜达,肯定是要避开早市的(哈哈哈,其实也是起不来)。自从小南门早市火了,游客已经将这里奉为西安旅游打卡第一站,原本这个家门口买菜的地方人更更更多了,一半是西安人,一半是游客。

小南门周边这一大片区域,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文古迹(勉强算起来,300多年的五星街教堂算一个),但这里的地名都很有意思。报恩寺街、太阳庙门、冰窖巷、五星街、梁家牌楼、盐店街、琉璃街……一听就很有故事。

走进小南门,如果往西走是报恩寺街,这条街西安老饕都不陌生,因为好几家有名的葫芦头泡馍馆子就开在这条街上。而如果往东拐,就是——太阳庙门。

太阳庙门西起四府街,北至南广济街,是一条全长298米的短巷子。我第一回见,总感觉这条街的名字奇奇怪怪的,这四个字到底是啥意思?

西安这两年文化工程做的不错,很多有历史的巷子都做了简介牌,能够让人清晰明了地了解西安城的历史。报恩寺街有介绍,这里唐朝时期是“鸿胪寺”(官署名,主要负责外事接待、民族事务活动,有点类似今天的外交部)和“鸿胪客馆”(接待少数民族使者与国外来宾的馆舍,相当于今之国宾馆)的所在地,历史悠久。

不过,这条街的街名则是来源于明朝时建的“大兴国报恩寺”,如今寺庙已经消失不在,只有地名保留至今了。

太阳庙门则没有介绍牌(或者是我没有找到),我回来会专门查了下,根据《西安市地名志》中记载,这条街的名字起源于明朝末年,同样是街上建有“太阳庙”而得名。当然,历经时光流转,这座太阳庙如今也消失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同样因为寺庙得名,报恩寺街叫“街”,太阳庙门叫“门”呢?

因为好奇,所以开始查询资料,查的时候发现和我有同样疑问的人还不少!我找到最主流的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在中国古代,“门”有南来北往通达之意,有可能是形容这里交通便利;第二种说法认为:古时寺庙所在的街道上都有牌坊,而民间又常将牌坊称作“门”;第三说法是:“门”应该是西安话的读法,不读作“mén”音,而是“máo er”(“毛”的儿化音),就是“门前儿”三字的急读。

作为西安人,从小说着西安方言长大。听到关于西安方言“máo er”这个说法的时候,感觉还真挺有道理的。在西安话里,“máo er”就是门前的意思;太阳庙门,就是说这条街在太阳庙的门前。

说到这里,我突然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西安叫“门”的地名还真不少,书院门、五岳庙门、东仓门,原来就是关中书院的门前、五岳庙的门前、东仓的门前的意思呀!

太阳庙门的地名始于明末,不过这条街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存在。虽然它现在看起来就是城墙根下一条普通的巷子,古时却是富庶人群的聚居地。史料记载,这条短街当年沿街全是三间宽、两进深的关中四合院,雕花门楼气派精致,或许还留在很多老西安人的童年记忆里。

西安还有哪些“奇奇怪怪”的地名,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呀~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0 阅读:3

春柔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