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士42岁,2022年10月,姜女士在重庆市某医院做检查,发现肺部有7×8毫米的磨玻璃结节。当天下午,姜女士就挂了呼吸科主任的号看诊,呼吸科主任看了之后考虑是原位癌。姜女士在网上查过,知道原位癌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没有放在心上。
2022年12月,姜女士阳康后,咳嗽不止,还伴有胸闷心悸的症状。于是,姜女士就到医院做CT复查。复查结果显示肺上的结节依旧存在,医生建议半年随访。但姜女士逃避心理作祟,一次又一次推迟复查时间,直到一年后的2023年12月。
2023年12月,姜女士感冒了,发烧很严重,再次去医院检查。结果不仅原来的磨玻璃结节还在,还新增了一个磨玻璃结节和许多微小实性结节。看到结果的时候,姜女士感觉天都要塌了,她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去定期复查。

然而,工作的忙碌、家庭琐事的牵绊,再加上内心深处的逃避,2024年一整年,姜女士都没有去医院复查过一次。直到2025年,工作变动导致姜女士失业,姜女士才终于有时间处理肺结节的事。
2025年4月上旬,姜女士挂了某肿瘤医院的号,向医生详细讲述了发现结节的经过。医生调出了姜女士之前拍的片子影像看了,说这就是微浸润,还说一发现就该处理,拖到现在实在不应该。
这一番话,让姜女士慌了神,之前就是原位癌了,拖了两年,病情会不会恶化?姜女士忐忑地问医生是否需要再拍个CT看看,医生表示没必要,门诊做了住院还是得重新检查,别浪费钱,随后便让助手给姜女士开了住院单,准备手术。
医生突如其来的安排,让姜女士纠结了。于是,从肿瘤医院出来后,姜女士就和家人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家医院,找医生问诊。当天,姜女士问诊的医生建议先复查CT,如果需要手术再住院,还告诉姜女士手术需要排队一个月。

这让姜女士更加纠结,是直接在之前的肿瘤医院手术,还是先在这家医院复查,看结果再做决定?姜女士和老公商量了许久,姜女士的老公担心以后做手术天气炎热,不利于术后恢复,就拍板决定去肿瘤医院手术。
确定在肿瘤医院手术后,4月中旬,姜女士独自办理了入院手续。入院当天是周五,办理入院的人不算多,但姜女士仍然被分配到走廊的床位。入院后,姜女士与主管医生沟通,医生开了一系列术前检查项目。
入院第二天,上午姜女士做了肺功能检查,下午做了头部增强 CT、心脏超声和血管淋巴检查。第一次做增强CT时,姜女士感觉造影剂注入身体的时候十分难受。另外当天做完检查,回到病房,护士还来抽动脉血,抽血部位在手腕,护士提醒会有点疼,但姜女士没想到会那么疼,疼得她偷偷抹起了眼泪。

入院第三天,姜女士完成了接粪检、尿检、抽空腹血、腹部超声和胸部增强CT等检查之后,术前检查就全部结束了。当天晚上8点后要禁食,10点后要禁水。姜女士担心自己紧张会失眠,晚上睡觉前还找医护开了一粒助眠药。
入院第四天,早上7点多,护士来插尿管,姜女士反穿的手术服,头发梳成两个麻花辫子,静静等待手术通知。等到8点被推进手术室后,打好留置针,麻醉医生让姜女士深呼吸。姜女士不知过了多久,就晕了过去。
等姜女士再醒来时,感觉身体疼痛,又累又困,还想继续睡。但很快就被医生再次被叫醒,被推出了手术室,随后被送回病房。中午12点回到病房后,姜女士身上被束上胸带、戴上各种仪器,还要两个小时内不能睡觉。

当天下午6点,姜女士终于可以喝水、吃点东西,还开始做雾化。姜女士感觉自己又痛又晕,手术后第二天,也就是入院第五天的时候,眩晕感更强。因为晕得厉害,姜女士吃不下任何东西,吃什么都觉得甜得发腻,还反胃想吐。
医生护士看见了,开始给姜女士输葡萄糖。然后当天晚上,姜女士感觉是最痛苦的,伤口痛、背痛让姜女士一次次痛醒,很难睡着。到入院第六天上午,医生见姜女士还晕着,就拔掉了镇痛棒,让护士给打了止痛针。
打完止痛针之后,姜女士又晕睡过去。但这次睡醒后,姜女士精神好了许多,勉强能下床站一会儿,晚饭也吃得下了。到入院第七天上午,医生查房后表示可以拔掉引流管。拔管后,姜女士直到下午才慢慢缓过来。

当天晚饭后,姜女士开始在病区活动,和病友交流。交流之后,姜女士发现可能是体质问题,大家都不像她这样晕和痛,不少人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了。然后,到了入院第八天,也就是术后第五天的时候,姜女士状态明显好转,医生让姜女士出院。
接到出院通知后,姜女士几次请求医生让她多住几天,都被拒绝了,姜女士只好匆忙办完出院手续回家。出院后到现在,姜女士的身体还在恢复中,还是会感觉背痛、伤口刺痛,乳房也有点痛还容易累,连打哈欠都只能打一半。
好在病理结果只是微浸润性腺癌,手术费用也比姜女士估计的低,手术总费用只有3.34万,比姜女士预期的低了一万多。最后,医保报销了1.1万多,姜女士自费2.2万多,自费部分由商业保险报销了,只有不到200块没报,所以这次手术姜女士几乎没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