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八旗玩枪炮,让绿营玩弓箭,本末倒置这才是清代火器落后之根源

梦里花落懂秋意 2024-12-02 17:46:39

明代的火器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上乘水准。可是到了清代以后,火器技术的发展严重滞后,被西方各国远远甩在身后。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与大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无关系,但根子其实还是出在满汉关系上。

八旗绿营各有特长

明代灭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绝对不是器不如人,这一点从宁远之战中可以得到验证。后来即位的皇太极等满洲贵族高层也意识到弓箭不敌火器,及至孔有德、耿仲明等明将归降,清代军队的火器技术得以快速提升。

此后皇太极下令仿照明军火器,并以擅长火器的汉人军队攻城拔寨。入关后,大量的明军投降并被收编为绿营,绿营军沿袭明代的训练办法,对于火器的使用,可以说是世代专精。而在骑射方面,确实又不如游牧为生的满人。

八旗擅骑射,绿营擅火器,这本来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但问题是,清代统治者对于绿营从根子上来说是不放心的。

时代在发展,火器取代弓箭已是不争的事实,清代统治者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担心的是如果让绿营大量装备火器,那么这支军队不仅在人数上远远超过八旗,而且装备的火器也强于弓箭,如此一来绿营就难以控制。

任何新事物、新技术,只有在不断的使用中才能进行升级换代,绿营军队专精火器,一旦国家集中精力重点发展火器技术,那么武器装备就会越来越先进,战斗力也会越来越强。

遗憾的是,清统治者对绿营始终是防范的,而且为了防止绿营,还出台了相关措施进行制约火器的装备与发展。

一是将火器集中于八旗军队

从军队编制上就可以看出,不管是清初中期的火器营,还是清晚期的神机营,清一色都是八旗军,而绿营军队没有这种编制。

雍正时期,各省督抚鉴于绿营军火器装备数量少、战斗不强的现状,建议让朝廷将火器大范围配备绿营军队。

增强国防力量本来就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江山社稷,雍正台面上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为此他搬出了康熙皇帝曾经颁布的一道谕旨,里面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子母炮等皆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

所以雍正便以康熙有谕旨在前,不敢违背为由拒绝了各省督抚的建议。实际上,雍正也不愿意让各省绿营军队大规模装备火器。

根据会典的记载,当时的绿营军装备的火器数量是有定额的,大致是:每省兵千名,设立威远炮四门,子母炮六门。威远炮和子母炮属于杀伤力很强的火器,尤其是对大规模的骑兵有致命的毁伤能力。

嘉庆朝时出台了新的措施,将各省的威远炮、子母炮全部收缴至兵部,让各省绿营另造杀伤力较小的火炮,并规定每兵千名装备十门小炮。只要沿海、沿边等重要的军事要地,仍照旧制保留。

这些收上来的火炮被分到八旗各营,可以看出,清代皇帝将最精良的火器集中于八旗,其目的就是为了制衡绿营。

二是从奖励制度上压制绿火器兵种

绿营官兵每五年要进行一次考核,能者升庸者降。朝廷选拔绿营人才,是以弓箭作为基础标准的,火器并不在考核范围之内。

正常情况下,弓箭步兵可以挑选马兵,马兵可以挑选为低级武官。而鸟枪兵、炮手则没有资格参与挑选。所以弓箭兵可以逐级而升,由兵而官,他们都有很好的前途。鸟枪兵、炮手,则终生不得考选,即便有战功,其仕途发展空间依然很小。

朝廷的用意很清楚,就是要让绿营优秀的士兵抛弃火器而习弓箭,但事实情况是,不管绿营士兵如何重视弓箭,最终的骑射水平都无法与八旗抗衡。

这种奖弓箭而弃火器的军队培养思路,造成了绿营兵中习火器的只能是一些技术不到家的平庸之辈,日子久了,绿营的专长自然就退步了。至于在使用火器中不断摸索新的技术,那就更无从谈起了。

乾隆时期绿营的战斗力普遍下降,骑射不精、火器荒废,这让乾隆皇帝颇为担忧。但是乾隆又是清代帝王中,最强调满汉之分的,他虽然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却还是没有想办法加以解决,只是一味地将责任推给了各省督抚以及绿营将官。

白莲教起义被镇压之后,嘉庆皇帝鉴于绿营不能战的困境,不得不重新筹划。规定此后,可以在鸟枪兵、炮手中择优挑选。不过整体而言,绿营火器兵的前途还是无法与弓箭兵相比。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后,八旗、绿营节节败退,取而代之的是湘军、淮军、楚军,而曾左李统率的军队,其火器装备率远超绿营。尤其是淮军,已经完全进入到火器时代。事实证明,一定要让专业的人的干专业的事,玩火器说到底汉人才是祖宗。

1 阅读:29

梦里花落懂秋意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