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道德经》的人会有一种体会,老子倡导的与世人追求的,往往是相反的,而这正是老子的独到与深刻之处。
比好无为、不争、柔弱等。其中,“善下”,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在生活中充满了上上下下,比如台阶,自然能上能下。
如果顺着老子智慧的台阶拾级而上,你会发现他的与众不同,他的“上”就是“下”。
善于向“下”走就是不断真正地向“上”走。
这就像水流一样,百川归海,海水又蒸而为云,云化雨雪,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轮回。这也许就是老子的另类与孤独。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冷静地观察一下世道就是明白了,世人都爱比较,总想比别人站得更高,更上一个台阶,甚或踩在别人的头顶上,这就是人的欲望。
世人有两条腿,一条叫知,一条叫欲,世人走的台阶,认真观察一下,有一个共同模式,几乎都是上行的。
也许上面有所谓的美丽风景,功名利禄,声色犬马,荣华富贵,似乎世人喜欢的东西都在上面。
所以世人都一窝蜂地奋不顾身地往上爬,往上挤,挤不动就向旁边的人撞冲,有的人踩着别人爬到了高处,运气好的个别人达到了顶点,一览众山小,一时风光无限。
更多的人并没有爬到顶点,筋疲力尽,憔悴不堪,运气不佳的,摔得头破血流,身心俱残,抱憾终生。
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似乎这是人生的固定模式,千百年来,始终如此。人人都梦想着金玉满堂,名满天下,世人仰止。
老子是一个另类,他拾级而下,他最赞赏的是水,上善若水,利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以水为师,顺流而下。
老子的台阶是往下走的,强大是向上走的,柔弱是向下走的,但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勇敢是向上走的,勇于不敢是向下走的,但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求荣华富贵是向上的,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自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的台阶是向下走的,世人的台阶是向上走的,一上一下,一增一减,每下一个台阶,就减损一点知见欲望,就去掉一点名利之争,越向下走,越接近山谷,山青水碧,花鸟虫鱼,绚烂多姿,七彩斑斓。
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成为百川汇流的地方,就在于它善处最低下的位置,所以能让百川归往。
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师法山水,自可成圣。
百谷王,百川归之。之所以归之为王,因其善下而有容。圣人为而不争,犹如江海容而善下,故百姓归顺,天下大治。
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善下”而低调,“善下”而包容,“善下”而利人。
如《菜根谭》所言,“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不论是退步,还是利人,都是“善下”。把自己的姿态放得低,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下。
“善下”,就是一种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