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知乎9.0,江苏卫视《我在岛屿读书》毫无疑问是2023年第一个横空出世的高口碑节目。
有人说,「总有一些节目在拉高国产综艺的上限。」
有人说,「请多制作一些这样的文化节目。」
就是这些具体的「人」,这些真挚的「说」,话语的量级产生群体的力量,才让明明一个不太容易出圈的文化类节目,却正在今日头条、抖音、视频号、小红书,释放巨大能量。
但是,这个自来水的水龙头,究竟是怎么打开的呢?
1号认为,可以用节目中,叶兆言形容一部好书的词,同样能概括一个好综艺——
「浑成」。
就像任何一部可以经典咏流传的经典名著一样,它也是「浑成」的,拥有非常丰富的层次,能够调度起观众非常丰富的感触,一边打开人们的感性去感受,一边打开人们的理性去思考,而复合着感性与理性的观后感,就会激发人们产生非常丰富的分享行为。
它是我们在国内综艺中,少有所见层次最丰富、内容最浑成的节目,满足了人们从低维度的需求到高维度的需求,浑成于一体。
第一层
实用层:2023开年书单
网友:「很放松的节目.跟着节目收藏了一堆好书」。
在小红书上,你会轻易搜到,很多网友自发总结的《我在岛屿读书》每期节目对应的书单。
人们的功利主义需求,是小红书等种草类应用,之所以成立、之所以流行的原因:人们希望快速而有效地得到有用而凝练的信息。应用的逻辑与内容的逻辑一拍即合,自然引起了《我在岛屿读书》在小红书上无限流的自来水。
尤其是在开年,一年之计在于春,更有很多人正在年初制定2023年读书计划,恰逢其时上档的《我在岛屿读书》,便成为了「2023开年书单」最好的参考目录。
它既有非常结构化的书单建议,每期节目定立一个「书架」主题,比如第四期是类型文学、第五期是散文随笔、第六期是诗歌、第七期是乡土文学、第八期是儿童文学、第十一期是外国文学,让人们可以分门别类地进行书单整理;
它又有非常灵动化的信手拈来,在大的门类文学之下,又有小的主题文学,闲聊说到「大海」,文人们可以信手拈来一批大海主题的书,比如《白鲸》《老人与海》《览海赋》,节目给了他们充分而松散的发挥空间。
第二层
文化层:文学大师课
网友:「好喜欢这种猛烈输出,就像上了一堂有趣的文学课一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第一层看到的是「具体的路引」,第二层听到的是「抽象的方法」。
这堂长达一季的大师课,其实传达了三个层次的文学认知——
第一层,是关于「文学启蒙」的。
引领人们在读书这件事上,行动起来。
读或者不读,是一个数量级的差别;读经典或者读通俗的,又是另一个数量级的差别。
恰如苏童所说,「读书是有召唤的,读琼瑶可以召唤你向前走五米,而读托尔斯泰可以召唤你走五十米、一百米」。
第二层,是关于「文学观念」的。
比如怎么看待类型文学,怎么看待儿童文学,怎么看待翻译文学?大家们都对这些问题,做了充分而深度的探讨。
以翻译文学为例,西川是这么说的,「翻译在国际文坛是一个显学,语言的节奏不一样,音乐性不一样。每一位真正的翻译家,在翻译外国作品的时候,都是在进行语言的实验、语言的探索,他们的实验、探索,实际上也丰富了我们的中文。」
其实,除了少数专业学习文学领域的人,很少普通观众会在阅读行为之下,会接触到这些文学中理念的、美学的知识,而它恰把中文系的大师课,在海岛上做了个公开讲堂。
第三层,是关于「文学批评」的。
关于具体的书,怎么评价,怎么理解?尤其是对于当下的、热门的书,怎么看待?
比如,程永新就对两本时下流行的书,做了他的书评——
他认为《三体》的结构就像交响乐一样,有第一大主题、第二大主题,大的主题下又有小主题,建立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宇宙观,甚至第一次在类型文学内,我们可以引领全世界的读者;
他认为《琅琊榜》与《王子复仇记》结构非常相似、内在非常契合,而好的类型文学,是讲结构性、讲故事性,又有一定价值的文学性。
我们可以看到,文人对于文学作品的评析,会更从结构层面来厘定,而这,也让普通人们,在直觉地认为书好或不好外,头脑里能够植入一套更有穿刺性也更有抽离性的评价语系。
因此,这些宝贵的自来水,就是源于它是一个「如师」般的节目,能够引领你、能够指导你,一步一步,从启蒙你读书,到植入大的读书框架,到植入小的书评思维,而这自来水其实也就是「桃李满天下」罢了。
第三层
情感层:「书圈」轶事
网友:「被老文化人间的互相拆台笑得不能自已,作家们的互怼太有趣了」。
相信很多人最初接触到《我在岛屿读书》,是在短视频上,刷到各种轶事。
比如余华回应了在微博上广为流传的#余华和莫言都沉默了#的热议段子;
比如余华谈起了与张艺谋改编《活着》背后的轶事,让书和电影皆为经典。
恰如苏童所说,以往他们是躲在文字背后的,很舒适,很安全。而从文字背后走出来,接受读者的目光,原来创造《活着》那么冷峻文风的余华,是这样一个人,会让人有一种「喜悦的崩溃」。
而这种「喜悦的崩溃」,甚至因为《我在岛屿读书》,批量地被打开,还有西川、还有苏童,还有叶兆言、祝勇、欧阳江河、黄蓓佳、肖全,甚至还有没来的,还有往生的,一个完整、宏大而真实的「书圈」世界,在这里被打开。
或者说,在这里「再次」被打开。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文人之聚的浪漫情怀,《兰亭集序》《醉翁亭记》,那些流传在千古名篇里的千古佳话,曾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文人之聚,洒脱豪迈的、性情中人的,这在很久很久时光内没有复现。
而在时光流转到2023年,一档叫做《我在岛屿读书》的节目,以影视的形式记录了中国今文人之聚,他们仍旧是洒脱豪迈的,仍旧是性情中人的,依然有中国文人之雅风。
所以,这些汹涌的自来水,也许是源自对这种沉默了很久的文人之聚浪漫的追忆,也是对这种风气再兴的声援。
第四层
审美层:不是综艺的综艺
网友:「值得珍惜的一个节目」。
观众不关心你的初心,观众只关心你的成果。
这是一个冷峻而真实的结论。
这也是一个为什么很多文化节目,没有翻过去的一座山。
但是,《我在岛屿读书》翻过去了,在「一破一立」之间,翻过去了。
一破,是破原有文化节目「严肃」的调性。其实,
最通透的文化,应该是自己放低,别人把你高看;而现实往往相反,自己把自己抬得太高,大众便无法平视。
《我在岛屿读书》,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没有自诩大家,没有正襟危坐,没有树立权威,而是言如常人、思若智者。
它舍弃了几乎所有的综艺化元素,恰如主创所言——
策划的时候去综艺化,「不设固定环节、不做任务挑战」;
拍摄的时候去综艺化,「我们在小岛上的拍摄过程中给予了嘉宾拍与不拍的分寸感。『打开』的时候就好好看书中的世界,『合上』的时候就继续生活」;
剪辑的时候去综艺化,「不消费作家名气,舍弃综艺化剪辑。追求一种自然写实的剪辑风格」。相反,它的后期,包括剪辑、包括特效、包括花字,都是以助于文学性的表达为出发点的,成为人们理解文学更多的信息增量。
恰恰足够自然,所以它让这些本身就是「内容」的文人们,最有魅力的语言和思考得以自然涌现出来,岛屿的空间与读书的行为,两相叠加,自成一派。
一立,是立文化节目没有的「浪漫」调性。
读书,是天下第一浪漫之事,是《我在岛屿读书》建构给观众的体验。
浪漫的镜头,浪漫的场景,浪漫的语言,浪漫的人,浪漫的事。
他们会在雨幕下烤串,在篝火中读书,在悬崖边观影;
他们会说出中国没有任何一个编导能够写出来最美妙的「台本」。
就像西川谈论到民歌,他这么说——
「那不是人的嗓子在唱,是石头的嗓子,是树的嗓子;不是一个人在唱,是一个世界在唱」。
所以,极尽的真实复合上极尽的浪漫,成为了一个不是综艺的综艺、超越当下的综艺。
第五层
理想层:一种向往的生活
网友:「面朝大海,背枕好书,可爱又自私的狗,幽默智慧的人,这才是向往的生活吧」。
这个岛屿书屋,被余华取名为「分界书屋」。
余华说,「把你的生活分出两部分来,一部分是你的物质生活,一部分是你的精神生活。分界就是你把一个事物可以分开来看,你可以从多角度看」;
苏童说,「你从琐事中走出来,走进这个书屋,就是一种分界的姿态」。
是的,读书是一种分界,书屋是一种分界。尤其对于现代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奢侈,而在海岛上读书是一种更大的奢侈,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如果在你一生中,分界到这里的你,能够多一些时间,多一些空间,「你老了不会后悔的,因为你的记忆比别人多,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比别人丰富一点,甚至可能深刻一点、复杂一点」,苏童说。
而这,道出了人们向往的生活,不只是有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更是有极大丰富的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的丰富,才会让慢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没有精神生活,慢生活反而是空洞的、乏味的、无趣的;而如果有精神生活,慢生活才是宽广的、宏大的、充实的。
所以,《我在岛屿读书》,看似只有一个小岛,却又是一个穿梭古今中外的大世界。
而那些自发的口碑,就源于人们对如此这般生活的憧憬之情。
第六层
精神层:一个有灵魂的我
网友:「最近自己处于一种混乱状态,
很愿意去看更有经验和内涵的人,如何探索内心」。
人之为人,一个终极命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
读书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成为接近这个问题的「人」。
他们不是一群被包装起来、被供奉起来的「假人」,而是穿着沙滩裤、嬉笑怒骂的「真人」。
他们有温度,追忆着当年的书信,追忆着故去的老友,哀而不伤。余华说,「铁生给我写信,他分到了一个四居室,他还装了电话,给我留了电话号码。他说,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他是真的赞美世界,对世界没有恶意、没有怨言、充满了爱,这么一个人」。
他们有乐趣,又有几分道理又有几分胡扯的,用「442阵型」摆起了「文学作品世界杯」,让《唐吉坷德》和《尤利西斯》做前锋,因为它们脚法奇特,可以迷惑对手;让《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战争与和平》做中场,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都很庞大,都很稳健;让巴尔扎克的《欧也妮与葛朗台》做守门员,因为守财奴和守门员的关联性......解释得头头是道、虎虎生风,因为他们的确以文学为乐,也把文学玩透了。
透过《我在岛屿读书》,其实是唤醒了当代人对于文人的尊敬、对知识分子的崇尚。原来,他们仍是很多人向往要成为的人,可爱的、幽默的、通达的、真性情的、博闻强识的、思维敏捷的、爱智爱人的,所谓「有灵魂的人」。这样丰富的人,其实很多一般综艺是看不到的,被人设所从「多维」压缩成「二维」的人,从「浑成」压缩为「标签化」的人。
由此,我们也知道了,如果我们想成为这样的人,有一条路,就是读书。
一号结语
从实用性到指导性,从情感到审美,从生活的憧憬到灵魂的追问。
其实,如果细细品来,一部「浑成」的作品,也必然可以拆解为可视的多个图层。
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脑中有一万个《红楼梦》,你能在一个好的作品中,看到多少图层,受到多少感召,本身也是一种修炼。
希望你在看罢这个「浑成」的节目后,却能照见一个更「清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