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蛇村”:300万条蛇与人同吃同住,蛇王靠它年收入千万

吃瓜小苑 2024-11-25 10:35:15

前言

在浙江德清,有一个仅有800多人口的小村庄,却生活着300多万条蛇!其中,剧毒的眼镜蛇和蝮蛇更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村民们对这些危险的“邻居”似乎毫无畏惧。

蛇出现在家中、院子里,甚至是钻进被窝里,村民有的会随手将蛇拨到一旁,有的则会饶有兴致地把蛇盘在头上,或者直接抱在怀里玩耍。

他们为什么可以容忍这些蛇?他们难道不害怕吗?

1

这个村庄名叫子思桥,90年代以前,这里和许多中国农村一样,贫穷落后,村民们主要靠种地为生。

然而,21世纪初,这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70户村民中,超过150户开始从事一项特殊的养殖业——蛇类养殖。

据统计,数十年来,这个小村庄养殖的蛇类总数已达数百万条,每家至少养殖几万条蛇,规模大的甚至达到几十万条,这些蛇主要用作药品原料和食用。

这个小村庄平均每人的收入都在10万左右。

2

杨洪昌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他从小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闯荡,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个充满抱负的年轻人。

就在他准备外出打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多岁的杨洪昌被诊断出患有强直性脊椎炎,这种疾病让他无法弯腰,甚至连最基本的农活都无法从事。

村里的大夫对这种罕见的病症束手无策,杨洪昌和他的家人陷入了绝望之中,眼看着儿子日渐消瘦,杨洪昌的父母决定带他到城里的大医院就诊。

然而,城里医院的诊断结果并没有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希望,医生告诉他们,手术风险高,而且费用昂贵,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杨洪昌和父母不得不开始寻找替代的治疗方法。

就在他们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杨洪昌的父母从一本古老的医书中发现了一个偏方——蛇酒可能对强直性脊椎炎有缓解作用。

尽管这个方法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决定一试。

杨洪昌的父母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捕蛇,然后用捕获的蛇酿制蛇酒,令人惊喜的是,这个偏方竟然显示出了显著的效果。

杨洪昌的病情开始好转,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看到父母为了自己的健康如此辛劳,杨洪昌决定自己学习捕蛇,以减轻父母的负担,然而,初次尝试就遭遇了挫折,他被蛇咬伤,不得不卧床休养数日。

但这次失败并没有打击他的决心,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杨洪昌开始不断练习,研究蛇的习性,逐渐掌握了捕蛇的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洪昌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病,还在捕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商机。

他注意到蛇不仅有药用价值,在市场上还有很大的需求,这个发现让他萌生了以捕蛇为生的想法。

然而,随着野生蛇的数量逐渐减少,杨洪昌意识到单纯依靠捕捉野生蛇是不可持续的,他开始思考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尝试养蛇呢?

3

1976年,杨洪昌开始了他的养蛇事业,他投入了全部积蓄,购买了几百枚蛇蛋。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这次尝试几乎以完全失败告终,大部分蛇蛋未能成功孵化,投资几乎全部损失。

这次失败给杨洪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也让他意识到养蛇并非易事,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术。

尽管首次尝试惨淡收场,杨洪昌并未放弃,他开始四处学习,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研究蛇类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

经过四年的积累和准备,1980年,他再次尝试养蛇。

这一次,他改进了孵化技术,成功率大幅提高,虽然规模仍然不大,但这次成功给了杨洪昌极大的信心,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983年,杨洪昌决定大干一场,他筹集资金,一口气购买了4000颗蛇卵,然而,事情并未如他所愿。

首年的孵化率仍然较低,导致严重亏损,但杨洪昌并未被打倒,他总结经验,继续改进技术。

第二年,他更加大胆,购买了四万颗蛇卵,这一次,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成功孵化出37000多条蛇苗,当年盈利14万元,一跃成为村里的富翁。

杨洪昌的成功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意识到,要进一步发展养蛇事业,仅靠自己摸索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他请来了专家指导,学习更加科学的养蛇方法,在专家的帮助下,杨洪昌开始使用泡沫箱模拟蛇洞,改良孵化箱,加入温湿度控制系统。

这些技术改进大大提高了蛇卵的孵化率和幼蛇的存活率。

起初,村民们对杨洪昌的养蛇行为持怀疑和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蛇是危险的动物,养蛇不仅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危险。

然而,随着杨洪昌的成功,村民们的态度开始转变,他们看到了养蛇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开始纷纷效仿。

杨洪昌也毫不吝啬自己的经验,热心指导其他村民。很快,村里大多数人都加入了养蛇行业。

4

随着子思桥村蛇业的蓬勃发展,杨洪昌意识到需要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管理。

他成立了一家专门研究蛇类养殖和产品开发的公司,将个人作坊式的养殖模式提升到了企业化运营的水平。

公司的养殖场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75000多平方米,规模之大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确保稳定的蛇类供应,杨洪昌与150个养殖户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这不仅保证了公司的原料供应,也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同时,他还建立了2000多平方米的加工场地,将养殖、加工、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公司的年收益稳定在700万元以上,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

子思桥村的蛇产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全村年产幼蛇数量达到惊人的7000多万条,年产值突破1.3亿元。

这个曾经贫困的山村,如今村民的年收入普遍在5-10多万元,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产品开发方面,杨洪昌的公司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除了传统的蛇饼、蛇酒、蛇胆和蛇皮制品外,他们还开发出了高附加值的蛇毒提取产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推出的胎蛇系列产品,如胎蛇胶囊,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欢迎。

此外,为了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公司还开始涉足宠物蛇和观赏蛇的养殖,进一步拓宽了市场。

杨洪昌的眼光并不局限于国内市场,在他的带领下,子思桥村的蛇产品远销东南亚市场,甚至将养蛇技术输出到了韩国。

这种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提升了中国蛇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然而,就在子思桥村的蛇产业蒸蒸日上之时,一些隐忧开始显现。

杨洪昌注意到,近年来村里从事养蛇的户数在逐年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似乎对这个传统产业失去了兴趣,不愿意继承父辈的事业。

这个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可能会对子思桥村的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杨洪昌开始思考如何让蛇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他考虑是否应该引入更多现代化的养殖技术,或者开发新的蛇类产品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同时,他也在探索如何将蛇产业与旅游、教育等其他产业结合,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可能性。

结语

无论未来如何,子思桥村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独特范例。

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气面对挑战,有智慧把握机遇,即便是最不可能的梦想,也能在坚持和努力中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红星新闻——《中国第一蛇村!你有胆子走进这里,朋友都得叫你声“好汉!”》

中国新闻网——2019-08-27《与蛇“共舞”40载 浙江农民的养蛇致富经》

0 阅读:0
吃瓜小苑

吃瓜小苑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