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和“大学”在中国高校体系里可是两个档次的概念。可名字一改,背后牵扯的可不仅仅是几个字母的排列,而是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认知度,甚至是学生就业的问题。
上海电机学院,这所以“电机”闻名的高校,如今站在了改名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坚守“电机”这块老招牌,还是华丽转身改名为“上海航空航天大学”?
电机和航空航天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密切。航空航天可不是单靠空气动力学和航天工程就能搞定的,飞机的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材料工艺等,都离不开电机类专业的支撑。
上海电机学院这些年在航空航天方向也做了一些布局,比如成立航空学院、与商飞、东航共建航空产业学院、发射“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这些都说明它在往航空航天领域靠拢。
支持改名为“上海航空航天大学”的人认为:
1. 名字够霸气。
北京有北航,南京有南航,西安还有西工大,上海作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重要基地,还没有一所专门的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电机学院正好有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改个名字,一下子格调就上去了。
2. 更容易吸引优质生源。
“电机”这个词听起来确实不够“现代感”,改成“航空航天大学”,能吸引对航空航天感兴趣的学生报考,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上海电机大学
支持改名为“上海电机大学”的人理由:
1. 名字不能光好听,得实事求是。
“航空航天”听着是挺牛,但上海电机学院目前的核心学科仍然是电机、电气、自动化等方向,航空航天相关的专业虽然在发展,远远达不到“航空航天大学”的标准。
2. 电机也是硬核科技。
别小看“电机”两个字,是实打实的工科硬核专业,电机工程、智能制造、新能源这些领域,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同样重要。上海电机学院改成“上海电机大学”,一样能体现专业特色和实力。
改名这件事,拼的不是字面上的“高大上”,而是学校真正的科研实力和学科布局。国内那些真正的航空航天高校,北航、南航、都有完整的航空航天学科体系,培养出了许多航空航天领域的顶尖人才。
上海电机学院虽然有航空航天相关的专业,但想要撑起“航空航天大学”这个牌子,短期内确实难度不小。
上海电机学院改名的争议,背后是国内高校在品牌塑造和专业发展之间的博弈。不管最终是叫“上海电机大学”还是“上海航空航天大学”,对学校来说,真正能决定它未来发展高度的,还是学科实力、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