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再次升温,焦点聚焦于菲律宾的一系列举动。
据国际媒体报道,菲律宾国防高层在公开场合发表强硬言论,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管理提出质疑,并扬言若中方限制菲方在南海的飞行活动,将引发菲方及其“盟国”的联合反应。
此番言论,不禁让人质疑:菲律宾究竟何来如此底气?
这位国防部长在采访中强调,中国对菲律宾在南海空域的飞行限制是不合理的,甚至将菲方的非法飞行活动描述为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必要之举。
然而,事实上,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水域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黄岩岛更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岛屿。
菲律宾所谓的“飞航自由”不过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战,其真实意图在于逐步蚕食中国领土,破坏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近期,菲律宾在南海空域的频繁活动,已多次引发空中摩擦,对地区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然而,菲方却将这些挑衅行为粉饰为维护稳定的行动,试图混淆视听。
更为甚者,菲国防部长还指责中国对包括美、澳、加等国在内的军机进行驱离是危险挑衅,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中国。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究竟是谁在制造紧张局势,谁在挑衅,一目了然。
事实上,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很大程度上是菲律宾与域外势力共同炒作的结果。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频繁派遣军机在南海活动,甚至进行联合巡航,而菲律宾则借助这些“盟友”的支持,在南海问题上愈发激进。
面对外军挑衅,中国战机采取合理驱离行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和自卫权原则。
然而,菲方却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这种“恶人先告状”的行为,早已为国际社会所熟知。
菲国防部长还提及,若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菲方及其“安全盟友”将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联合“作战”。
然而,这些所谓的“盟友”真的会为菲律宾火中取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虽然美国等国在军事上确与菲律宾有一定合作,甚至提供军事援助,但这些国家并不愿意直接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
美国虽然推行“印太战略”,但在直接面对中国时,显然缺乏足够的准备和意愿。
因此,菲律宾若真与中国发生冲突,只会自食其果。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方尚未做出直接回应。
这种“懒得回”的态度,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最直接的回应。
从法理上看,中国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律宾的所谓“飞航自由”根本站不住脚。
从实力对比来看,中国的海空军实力远超菲律宾,对方的军事威胁不过是虚张声势。
更何况,菲律宾国内经济、社会问题缠身,根本无力承受与中国对抗带来的损失。
对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表演,中方态度明确:南海问题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挑衅行为都不会得逞。
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手段予以反制,但对于这种毫无实际意义的叫嚣,中国无需过度回应。
加强空域管理、进行战备巡航、驱离外来敌机,是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行为。
菲律宾若继续冒险,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南海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任何试图挑战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将受到中国坚决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