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升级,中国在提升关税的同时,还有哪两个方法打到了美国的痛处?为什么说胜利终将属于中国呢?

这两天中美关税战行动升级,在美国对华关税征收到145%之后,中国也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了125%的关税。可以说,中国用自己的方式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接下来,40艘巨轮从中国驶向美国,但是,特朗普对华异常严厉的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让那些接收产品的美国创业者陷入绝望。而且,中国在提高对美关税的同时,还用两招对美国釜底抽薪。
第一招,就是中方发布了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什么意思呢?按照原来的说法,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对于原产地的界定,大家看的都是产品标签。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产品封测是在某个国家进行的,那该国家就是产品的原产地。而半导体产品尤其是芯片的封测环节基本上都是在东南亚国家进行的,所以,中国对美半导体产品加征的关税对于美国像英特尔这些晶圆厂来说,影响是不大的。但是,如果按照中国新出的认定规则,现在原厂地按照“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来划线的话,那这些美国大厂生产的输华芯片就将面临高额的关税。要知道,中国可是世界上第一大芯片消费市场,这样一来,美国半导体制造商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也正因为如此,当意识到自身的核心产业遭受重创的时候,特朗普又开始急踩刹车了。根据媒体的报道,目前美国已经将包括智能手机和电脑在内的半导体产品以及相关零部件移出了“对等关税”清单,而且,该做法针对所有国家。也就是说,美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首先对中国妥协了。

对于美国的做法,中方也给出了回应,表示这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换句话说,中方认为美国做的还远远不够。特朗普的做法也说明了,在“美国优先”面前,可以朝令夕改,反复无常,拿国家的信用开玩笑。只是,他这样的做法可累坏了海关工作人员,这两天美国海关关税系统出现故障,持续了10小时。虽然已经恢复运行,但在特朗普的折磨下,估计用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问题出来。
第二招,就是开始从美国之外找供应链。大家都知道,特朗普之所以敢对中国加征这么高的关税,之所以敢对外夸夸其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认定中国离不开美国,美国在关税战中占据主动。其实呢,他完全想错了。自从2018年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之后,中国一直在践行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现在看来,这个做法已经起效果了,它让中国扛住了美国一波又一波的关税冲击。我们这里拿农产品来举例吧,在中国进口美国的商品中,农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中国都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除了美国之外就没有其他货源渠道了。这一次中美贸易战打响之后,中国直接从巴西进口了大约240万吨的大豆。这个做法意味着中国早就开始为摆脱美国依赖布局了,农产品这里,中国从美国进口是基于贸易需求,但当美国要硬脱钩中国的时候,中国也完全可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让美国无所适从。

在农产品领域之外,能源方面也是一样。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中国已经有几十天没有进口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了,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同澳大利亚签署了长期的天然气采购大单。俄罗斯也表示,美国如果降低对华石油供应的话,中国要多少,俄罗斯就供应多少。
这些都说明,特朗普忽略了一个事实,美国是世界上第一消费市场,中国也是世界第二消费市场。美国对全球很重要,中国对全球同样重要。美国不做中国的生意,对于全球国家来说就是天大的机会。当中国同这些国家深化贸易往来的时候,美国想要建立所谓的对华贸易包围圈也就被打破了。

所以,对于这一场关税战而言,我们有信心打好这一仗。大家都明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道理,但要迈出这一步,还是需要非常大的胆量和勇气的。现在,既然步子已经迈开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俩字,支持,胜利终将会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