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都知道,张阿姨是个苦命人。丈夫走得早,她一个人拉扯着儿子小伟长大。小伟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张阿姨对他寄予厚望。她常说:“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小伟能出人头地,我这辈子就值了。”为了供小伟读书,张阿姨什么苦活都干,种地、打零工,早出晚归。她省吃俭用,家里的钱不够,就去借。村里人看着她辛苦,都劝她:“你自己也要顾着点身体,别把自己累坏了。”张阿姨总是笑着说:“孩子还小,我不拼命不行啊。”小伟终于考上了城里的大学,村里人都来祝贺。张阿姨满脸自豪:“我家小伟将来一定能有出息!”可自从小伟去了城里,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每次打电话,他总说忙:“妈,学校作业多,没时间回去。”“忙就好,好好读书,别让妈操心。”张阿姨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有点酸楚。大学毕业后,小伟在城里找了份工作,张阿姨心里更高兴了。她逢人就说:“我家小伟出息了,在城里工作,工资高,将来还会接我去享福。”可这一等,就是几年。每年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就小伟没回来。有人问:“老张,小伟怎么没回来啊?”张阿姨总是笑着解释:“他工作忙,回不来。”可是,背地里村里人议论得越来越多。“你看老张家那个小伟,真是翅膀硬了,飞走了不认娘了吧?”“老张为他付出了这么多,结果现在连个电话都打不回来,真是白养了。”这些话刺得张阿姨心里隐隐作痛,但她从不多说,只是默默忍着。有一年,村里一个年轻人阿辉从城里打工回来,闲聊时提到:“我在城里看到小伟了,混得可好了,开着小轿车,穿得人模人样的,看起来日子过得不错。”“哎呀,这孩子真是出息了,”一位村民感叹道,“可惜,他母亲在家里受苦,身体也不好,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就是,小伟怎么也该回来看看他母亲吧,听说老张近来病得不轻啊。”另一位村民摇摇头,语气里满是责备。“他这么有钱,怎么不给他母亲寄点?张婶可是把所有积蓄都给他供书读到城里去的。”阿辉接着说,语气中夹杂着一丝不满。“哎,现在的年轻人啊,城里日子过好了,早就把家里的老娘抛在脑后了。老张苦了一辈子,到头来还不是孤苦伶仃的。”村里的李大娘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张阿姨听到这些议论,心里五味杂陈。她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每次提起小伟,总是忍不住为他辩解:“他忙,忙是好事,他在外面打拼不容易。”张阿姨的身体越来越差,咳嗽得厉害,喘不过气来。她实在扛不住了,才打电话给小伟:“喂,小伟啊,妈病得厉害,你能不能回来看看?”电话那头,小伟语气冰冷:“妈,我这工作实在走不开,等过段时间吧。”张阿姨听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晚上,她坐在床边,手里握着那张小伟上大学前的照片,眼神呆滞。她抚摸着照片里的小伟,喃喃自语:“你怎么就不回来了呢?”病情恶化得很快,张阿姨连站起来都困难了。村里人纷纷来看她,她眼睛都睁不开了,但是嘴里还一直念叨着小伟的名字。可是,小伟依旧没有回来。村里人都知道,张阿姨这是放不下心啊。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张阿姨走了。村里人通知了小伟,小伟匆匆赶回家,看到了母亲冰冷的身体。他只是西装笔挺的站在那儿,眉头紧锁,没有泪水,没有悲伤。村里人看着这一幕,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有人低声嘀咕:“他连点眼泪都没有,真是个冷血的孩子。”张阿姨的葬礼办得很简单,小伟草草处理了后事,没有多停留,就匆匆离开了。村里人目送他离去,有人摇头叹息:“他真是没良心,可惜他母亲为他操劳了一辈子。”故事到这就讲完了。在此,我想给年轻人一句忠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不容易,我们千万不能像小伟一样,铁石心肠,寒了父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