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参观湖南图书馆的主题特展,体会“美从书中来”

阿山的诗和远方 2023-04-27 00:52:02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2日,本人来到湖南图书馆,开启了对该馆举办的“美从书中来”世界读书日主题特展的观展之旅。该展以“阅读之美”“空间之美” “书籍之美”“交流之美”为主线,通过摄影作品、实物展示、影像投影等多种展览手段,营造层次丰富、现场感强的观展体验,让我探寻到阅读的美学价值,享受了一场关于“阅读”的美学盛宴。

不知阅读者是否知道,读书入神时的他们,浑身会散发出光芒。在“阅读之美”板块展示的多张图片,记录了许多阅读者在阅读时候的情绪和生活,这些图片,展现的是读者与图书之间的那条情感纽带。

“在挫折和困境中,读书是我们最好的心灵疗愈。它能够让我们从文字中寻找到智慧和勇气,重新点燃内心的希望和信念。”“人间栖居”播放了一组各国读者阅读的图片,透过摄影师对读书者的定格,我发现,书籍才是我们在人间的栖身之所。

读者的记录遗存是阅读史上的重要信物之一。“历史之眼”展出的是存放湖南图书馆过往读者们借阅卡的储物柜,它来自历史,同时连接了时光。

阅读者的体验和感受是一种个性化的美学表达,每个阅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感知和情感体验。“致敬阅读”的摄影作品展现了人们阅读时的不同状态,我仿佛看到,书籍之美在人们的阅读中散发着光芒。

许多人在自己的书房度过了大量的时间,书房成为了人们思考、阅读和工作的场所。“名人书房”的图片,呈现了鲁迅、巴金、荣格等世界知名人士精神世界的轮廓和他们的创作成果,从中可以窥见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美学品位。

长沙已成为外地游客最喜欢打卡的网红城市。当我走过“读处长沙”的各色书店,我似乎发现了另一个长沙,一个作为读书之地的长沙,一个姿态万千却独处尘俗的长沙。

湖南图书馆曾设计了复制、微缩、重建等多种方式,企图再造一个极美的“阅读空间”,然而对阅读者而言,真正极美的阅读空间,或是周敦颐月岩悟道处,又或者,是三更挑灯夜读时。

人可以超越现实的束缚和限制,达到一种精神的升华和境界的拓展。近千年前,周敦颐于月岩里读书思考,后成为儒家理学思想鼻祖。在“空间之美”板块中,“思悟空间”里展示的是一组致敬周敦颐月岩悟道的意象空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明书籍的重要性,强调阅读对于个人精神和心灵成长的意义。“纸页花园”展示了一组国内外获奖图书馆建筑的“黄金剪影”,将意蕴实体化,在那些地方,书籍成为了建筑中绽放的花朵。

关于“书籍之美”,以下诗句就是很好的注脚:

那些书,那些恬淡精美,那般狂风大作

有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有隐而不见质朴天成

有古籍如龙,有今日书造景

黄金屋,颜如玉,挥斥方遒,书剑天涯

浩渺恢宏的拟喻与想象,都装订在了这一尺素页内

书籍形式的演变映照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反映了人类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追求。“书形演史”展示了书籍装帧的演变历程:最古老的装帧形式简策装,包括帛书卷子装和纸书卷轴装在内、使用最久的装订形式卷轴装,最早引进的装帧形式梵夹装,向册页装过渡的旋风装、经折装,标志着装帧形式进入了册页装的蝴蝶装,使用最久的册页形式包背装,装帧形式进入了册页装的线装等,体现了简牍的历史性、手抄本的艺术性、现代书籍的实用性、电子书籍的互动性等,每一种形式都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审美和文化体验。

思想和感受在碰撞中交集,喧嚣处觅宁静,荒芜处遇未知,是阅读者和书,是读者和作者,是借阅者和图书馆,是你们和他们,是明日之身与昨日回忆,是花火灭了再起,是交流,是共享。这说的就是“交流之美”。

对谈沟通类书籍是人们交流思想、观点、知识的重要载体。这类书籍通常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以对话形式呈现,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学习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与作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智者促膝”展示了数十张对谈沟通类书籍的封面图片,这些都是“豆瓣对谈类高分书籍”。

“书海雅集”展示着湖南图书馆举办过的活动照片,大家从中可以看到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合作,也看到了无数的读者在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交集,他们展示着自身的才华和创造力。

湖南图书馆建立于1904年,到2024年即将迎来建馆120周年,湖南图书馆希望广大观众,提笔为湖南图书馆写一封明信片,留下一段寄语“致语未来”。现场摆放了一大叠明信片,我看到已有不少观众在明信片上写下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

“书灵艺境”展示了艺术家郁涛用“书籍+综合材料”创作的数幅书之魂魄系列艺术作品。

这次展览,对书与阅读者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呈现,使我们能从阅读中发现美,从读书的场所走进美,在作者的精神空间感知美,在艺术家的创作与阅读者的交流中邂逅美。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