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人们的远方(上)|温故·徐徐诗话

新黄河 2024-11-21 20:01:35

每个诗人心底都有一份去远方的执着。一定意义上,这个远方就是边塞。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之一。成长和生活在盛唐时期的诗人们,见识或者听闻过“九天阊阖开宫殿”的雄壮场景,心胸和眼界比一望无际的国土还要阔大。他们对远方和边塞充满热情和向往,也将自己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寄予在边塞生涯中。

《跟着唐诗去旅行·边塞》

翻开一份中国地图,结合《跟着唐诗去旅行·边塞》(第二季)中的讲述,让我们看看诗人们抵达多远的地方:

724年,王昌龄赴河陇出玉门,还可能到过李白的出生地碎叶;

727年,王之涣辞官后西行,路线不详;

737年,王维走到甘肃武威;

749年,岑参第一次出塞走到新疆库车;

752年,高适走到甘肃武威;

754年,岑参第二次出塞走到吉木萨尔;

……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千年之前历史现场,诗人们是如何乘着车马、一步步朝着远方的边塞前行。他们怀揣着投身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沐浴着一天又一天的夕阳和月光,心中却笃定而无畏地前行。茫茫天际、烽火归雁,甚至是吹痛了脸庞的粗粝的北风,反而让诗人们心中平添几分苍茫而雄壮的诗意。从地图上来看,盛唐时期的版图如此辽阔,却有人愿意离开繁华如梦的长安,一腔热血地奔赴苍凉的边塞。地图上短短的几厘米、十几厘米,可是跨越着起起伏伏的千山万水。或许,远方对诗人们拥有永恒的召唤。

这份诗人边塞行旅信息中包含了我们熟悉的多数边塞诗人。其中,王维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塞诗人,他没有真正在边塞军旅中生活和感受过。不过,王维这首书写塞上风光的诗歌《使至塞上》在唐诗中占据的分量很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率军大破吐蕃,王维为监察御史,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首诗一般读者十分熟悉,其中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直”字和“圆”字成为诗歌写作中炼字的典范。不妨通过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香菱之口所说再回味一下:“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除了这两句具有经典气象的诗句,这首诗还彰显着典型的盛唐气象——国势之强盛、国威之远扬。可以通过诗歌中出现的几个地名略作分析。“属国过居延”一句,属国就是附属国,居延,唐朝时称居延海,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北境。河西节度使府在凉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武威。其实王维从西安前往河西并不经过居延海,这句话不能理解为诗人“经过居延”,而应该理解为唐朝还有属国远在居延之外,意在表达王朝版图之广大。

末两句,萧关是古代一处关隘的名称,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一处重要关隘。按照诗歌的字面意思,王维走到萧关时遇到侦察敌情的骑兵,骑兵告诉他,军中统帅如今还在燕然。燕然,即燕然山,今天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学者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中考证,王维此行赴河西走的是古丝绸之路,并不经过长安西北的萧关。而燕然又远在漠北,崔希逸此战是大破吐蕃,不可能在这个方向的战场。南朝梁诗人何逊有“候骑出萧关”之句,因此萧关应是虚指;燕然则有东汉窦宪北伐匈奴大胜后“勒石燕然”的典故,故而燕然可以理解为前线。这种情况在唐代边塞诗中并不罕见,诗中的地名常有与方位和实际距离不相符的情况。

具体到这一首诗中,这几个用法仍然是体现唐朝国力的雄厚和版图广大,诗人也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豪情。

这首诗雄浑、高古、旷远,不是典型的王维,却是典型的盛唐。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中的骆宾王

在进入到以“高岑”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的顶峰之前,还有一名非常重要却经常被忽略的边塞诗人——骆宾王。就是七岁写出传唱度最高的古诗之一的《咏鹅》的“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

骆宾王(约630前后—684后),是“四杰”中最具有侠士精神气质的诗人。他活跃在初唐中期,大约在唐高宗龙朔元年(661)被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开始步入仕途。对于其军旅生涯,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梳理如下:咸亨元年(670),骆宾王因事被谪后从军西域。两三年后返回,又从军四川,入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掌管书檄。仪凤三年(678)入朝为侍御史,因事被诬下狱。次年遇赦得释后离长安北赴幽燕,再度投身戎幕。

《全唐诗》骆宾王存诗三卷,共一百三十首,其中边塞诗十余首。尽管我们当下很少会把骆宾王和边塞诗人联系在一起,事实上,骆宾王为数不多的边塞诗奠定了唐代边塞诗的基础。

看这首《夕次蒲类津》: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在唐代知名诗人中,骆宾王是第一个走向边塞大漠的。

咸亨元年(670)四月底,骆宾王离开西安沿秦川西行,穿越玉门关,直抵轮台。进入现在的新疆之后,诗人写了《夕次蒲类津》这首诗。蒲类,古西域国名,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巴里坤湖(汉名蒲类海)附近。这天傍晚,诗人跟随部队驻扎在蒲类津,怀揣着为国征战的满腔热血,望着茫茫天地心生感慨,故而作此诗。

从写明地理位置的前两句就可以看出,这自然算是一首边塞诗。“二庭”指的是南庭和北庭,诗人身在边塞,万里为客。次句中的“山路”指南山山路,南山即祁连山;“河源自北流”意为黄河在新疆有三源,二源北流,一源东流。诗人用几个与地理关系密切的词汇,写出了当时所处的边塞环境。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这四句是极为典型的边塞诗诗句了。朔气、月、秋、烽烟、戍楼,均是边塞诗中的常见风物。“新月照边秋”之句,让人想到王昌龄的“高高秋月照长城”;“烽烟上戍楼”之句,则让读者想到岑参的“戍楼西望烟尘黑”。这两句笔触雄浑高远,无论是写法还是意境都是比较成熟的唐诗了。

如果仅是以上几句,固然也是一首不错的边塞诗,而后两句则是让读者看到昂扬的时代气象的诗句。初唐时期,一切万象更新,积极活力,像极了一个正处于茁壮蓬勃生长时期的少年,对未来充满热烈的希望。诗人也是如此,即便知道在边庭会经历苦战,不过终究会有封侯的那一天,所以还是不要像李陵败于兰山之下那样让汉朝蒙羞。言语之间,可见诗人豪壮的心境。

骆宾王从军西域的时间可能是三年左右。在留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边塞诗中,还有不少洋溢着初唐气质的诗句,如“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从军行》)“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在军中赠先还知己》)“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边城落日》)

骆宾王的诗作始终昂扬峻拔,雄健开阔,最终写出了《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讨武曌檄》)的千古奇文。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了。李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不知所终,或云为僧。

记者:徐敏 编辑:徐征 校对:杨荷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