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主政东北三年中的三件大事,件件惊天动地又影响深远

凡人看青山 2024-03-26 10:47:41

之前说过,张学良的人生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奉军中成长、独当一面、关内乱战以及50年的幽禁生活。之前说到了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接任东北保安司令,正式成为民国大军阀行列,今天就说一说他在继任东北保安司令到九一八事变前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

在这段时间里,张学良作为东北军的当家人,不但在军队改革上动作很大,就是在地方建设上也颇有建树。不过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对中国社会造成深远影响的其实主要是下面的三件事:

一、东北易帜。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事情,把易帜看的很简单,总以为是张学良所控制的东北换个旗就完事了,但实际上易帜这个事情标志着国家在形式上统一,东北军至少在形式上并入国民政府,说的再直白点从此和国民政府的关系是正式的上下级,人家对你是有领导权利的,以前你单干还有理由,现在不听话不服从在名义上就过不去。而且即便东三省还比较独立,但在外交等方面还是要交给国民政府处理的。所以当时日本极力反对此事,也是希望东三省能切断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以方便日本日后的进一步侵略。在张学良及戢翼翘(易帜后任东北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的回忆录中都有提到,日本方面反对东北服从国民政府,甚至许诺张学良在东北当皇帝。张学良也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屡次提到,他刚开始都是给与模棱两可的答复,后来在醉酒中对日本人说:你们给的条件都很好,但就忘了一点,我是一个中国人。日本因此对张学良不再抱有幻想,遂在对东北的策略方面变得更加积极而疯狂。

二、杀杨宇霆、常荫槐。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还是对于当时东北军内部,杀杨常二人都是极为严重的政治事件。虽然在张学良对于此事的定性和公布的罪名是杨常二人阻挠易帜,但在很多现代人眼里则认为是杨宇霆有意东北王的位置,张学良怕被抢位置而枪毙了二人。但在张学良晚年回忆录,以及戢翼翘先生口述历史中,则都体现事实远非如此。易帜之前,奉军最精锐的部队都掌握在张学良手中,杨宇霆等人虽然因为辅佐张作霖有功而地位颇高、实权颇大,但兵权都握在张学良手中,和张学良争什么位置。况且杨宇霆对于张家也是颇为忠心,在张作霖活着的时候,对于杨宇霆不但信任,甚至是愿意为他背黑锅,很多事张作霖都不知道,杨宇霆就已经以张作霖的名义下命令了,张作霖知道之后也会说“这事我知道,这么办就行”;如果事情办砸了,张作霖就说“这事我让他办的,没办好是我的错”。因此杨宇霆对于张家父子两代都是忠心耿耿的,但问题就在于张学良不是张作霖,对于杨宇霆不像张作霖那么信任,但杨宇霆还像对待张作霖那样对待张学良,拿着文件直接让张学良签字,有事我先下令再通知你,这让三十岁不到就当封疆大吏的张学良怎么想,尤其是当时杨宇霆还没告诉张学良就和常荫槐两人从日本买了2万支步枪,张学良一听你这是要干啥,脑袋一热就把人给嘎了。张学良后来也挺后悔的,首先他是自断臂膀,毕竟杨、常对付日本人都有一套,而且杨作为日本士官毕业的,在日本也很有关系,当时很多的日本人也从杨那里拿各种“特殊费用”,然后向杨提供日本的各种消息和动态,因此杨宇霆才能游刃有余的对付日本人。结果张学良把杨宇霆、常荫槐解决掉之后,东北军对日本态度的了解一下子模糊了,后来发生九一八的时候也真的以为是日本在挑衅,所以没能及时的反抗。第二个后果就是奉军老将离心,易帜之前叫奉军,易帜之后叫东北军,本来张学良手里有不少的奉军老人,结果杨、常一死都觉得张学良手黑,完全不似老将那么讲究,于是纷纷退出易帜后的东北军核心,后来明知道汤玉麟守不住热河,但汤玉麟害怕张学良把他这个大爷给弄了,所以宁可挨骂名也不敢去北平见张作霖,这是很多奉军老将的心态。可见杀杨常二人对奉系新老将领的影响。

三、中原大战。1930年的中原大战,参与者众多,但最后的获胜者其实是蒋介石和张学良,而最大的受益者我认为是张学良。毕竟蒋介石是真的派部队和李、冯、阎作战了,是真的拿出真金白银在收买各路军阀。唯有张学良在关外做壁上观,最后的时刻一句“武力调停”就结束大战,没经过什么大战就完全成了北方霸主,成为陆海空军副司令,华北七省市尽归东北军管辖,并拥有黄河以北军队的收编权,这种时机的选择和收获,比之张作霖有过之而无不及,张学良以30岁的年纪有如此成就,当真值得称赞。以当时各路军阀的政治和武力论断,张学良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从现代人角度看,很多人都认为张学良是为了维护地方军阀的集团利益才选择了蒋介石,但张在晚年回忆录中则表示,他其实不喜欢打内战,也不喜欢别的军阀打内战,他看中的是蒋介石这个人能统一中国,所谓的“武力调停”其实就是在拖延李、冯、阎,可笑这三派势力还真的以为他是傻小子在发昏,结果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的势力顷刻间烟消云散。

如果单从结果看,我们会对张学良有各种各样的认知和猜测,但结合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录,则又可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事件经过。张学良承认自己的过错,但也表示自己当时是真的反对打内战的,所做的大事都出于公心,虽然现在很多人不信,但以他当时的地位以及晚年回忆时的态度看,倒也不能说是谎言,因为没有必要。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