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战乱的年代不仅只有在战场上驰骋的战士,我党在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将才。
文化与宣传也是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量宣传正确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形成正确的思想,在革命的年代也是最为迫切和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同时革命年代的宣传工作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参考。现在我们学习过的课本就有他们的足迹。《金色的鱼钩》众所周知,但它的作者陆定一,你一定不熟。
在陆定一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陆定一”
陆定一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跌宕起伏的生活是他的常态。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陆定一在我国的宣传领域工作了长达半生的时间。在我国的文化、教育、宣传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陆定一的文章中我们能感受到革命年代最为感人的故事,工作中的陆定一亦是一个值得尊敬,并为国家做出伟大贡献的优秀中共党员。
14年的抗日战争,3年的解放战争等中国长期以来饱受着战争的侵扰。许多革命英雄拿起了枪,走向革命斗争的前端。陆定一则是拿起了革命时期又一重要的武器“笔”,宣传和影响着很多有想法的人。
家庭条件较好的陆定一从小便有着良好的教育,虽是理工专业出身的他,在文学方面也颇有研究。学生时期也深受着进步思想的影响,不断跻身于革命的行动中。
凭借优越的自身条件,党组织非常的重视陆定一。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还将其送往了苏联进行学习。同时陆定一也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唐义贞,两人同心协力在革命的道路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身处战乱之中,带着孩子多少会不合适也不方便。陆定一夫妇因为双方的工作原因,不得不为了革命事业考虑,因此他们便将儿女双双寄养在别人的家中。
因此,唐义贞去世后,陆定义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儿女的脚步。
陆定一从加入革命的队伍中到结束,陆定一始终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思想,他的初心一直都在。
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为我国的谈判顺利进行做准备工作等都是陆定一的常态,新闻、电台等陆定一更是没少接触。
突出的人必定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在特殊的时期更是非常的危险,陆定一便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1966年的时候甚至还被关押了13年,经过岁月的洗礼,陆定一也终迎来了光明,被无罪释放。
在陆定一的一生中,有着很大的执念。一个是在革命的斗争中他始终执着为国奉献,而另一个便是寻找寄养在别人家的儿女。
二、陆定一的妻儿
陆定一的第一任妻子唐义贞,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在家人的引导下,从小便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不仅自己努力,书读得好,还有一个非常给力的“大哥”。
唐义贞的大哥“唐义精”同样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在教育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与董必武的关系匪浅。从小在哥哥的影响下,唐义贞也形成了很高的思想觉悟。
唐义贞从小聪明伶俐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董必武还是师生关系。五四运动,唐义精与董必武经常在一块讨论国家大事,对国家和民族的问题充满了担忧。
因此,唐义精等人还组织起了相关活动,向社会进行呼吁传播。在国家危难之间,哥哥的行动无疑感染着唐义贞的思想。也使得唐义贞逐渐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进步青年。
同时,也为后期唐义贞坚定信念,不负国家使命的行为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唐义贞同样是我国优秀的代表人物。
陆定一晚年重回工作岗位后,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思想,恢复党籍后,更加严以律己。即使年龄在逐渐的增长,陆定一依旧在竭尽全力的为国家工作,为人民办事。
在子女的教育上,陆定一也是非常的用心,其子女在他的影响下,个个成才,都是各领域的优秀人物。
陆定一的长子从事着科研的工作,为国家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次子虽去往美国留学,但他依旧心系祖国的未来。在国外虽有着丰富的诱惑,但他不为所动,放弃归国效力。
三、陆定一的“家风”
在陆定一儿子陆德的回忆中说过:“我们兄妹几个都将父亲作为模范,时刻关注着父亲的一言一行,用来很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在子女的心中,陆定一的形象高大且非常的正确。
陆定一时刻规范着自己,在生活中同样也是。都说隔辈亲非常的正确,孙子的出生对陆定一来说尤为的高兴,对孙子的喜爱更是体现在他的方方面面。
即便如此,陆定一也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做事原则。即使是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身上,他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明确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为国家为人民办事。
自己的权利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而不是自己。孙子上幼儿园时陆定一的儿媳因为家到学校的距离太远而苦恼,甚至家中家风的儿媳还是想再试一试,万一有机会呢。
于是,她鼓起勇气向陆定一说了这件事,想着要是能用专车进行接送就会省劲很多。事情的结果非常的明显就是“不可能”。陆定一非常明确的告知她:“我们家从来就没有这么做的。”
事罢,陆定一还是给予了一定的帮助,给了儿媳一些钱,让他们去坐公交车。并且这些钱都是陆定一的稿费,他并没有用自己的权利给予家人任何帮助。
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自然要做的是为人民服务。陆定一很好的做到了。
陆定一对子女的重视程度很高,晚年一直都在寻找着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从没有放弃。
辗转多年,也终得汇报。女儿也被成功的找到,陆定一家也终于得以团聚。一切尘埃落定陆定一也终于心满意足。
1996年,陆定一享年90岁。
结语
陆定一的一生注定不平凡。在不平凡的岁月中做着不平凡的事,体会着神奇的人生。
革命时期,陆定一是人民的英雄。虽没有在战场上杀敌,但他用他的笔为国家添加了丰厚的一笔。在陆定一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文人的风骨,更是党员最宝贵的精神。
陆定一在国家宣传战线上,非常的努力,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他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舍小家,为大家,在陆定一和唐义贞身上很好的展现了出来。他们是国家的先烈,我们努力的方向。
时代在变迁,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