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弟消息二首 其一 唐 · 杜甫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首联:“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最近收到了来自平阴的弟弟的消息,得知弟弟还活着,心中充满了欣慰与牵挂。其中,“遥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深切同情与思念。
颔联:“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这两句描述了弟弟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逃往千里之外,寄居在一个荒僻的小村里。诗人通过“侧身”与“寄食”两个词,生动地刻画了弟弟在战乱中的艰难处境。
颈联:“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残酷与持续。烽火连天,新的战争不断爆发;而旧有的战争伤痕,则依然清晰可见,令人触目惊心。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灾难的深刻体会与愤慨。
尾联:“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最后两句,诗人转而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忧虑。他担心自己到了老年,是否能够再次团聚家人;同时,也对身边亲人能否平安相守充满了担忧。这种对亲人安危的关切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与哀婉。
得弟消息二首 其二 唐 · 杜甫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首联:“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诗人直接指出弟弟因懦弱而无法归来,同时自己也因年老体衰而无法前往。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弟弟的责备与无奈,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与悲哀。
颔联:“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乌鹊在古代常被用来比喻喜讯,但诗人却认为这只是空传喜讯,并未带来实质性的好消息。而“鹡鸰”则是一种象征兄弟情谊的鸟,诗人深感自己辜负了这种兄弟情谊,无法与弟弟团聚。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谣言的失望与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颈联:“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诗人面对生活的困顿与艰辛,感到羞愧难言。同时,他的忧虑如同一年四季不断,始终无法摆脱。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在战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
尾联:“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诗人提到两京(长安与洛阳)的家人共有三十口,虽然还活着,但命运却像细丝般脆弱。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家人的关切与牵挂,也透露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识与无奈。
忆弟二首 其一(原注:时归在南陆浑庄。) 唐 · 杜甫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
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
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首联:“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通过消息得知胞弟在战乱中身处饥寒交迫的济州,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切同情与担忧。其中,“丧乱”二字概括了当时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
颔联:“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无法到达弟弟所在地的无奈与无助。由于战乱导致人员稀少,道路阻隔,诗人无法前往济州探望弟弟;同时,军队的存在也使得亲人团聚变得不可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反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颈联:“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诗人回忆起过去逃离战乱的场景,当时情况紧急,不得不疯狂地逃离;而逃离过程中,诗人无时无刻不被疾病和忧虑所困扰。这两句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最后两句,诗人将内心的千般遗憾与哀愁比作东流的江水,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无法排解的无奈。这种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的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忆弟二首 其二(原注:时归在南陆浑庄。) 唐 · 杜甫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首联:“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诗人开篇即表达了一种姑且庆幸的心情,因为河南地区已经安定下来。然而,他并没有去询问邺城被围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诗人知道战乱仍然频繁,询问也无济于事,或者是因为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亲人而非整个战局。
颔联:“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经战乱后亲人安危的深深忧虑和对弟弟归来的殷切期盼。诗人感叹经过百战之后,不知道还有谁在,而他自己则已经盼望了弟弟三年能够归来。这种对亲人的思念与期盼之情,在战乱时期显得尤为珍贵和感人。
颈联:“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故园的花儿在春天里依旧绽放,鸟儿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象却与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尾联:“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最后两句诗揭示了诗人与弟弟之间音信稀少的现状。由于战乱导致道路阻隔、人烟稀少,诗人与弟弟之间的联系也变得非常困难。这种现状让诗人更加思念和担忧自己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