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特朗普的外孙女,中文那么好?
一切都是因为背后的四个重要的人物,根正苗红,而阿拉贝拉在特朗普家族中,也显得格外特殊。
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的中文启蒙尽管她的外祖父特朗普在竞选时对中国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但他的小外孙女却从幼年开始,展现出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中文。
年仅四岁的她,便能流利地背诵唐诗、唱中文儿歌,甚至用汉字写下“树”和“蝴蝶”。
阿拉贝拉的中文功底不容小觑,她的中文启蒙,离不开她母亲伊万卡的远见。
伊万卡是一个典型的“超级妈妈”,对孩子们的教育十分看重,这也是第一个重要人物。
而她与中国名媛邓文迪的深厚友情,则成了阿拉贝拉接触中文的起点。
邓文迪,作为第二个重要人物,这位从山东走出来的传奇女性,虽然已经在美国的社交圈内扎根多年,但她对中国文化始终充满敬意。
中国名媛邓文迪,伊万卡的好友
这种文化归属感在她与伊万卡的十年友谊中不断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者的教育理念。
邓文迪并没有主动“推销”中国文化,而是通过日常相处,逐渐让伊万卡意识到学习中文的重要性。
伊万卡和邓文迪曾一起讨论过全球化背景下,孩子多掌握一门语言的优势。
尤其是中文,这门与世界上近四分之一人口密切相关的语言,能为孩子们的未来打开更多的大门。
正是这种意识,让伊万卡从阿拉贝拉出生开始,便有意地让她接触中文。
邓文迪的影响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对阿拉贝拉中文启蒙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个人物,就是她的中国保姆西西。
这位看似普通的保姆,实际上成了阿拉贝拉日常生活中的中文老师。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西西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对话,潜移默化地教会了阿拉贝拉中文。
伊万卡的三个儿女 。 本文图均为 红星新闻
从简单的儿歌到唐诗背诵,再到生活用语,阿拉贝拉在西西的细心教导下,不仅学会了标准的发音,还掌握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西西的教学方式十分自然,阿拉贝拉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学习,而是在生活中“玩”着学。
这种轻松的环境,让她对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孩子启蒙阶段的语言老师,西西的作用不可忽视。
她不仅带给阿拉贝拉语言的启蒙,还通过日常点滴,让这位小姑娘接触到了许多中国文化的细节,比如中国传统节日、童谣以及中国美食。
伊万卡对此看在眼里,心里对西西的细心付出格外感激。
她明白,作为一位母亲,她能够为阿拉贝拉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但真正让孩子爱上学习,是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的。
这种家庭与文化的双重浸染,逐渐让阿拉贝拉的中文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阿拉贝拉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她的中文水平日渐提高。
而这仅仅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
学校里的中文学习,阿拉贝拉的语言飞跃阿拉贝拉的中文启蒙起步于家庭中的熏陶,但真正让她的中文水平大幅度提升的,是在纽约语言学校的系统学习。
语言的学习,光靠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如此,伊万卡在阿拉贝拉18个月大时,便开始为她寻找更加专业的学习途径。
最终,她们选择了纽约一家著名的语言学校,这里专门针对幼儿提供各类语言课程,中文也在其列。
阿拉贝拉的中文老师景涌泰(右)
对于阿拉贝拉这样一个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要想让孩子在幼儿期真正掌握一门外语,除了兴趣,更需要专业的引导。
幸运的是,学校为阿拉贝拉配备了一位耐心、严谨的中文老师。
这位老师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学生,她并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但她的专业素养和对教学的热情,成为阿拉贝拉中文学习中的重要推动力。
美国小孩学习写汉字。
课堂上,老师会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用绘本、游戏和歌曲等多种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阿拉贝拉尤其喜欢通过图画来理解和记忆汉字,她不仅能准确地辨认出每一个汉字的形状,还逐渐学会用拼音标注发音。
她从一开始对中文的模糊印象,逐渐转变为对这门语言的热爱。
在中文老师的帮助下,阿拉贝拉的语言能力快速提升,她不仅能背诵更多唐诗,还能够开始用中文表达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想法。
课堂之外,她还会用中文与保姆西西进行简单的对话,这让她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锻炼。
中文已经从她的课外爱好,逐渐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学习的深入,阿拉贝拉的语言天赋也渐渐展现出来。
她并没有把中文当成一项艰难的任务,而是把它融入了日常的生活习惯。
每次上课,阿拉贝拉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老师的各种互动中去。
有一次,老师要求孩子们用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阿拉贝拉用她并不完全流利的中文描述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娃娃。
虽然句子结构还不够完善,但她的发音和用词已经足以让老师感到惊讶。
学校的中文课程不仅提升了阿拉贝拉的语言能力,还让她接触到了更多的中国文化。
她学会了中国的童谣,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些节日临近,学校都会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体验中国的风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