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得知岳飞被冤杀后,并未趁机南下灭亡南宋,原因复杂。岳飞及岳家军曾是金国的巨大威胁,但金国高层在庆贺之余,也意识到宋朝的软弱和妥协。多年的战争交锋让金国深知宋军战斗力,尤其是岳家军的强悍,即使岳飞已死,南宋仍有相当抵抗力量。绍兴十年,岁在庚申,宋金会战。岳武穆率岳家军与金军鏖战,郾城一役,岳家军奋勇争先,大破金兵“铁浮图”与“拐子马”,又追至朱仙镇,金军再败,损失惨重,金酋完颜宗弼亦无力再战。
此外,绍兴和议既成,宋称臣于金,岁输银绢,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北分治。此约既立,宋金之间暂享太平。金国赖岁币之利,国内安稳,亦觉局势稳定,自不愿轻启战端,破此平衡之局 。彼时,金廷之内,政争纷纭,权柄更迭,各方势力角逐不休。诸臣各怀私志,党同伐异,致使朝局动荡。内争既起,政令难行,矛盾丛生,自无暇顾及外事。
故于对外之策,亦不得不缓图之,以息内忧,调诸矛盾,徐图后举 。加之金国实力所限,南北对峙已成定局,他们选择了暂时的停战而非冒险南下。综上,金未乘时灭宋,盖因岳家军之劲锐,郾城、颍昌大败金军;绍兴和议成,南北息兵;金内政争纷扰;且国力疲敝,无力再图,故终未敢南下亡宋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金国的对外策略,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