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在接受完美国的投资承诺之后,现在突然转向中国,大幅拓展和中国市场的合作,这令美国没有想到。在拜登即将卸任之际,美国《华盛顿邮报》在9月2日发表一篇文章,揭开印度“两面通吃”的事实。文章先是说美国的布局就是让印度成为“替代中国的新制造业中心”,将供应链尽量转移到印度,来削弱中国的经济影响力。美国不仅是这样想,而且还这样做了,拜登极尽可能地照顾印度。
比如去年拜登访问印度期间,美国一口气给印度许诺了大批的投资,还都是高新科技产业,领域其中包括美光、英特尔等半导体工厂,加上之前的苹果、特斯拉等投资。美国还在政治上给了印度很大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推动印度“入常”的承诺、暂时不制裁他们向俄罗斯进口S-400防空系统、向俄罗斯购买原油等一系列事情。美媒形容拜登上任后“对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如此重视过”,显然他们的重视是想换印度的回报,印度应该积极在贸易上和中国脱钩,那么他们有希望拿到美国的“重点扶持”,最后代替中国的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事与愿违的是,等到美国很多制造业落地印度,美印之间的投资规模大涨之后,印度迅速“倒向了中国”。《华盛顿邮报》称美国密切注意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发觉今年以来印度自华进口增长速度是总进口增长速度的两倍,尤其是电子、制药等领域,印度对中国的进口比例翻了几番。比如中国的微电子和药品原料很便宜,美国寄希望于印度施加高关税来阻止民间企业对中国进口,但印度政府对此视若无睹,根本不加以阻拦,导致民间向中国进口速度越来越快。
为什么这一边拿了美国的投资收益,另一边印度还要加强和中国的关系?美媒认为和他们的总贸易政策有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阿育卡表示,印度意识到一个问题,只有中国才能帮助他们站稳脚跟,如果排除掉中国,想崛起是难以达到的。现在印度的制造业大到机器设备,小到一粒纽扣都是中国生产,印度工厂简单包装一下就低价出售赚钱;如果从其他国家进口,他们就不能获得如此高的利润。所以在利益面前,印度还是决定和美国商量好之后,同中国先搞好关系,他们试图进行两头通吃。
印度财政部7月发布的报告就证明了这点,上面的建议印度“从中国进口或者吸引中国投资”,并承认当前他们和中国制造业还有差距,只能合作。对此也有美国政客威胁,如果印度继续“拿着美国的钱给中国”,那么他们将会获得惩戒,美方不会再有多余的钱给印度。显然面对美国虚无缥缈的投资承诺,印度还是觉得从中国进口的产品零件和原料更有实际价值一点。以至于美媒批评印度“已经接近对美国贸易战略构成挑战了”,他们的信用还真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