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贵”客·“趣”汇川|雄关而今从头越

花开花落随想录 2024-11-05 08:45:21

娄山关景区(遵义图库·蹇广宏/摄)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娄山关毛泽东词碑(娄山关管理处/供图)

1935年2月,红军再次占领娄山关,毛泽东同志在此留下了气吞山河的豪迈诗篇——《忆秦娥·娄山关》。

大娄山脉中段的娄山关地处汇川区、桐梓县交界处,自古为“黔北咽喉”,地势奇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这里是主战场;明末李定国起义军曾鏖战关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与清军在此殊死较量……

而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中央红军的两次娄山关战斗:一战娄山关,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战娄山关,歼灭和击溃国民党黔军四个团,是长征以来的最大胜利——遵义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巍巍大娄山,见证了一段段史诗。时光飞逝,峥嵘岁月和战争风云已然淡去,今天的娄山关,成为承载国家记忆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文化遗存,战斗遗址先后被列入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贵州省国防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科学保护

让革命文物“焕发生机”

踏入娄山关景区,小尖山战斗遗址、大尖山战斗遗址、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娄山关毛泽东词碑、娄山关摩崖石刻等分列山间,处处都是红色印记。

其中,小尖山战斗遗址、大尖山战斗遗址作为当年娄山关战斗的主战场,毛石砌成的战壕至今尚存,引人回想起当年红军在阵地上英勇战斗的场面……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内陈列的雕塑(记者 陈涛/摄)

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是为纪念遵义会议50周年,于1984年12月由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叶玉山设计。碑体由两根尖顶形巨柱组成,象征娄山关万峰插天,中通一线之神奇、险峻,又酷似红军战士双足长征万里、踏破雄关的雄姿,还蕴含红军“二渡赤水”“两克娄山关”的寓意。碑体基座北面镌刻张爱萍同志《西江月·遵义大捷》手迹,南面镌刻张爱萍同志“遵义战役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西面为“红军攻占娄山关”浮雕,东面为《娄山关战斗简介》石刻。

建于1973年的毛泽东词碑,碑宽25米,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高13.55米,用396块大理石嵌成碑面,镌刻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手迹。

娄山关摩崖石刻是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50周年,原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舒同于1982年在北京为娄山关题写,1984年镌刻在石壁上,“娄山关”三个大字,每字高约2.3米,颜体行书,刚劲有力。

保护好这些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不可移动文物,是娄山关文物保护的首要任务。

今年3月,遵义市娄山关管理处对娄山关摩崖石刻、毛泽东词碑、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等革命文物进行专业清洗和描红工作,碑刻的清洗描红工作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力争确保其原真性和安全性。工人采用手工清洗,逐一清除附着在文物表面的污垢和尘埃。专业设计、书法、雕塑专家对文字和书法进行精确地描绘和填补,力求让文物上的文字、书法更加苍劲有力,更加富有历史感和艺术感,使广大游客从焕新的文物中感受红军长征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仅如此,娄山关景区日常还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并建立巡查台账,对小尖山战斗遗址外侧山体落石隐患开展专业保护性修复治理,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并保障文物本体完整。

除了这些常态保护工作,遵义市娄山关管理处正开展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核心区保护修缮项目申报,高标准编制完善《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及展示利用计划书》《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数字化提升项目计划书》,进一步提升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文物周边环境,保护文物安全。

遵义市娄山关管理处还将开展数字提升工作,根据文物的形态,采取3D扫描、摄影等方式,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对红色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三维模型或图片资料,并对数字化生成的文物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数字档案和数据库。数字化方式处理后的红色文物,可以远程浏览、虚拟展览等,同时还能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推广。观众能在陈列馆中借助VR、AR设备体验战斗经过,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转化利用

让红色遗址“开口说话”

近年来,依托“娄山关”品牌和长征文化,娄山关景区致力于对革命旧址的新形态开发与利用,通过积极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娄山关景区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山上,打造了赏月轩、晨霜阁、长空桥、观海楼等“娄山十景”,并修建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大小尖山战斗遗址游览栈道;山下,打造了娄山古镇、商业街、游客接待中心,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开启了集观光游览、纪念教育、康体养生、休闲游憩等多种特色于一体的娄山关旅游全新模式。

其中,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采用了国内为数不多的下沉式建筑风格,建筑面  积6100平方米,馆内用自然的山水意境设计理念和现代声光电技术,照片、展品、文字、图表紧密结合,形成富有韵律的展陈设计整体,构建起一个革命传统教育与红色文化熏陶的场所。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内景(娄山关管理处/供图)

为迎接遵义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将从文化挖掘、主题定位、展陈设计等方面进行展陈提升改造,这是自2017年陈列馆建成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升级。

结合展馆实际情况,陈列馆将按照红军两次娄山关之战的时间线,以娄山关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引,拉开第一次娄山关之战的序幕,着重展陈第二次娄山关之战暨遵义战役的内容,补充红军和百姓的历史故事,并以多媒体技术手段呈现核心内容,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游览体验。

景区内的《娄山关大捷》实景演出旅游项目,以娄山关战斗历史为蓝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真枪实弹”再现娄山关战斗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整场演出近1个小时,动用200多支真枪及火炮,使用子弹500余发、炮弹100余发,300余人参与演出,带给现场观众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观众也可以参与其中,实现了红色文化与体验旅游的深度结合。

娄山关景区在以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需求的同时,也将景区打造成为红色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多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4年上半年,娄山关景区共接待中小学研学、机关企事业单位团队、游客、现场教学培训学员等累计超17万余人次,其中中小学未成年人研学人数达2.5万余人。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陆军工程大学、部分党校等单位也在娄山关设立学习教育培训基地,激励学生和学员们感悟长征伟力、传承长征精神,感受娄山关革命文化氛围,汲取红军战士无畏强敌、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

立足娄山关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及革命文物,娄山关景区因地制宜,将“青山绿水朝霞落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藤编、天然农产品及文创产品等文化旅游资源充分整合,推出一日游、两日游旅游路线,培育了红色景区旅游新热点。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打造娄山文艺、红色故事、娄山关战斗90周年·讲述、红色之旅等板块,持续提升娄山关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来源:遵义发布

0 阅读:1

花开花落随想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