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美国一老板拉着中国老妇说:我曾是你的战俘,但我不恨你

幽谷清风拂 2024-12-19 10:20:48

1979年,美国一老板拉着中国老妇说:我曾是你的战俘,但我不恨你

深秋的波士顿,一家不起眼的美式餐厅里,上了年纪的刘禄曾正在享用午餐。突然,一位高大的美国老板走近她的餐桌,目光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他盯着刘禄曾看了许久,最后竟拉着她的手老泪纵横:"二十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你。我曾是你的战俘,但我不恨你,反而要感谢你!"

餐厅里的其他客人都惊呆了。一个美国餐厅老板,为什么会是中国老太太的战俘?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位老板不但没有仇恨,反而对她心怀感激。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那场改变了两个人命运的相遇,又发生在什么时候?

一、意外重逢:美国老板的自我揭晓

1979年10月15日,波士顿第五大道上的"橄榄树"餐厅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东方面孔的老妇人是来自中国的刘禄曾,她正在随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

餐厅内飘着咖啡的醇香,刘禄曾正准备享用一份培根三明治。这时,一道高大的身影在她身旁停下。抬头望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美国男子,正用一种奇特的眼神注视着她。

"请问,您是刘禄曾女士吗?"那位美国人用流利的中文说道。这突如其来的问候让刘禄曾十分诧异,她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人,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是的,我是。"刘禄曾谨慎地回答。

那位美国人立即激动得双手颤抖:"我是约翰·威廉姆斯!1953年金城里战俘营的战俘,您还记得吗?"

这个名字瞬间唤醒了刘禄曾的记忆。1953年初春,在朝鲜金城里战俘营,她曾负责审讯一位腿部受伤的美军士兵。那个士兵就叫约翰·威廉姆斯。

"您就是当年那个受伤的威廉姆斯?"刘禄曾惊讶地问道。

"是的,就是我!"威廉姆斯激动地拉过一张椅子坐下,"这家餐厅是我的。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您。每次看到东方面孔的客人,我都会多看几眼,就希望能找到您。"

威廉姆斯招呼服务员送来一瓶上好的红酒,他举起酒杯,声音有些哽咽:"如果不是您,我可能早就死在战俘营了。"

原来,1953年威廉姆斯被俘时,腿部受了重伤,伤口已经开始感染。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其有限的战俘营里,刘禄曾不顾上级反对,坚持为他申请了宝贵的青霉素。

"您不仅救了我的命,还教会了我很多。"威廉姆斯说,"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伤口疼痛大发脾气,砸了餐具。您没有惩罚我,而是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忍耐和希望的中国故事。"

餐厅的客人们都被这场意外重逢吸引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和一个美国餐厅老板,谁能想到他们之间还有这样一段往事?

威廉姆斯站起身,走进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炒面:"这是按照当年战俘营的配方做的。我现在的拿手菜就是中国菜,每次做这道面,都会想起在战俘营的日子。"

此时的"橄榄树"餐厅成了一个特别的历史见证地。两位曾经的"敌人",正坐在这里分享着战争年代的回忆。威廉姆斯说,战后他开了这家餐厅,专门在菜单上加入了几道中国菜,就是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经历。

二、战俘营里的特殊情谊

1953年的春天,位于朝鲜金城里的志愿军战俘营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工作人员。二十出头的刘禄曾,作为战俘营里为数不多的女性工作者,肩负起了战俘审讯和翻译的重任。

那时的战俘营里关押着近三百名美军战俘,他们大多是在上甘岭战役中被俘的。这些美军战俘来自美国各个州,有的是密西西比的农场主之子,有的是纽约的大学生,还有的是德州的牧场工人。

刘禄曾的到来,让战俘营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她发现,与其采用强硬的审讯方式,不如用更人性化的方法与战俘们沟通。每天清晨,她都会挨个查看战俘的情况,特别关照那些受伤或生病的战俘。

在一次例行查房中,刘禄曾发现一位名叫约翰·威廉姆斯的战俘正发着高烧。当时战俘营物资紧缺,但她还是想办法从军医院调来了珍贵的青霉素。这一举动在战俘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人开始主动向她提供军事情报。

战俘营里最特别的是刘禄曾创办的"英语角"。每周三下午,她会组织战俘们围坐在院子里,用英语交流他们的故事。在这里,她了解到很多战俘并非自愿参战,他们中有人是为了赚取学费,有人是被征召入伍。

为了打破战俘们的抵触情绪,刘禄曾采取了独特的管理方式。她将黑人战俘和白人战俘混编分组,负责战俘营的日常事务。这种做法既避免了种族隔离,也让战俘们逐渐接受了集体生活。

在饮食方面,刘禄曾特别注意照顾战俘们的习惯。她让炊事班每周安排一次"美式餐点",允许战俘们用自己的方式烹饪食物。一次,战俘们用馒头做汉堡,用咸菜替代酸黄瓜,创造出了独特的"战俘营汉堡"。

每逢重要节日,刘禄曾都会组织一些特别活动。在感恩节那天,她让战俘们用战俘营的材料制作火鸡替代品,用红薯和白面做成火鸡形状的面点。虽然不够正宗,但这种努力让战俘们感受到了尊重。

战俘营里还常常传出笑声。刘禄曾允许战俘们在固定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他们经常组织篮球赛和棒球赛。有时,志愿军战士也会加入比赛,战俘营里的对抗赛一度成为最受欢迎的活动。

1953年夏天,一批伤愈的战俘即将被送回美军阵地。临别时,一位战俘塞给刘禄曾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感谢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这张纸条,见证了战争年代里一段特殊的情谊。

三、战地播音室的动人故事

1952年深秋的一天,上甘岭战役正酣,志愿军司令部收到一份特殊的申请报告。战俘营的女翻译刘禄曾主动请缨,要求到前线担任对敌广播员。这个请求一开始就被否决了——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怎能让一个年轻女孩去冒险?

但刘禄曾不断递交申请。她在报告中写道:"我不仅精通英语,还了解美军士兵的思维方式。让我去前线做广播,一定能发挥特殊作用。"经过再三考虑,司令部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求。

就这样,在上甘岭537.7高地的一处山洞里,志愿军建起了最特别的"播音室"。这个播音室其实只是一个简陋的防空洞,一台美军缴获的扩音器,一个破旧的唱片机,就是全部的装备。每当夜幕降临,刘禄曾就开始了她的"广播节目"。

刘禄曾的播音很有特色。她不像其他战地广播员那样充满火药味,而是用平和的语调向美军喊话。有时她会用英语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有时会向美军士兵描述他们家乡的风景,更多时候是放一些美国流行歌曲。

一天晚上,刘禄曾放了一首《我的老家肯塔基》。这首歌音乐一响起,对面美军阵地就安静了下来。歌曲播完后,一个美国大兵竟然喊话回应:"请再放一遍!这是我家乡的歌!"

渐渐地,刘禄曾的广播在美军中有了固定的"收听群"。美军士兵给她起了个绰号叫"中国夜莺"。每到晚上九点,美军阵地就会特意停止炮击,就为了听她的广播。

有一次,刘禄曾得知对面阵地新来了一批肯塔基州的新兵。她特意播放了肯塔基州的民歌,还用英语介绍了肯塔基州的历史。第二天,美军阵地就飘来一个用罐头盒做的"喇叭",里面传来美军士兵的歌声,是对刘禄曾广播的回应。

平安夜那天,刘禄曾准备了一台特别节目。她先是用英语讲述了圣诞节的由来,然后放了一连串圣诞歌曲。最特别的是,她还用中英文双语播报了一则消息:战俘营里的美军战俘都过得很好,他们还准备了圣诞晚会。

这场特别的平安夜广播,意外地促成了一次短暂的停火。美军阵地上竟然升起了几盏营火,隐约传来士兵们的和声。刘禄曾也放下话筒,带领战友们唱起了《圣诞快乐》。

在那个寒冷的山谷里,两军阵地间飘荡着相同的旋律。当晚,前线破天荒地平静了整整六个小时。第二天,美军阵地上插出一块木板,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你,中国夜莺"。

刘禄曾的广播一直持续到1953年7月停战协议签订。在最后一期节目中,她放了一首《友谊地久天长》,然后用英语说:"战争即将结束,愿你们平安回家。"这次广播结束后,对面的美军阵地上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四、红色联谊会的温情时刻

1953年初春,金城里战俘营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日子。刘禄曾和战俘营的工作人员们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他们把这个活动叫做"红色联谊会"。起初,这个想法遭到了不少质疑,但刘禄曾坚持认为,文艺演出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演出前一周,战俘营里就开始热火朝天地排练。一位来自芝加哥的美军战俘杰克·汤普森是百老汇音乐剧的狂热爱好者,他主动提出要教其他战俘唱美国民谣。与此同时,志愿军文工团的战士们也在加紧排练中国传统节目。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美军战俘主动提出要学中国歌曲。刘禄曾挑选了《春到湘江》这首曲子,因为它的旋律优美,歌词也不难记。每天傍晚,战俘营里都能听到美军战俘用生涩的中文跟着练习。

演出当天,战俘营的操场上搭起了简易的舞台。台下坐满了战俘和志愿军战士,第一排还特意留出位置,安排受伤的战俘坐在那里。舞台上挂着用白布写成的标语:"和平友谊联欢会",两边各用中英文书写。

演出在傍晚六点开始。首先出场的是志愿军文工团,他们表演了一段京剧《三岔口》。虽然美军战俘听不懂唱词,但是武打场面引来阵阵掌声。接着,几位来自田纳西州的战俘表演了乡村音乐,吉他是用木板和铁丝自制的,却弹出了动人的旋律。

晚会的高潮是一首中美战士合唱的《铃儿响叮当》。这首歌的中文版本是刘禄曾临时翻译的,中美双方各唱各的语言版本,却配合得天衣无缝。当两种语言的歌声在战俘营上空交织在一起时,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一位名叫威廉·史密斯的战俘即兴表演了一段单口相声,模仿战俘营里的日常生活。他学着中国炊事班说英语的样子,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最特别的是,他还模仿了刘禄曾平时说英语的腔调,引来一片善意的笑声。

演出进行到一半时,一个意外的插曲发生了。一位受伤的美军战俘突然站起来,用蹩脚的中文唱起了《春到湘江》。他是提前偷偷练习的,想给大家一个惊喜。虽然发音不准,歌词也时常记错,但全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晚会的最后,全体演员和观众一起合唱了《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的歌词被写在两块大木板上,一边中文一边英文。就这样,在这个普通的春夜里,战俘营里响起了两种语言交织的歌声。

这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在战俘们中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不少战俘主动要求学习中文,有的甚至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到周末,战俘营都会组织小型文艺活动,中美战士同台献艺渐渐成为一种传统。直到现在,当年的很多战俘还记得那个特别的晚会,记得在战俘营里度过的那些难忘的文艺时光。

五、超越战争的人性光辉

1979年的那场重逢之后,刘禄曾和威廉姆斯的故事在波士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报纸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报道这个特别的故事,一时间,许多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美国老兵纷纷与报社联系,他们都想找到那位"中国战地夜莺"。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已经年过半百的刘禄曾陆续收到了十几封来自美国各地的信件。写信的都是曾经的战俘,有的是在金城里战俘营待过的,有的则是在上甘岭听过她广播的士兵。一位来自德克萨斯州的老兵在信中写道:"您的声音让我在最艰难的时候看到了希望。"

同年11月,在波士顿退伍军人协会的安排下,一场特别的聚会在威廉姆斯的"橄榄树"餐厅举行。当天,有二十多位曾经的美军战俘从美国各地赶来。他们中间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推着轮椅,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神情。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名叫汤姆·怀特的老兵。他专程从阿拉斯加赶来,带来了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1953年在战俘营拍摄的,照片上是一群美军战俘在表演节目,刘禄曾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怀特说,这张照片一直被他珍藏在钱包里,是他最珍贵的战争纪念品。

聚会上,这些老兵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在战俘营的点点滴滴。有人记得刘禄曾如何照顾伤病员,有人还能哼出当年在战俘营学会的中国歌曲。一位老兵甚至带来了一本手写的日记,记录了战俘营里每一次文艺演出的细节。

最让大家感慨的是威廉姆斯的改变。这位曾经脾气暴躁的大兵,如今已经是波士顿颇有名气的餐厅老板。他说,正是在战俘营里学会了忍耐和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战后,他还专门去学了中餐烹饪,就是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经历。

聚会进行到一半时,威廉姆斯突然从厨房推出一个大蛋糕。蛋糕上用中英文写着:"感谢您,我们的战地天使"。这是他花了一周时间特制的,用的是他在战俘营里吃过的红薯做原料,还原了当年的味道。

临别时,这些老兵自发组织了一个小型合唱。他们唱的是当年在战俘营里学会的《春到湘江》,虽然发音仍然不准,但歌声里饱含深情。有的老兵已经记不清歌词,却仍然跟着哼唱。

1980年春天,刘禄曾收到了一本特别的相册。相册里收集了当年这些战俘后来的生活照片:有人成了大学教授,有人开了农场,有人在教中文。每张照片背后都写着一句话:"感谢您让我们看到了战争之外的希望。"

0 阅读:17

幽谷清风拂

简介:幽谷清风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