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也有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诗人罗隐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说了老半天,其实就是一个道理,你奋斗多年,还不如走一次大运。
可是运气从哪里来呢?不是空穴来风的,是有迹可循的。
若你要改变命运,就得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朝着正确的方向出发。
晚清名臣、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虽然出生在公务员家庭,而已饱读诗书,但是人生的前半段,长期在底层混,并没有什么起色。
命运的拐点,出现在他四十三岁,通过借力使力,得以实现。
以史为鉴,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种“借运”的方法,让自己多年的积累,一触即发。
01
平常时,观察:见机行事。
张之洞十几岁,在南皮应县试,得中第一名秀才。有大器早成的迹象。
但是他入职之后,转了多个单位,还是混到左春坊左庶子的小官。
如何才能崛起呢?张之洞多番观察,看朝廷里的慈禧的喜怒哀乐,看王公大臣的日常行动。也琢磨一些人际关系,每个小圈子之间有什么联系。
光绪六年,八月十二日早晨,紫禁城门口发生了一件斗殴事件。
太监李三顺要出门送礼,但是没有出门的手续,被值班护军玉林、祥福、忠和拦住了。
李三顺强调,这是慈禧的安排,气焰嚣张。而值班护军,早就看不惯太监的气焰,因此动手了。
慈禧听说此事,非常生气,命令刑部严查,严办。
很多京城的官员,认为机会来了,纷纷上书,提出建议。
但是张之洞没有什么反应,认为最佳机会没有到。弄不好,建议不对,吃亏的是自己。
果不其然,刑部两次要结案,都被慈禧否定了。从而,迟迟不能结案,个个内心慌乱。
张之洞的老同事陈宝琛,建议立马上书。张之洞答应了,但是一直没有动笔,仍旧在看事情的动态。
机会来了,要抓住,但不能轻易冲锋在前,还可以“后发制人”。越是混乱的时候,你越要冷静,否则别人射出去的冷箭,会伤害到你。
通过别人的建议,可以进一步掌握事情的真相,也会知道当事人的具体态度,琢磨透其真实想法。
鬼谷子说过:“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机会有初期、中期、后期。若是机会不成熟,就狠狠抓一把,可能适得其反,若是机会成熟了,你能抓住,那就顺势而起了。
平日里,你提升自己的敏感度,机会总是有的,也能抓住最佳时机。
02
遇事时,主动:借题发挥。
就在张之洞抓住机会,开始动笔写奏章的时候,又一件事发生了。
两个月后,一个叫刘振生的汉子,在太监魏丰的带领下,走进了慈禧的寝宫,并且把正在午睡的慈禧,吓了一跳。
原来,这值班护军经过上次事件,就都怕惹麻烦,因此不细细过问太监出入紫禁城了。
张之洞把两件事联系起来,说明保护紫禁城的重要性,太监出入要严查的重要性;又说,这么多年,慈禧管理清朝的家,也真的辛苦了,大到边疆守护,小到宫殿管理,都操碎了心。
“恪守家法,不稍宽假,历有陈案,纪纲肃然......”这样的言辞,切换了慈禧的虚荣心。
从守门的事情,说到守护大清的大事,这话题就大了,也展示了张之洞的格局。
甚至他还谈到了多年前,长春宫的“火药案”等,说明安全的重要性。
很喜欢一句话:“遇事第一反应,藏着一个人的人生结局。”
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
你的反应是契合时代的,也是对事情处理有利的,那么你的就能借助这件事,展示自己的才华。
03
社交时,帮人:抬人抬己。
紫禁城接着两次出现了混乱的事情,不仅刑部很无奈,问题就提到恭亲王奕?这里。
就在奕折一筹莫展的时候,张之洞的奏章就到了。
看过奏章,奕?就觉得,拍案叫绝,立马送到慈禧的手里。
慈禧读了奏章,眉开眼笑,因为有很多文字都是给她点赞的,谈到守门的问题,绕一个圈,就是记住“前车之鉴”。
说白了,安全为重,规则为重,人情为轻。
接下来,太监和值班护军都按照规矩处罚,慈禧也不再偏袒哪一方。
但是这次,慈禧对张之洞的才学,智谋,非常有印象,也很赏识,过了一年的样子,张之洞被破格提拔为山西巡抚,成为了封疆大吏。
张之洞说过:“驾驭人才之道,患其无欲,苟有所欲,便有可用。”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解除别人的焦虑,满足别人的愿望,自己不吃亏,而是真正结交了朋友。
底层的人,人踩人,高层的人,人抬人。你要借人的运气,就要给别人价值,而不是单纯索取。
04
张之洞有句名言:“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一个人最大的运气,就在自己的学问里。
若是你不学无术,运气来了,也接不住。因为大事你办不成,小事你看不到。
借助运气,其实是推动人的一股外力,真正的力量,还是在你自己身上。
当张之洞走进高层后,在加强防务,饬沿海督抚,严密防守;创办广州广雅书局和广雅书院;创办湖北织布局等方面,都有贡献,因此人生水涨船高。
风水轮流转,总会到你家。
若是你无用,到了也白搭。
当你叹息命运太苦的时候,不如看周围的人,做身边的事,运气悄然而至。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