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的本质》作者:戈登·奥尔波特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叫作《偏见的本质》,这是一本畅销世界的社会心理学名作,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被誉为“人格心理学之父”的戈登·奥尔波特。在这本书里,奥尔波特用严谨的理论和丰富的案例,为我们解释了“偏见”的成因和危害,以及可能的应对办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本书里的精彩内容。
探寻偏见形成的根源
提到偏见,我们并不陌生。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偏见是个别人道德感偏激、做事武断的一种的表现,只要大多数人秉持着善良、平和的心态,就能和偏见划开界限。但是,在奥尔波特看来,想要解决偏见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偏见的普及程度要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比如,在津巴布韦,如果一个白人卡车司机看到一群无所事事的当地人,他就会嘟囔道:“懒惰的畜生。”但过了一会,他看到一群当地人一边有节奏地喊着口号,一边将120磅重的谷物袋子搬上卡车,他又开始发牢骚说:“一群野蛮人,你还能指望他们点什么呢?”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波兰人常常称乌克兰人为“爬行动物”,认为他们是诡计多端、阴险狡诈、忘恩负义的人。与此同时,德国人会将波兰人称为“波兰牛”,而波兰人则会用“普鲁士猪”进行反击,认为德国人个性粗俗,并且缺少幽默感。
其实,不论是津巴布韦的白人卡车司机对当地人的看法,还是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嘲讽的态度,都体现出了偏见的这样一个简明的意思,那就是人们会在没有足够的依据下,就把别人往坏处想。
不过有时候,偏见也并不总是消极负面的,而是一种刻板印象。比如,我们遇到一个四川人,就会觉得他很能吃辣,如果他没那么能吃辣,可能还会遭到别人的调侃。再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打扮得体、文质彬彬的人,哪怕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这个人,也会觉得他有修养、有学问,不自觉地对他礼貌起来。
那么,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偏见呢?其实,不论是善意的偏见,还是恶意的偏见,它们本质上都来自于同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在漫长进化中形成的分类天性。
在我们的祖先还没有走出丛林之前,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潜藏在大自然中的风险,有时危险出现的太过突然,让人在缺乏思考的前提下就要做出判断。比如,丛林里布满了藤蔓枝条,但也有一些可能是蛇假扮的,所以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最稳妥的做法,就是不去贸然靠近任何看起来像蛇的藤蔓枝条,哪怕实际上那并不是蛇。这种思维方式类似于我们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听起来很极端,但确实能够提高原始人类在丛林中的生存概率。
久而久之,人类就养成了这种分类的习惯。比如,我们会按照年龄把人们分成80后、90后、00后,然后给每代人贴上不同的标签,但这些标签显然并不准确,因为它不能概括所有人。这就属于是过度分类造成的偏见。
过度分类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思维谬误,指的是人们急于依照极少的事实,就进行大规模的归类,而这正是制造偏见的本质和根源。
偏见带来的排斥行为及影响
强烈的偏见会外化成排斥行为,心理学家按照强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了三个等级。
第一级是仇恨言论。比如说一些羞辱性、嘲讽性的语言,给别人起一些难听的绰号等。
第二级是回避和歧视。比如在团体里孤立某个人,或者在公司招聘时,故意设置年龄或性别要求,避开一部分人群,这些都属于偏见引发的排斥行为。有时候,一些国家也会采取孤立封锁的手段,来对其他国家造成制裁等等。
第三级是暴力攻击。有时,暴力会出现在个体身上,比如强者对弱者的拳打脚踢。有时,暴力会以集体形式出现,比如在“二战”时期,纳粹党人对犹太人发动的种族清洗活动。
上述这些排斥行为,都会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伤害,并且促使他们形成某些特质。
首先,受害者会出现过度焦虑。为了避免遭受歧视,受害者会非常小心,同时付出更多的代价。比如在家庭中,女性往往被认为是更容易情绪波动、更不理性的那一方。女性要想打破这种偏见,往往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理性,保持更稳定的情绪才行。哪怕是一些正常的情绪波动,也会让一部分女性感到紧张焦虑。
其次,受害者往往会做出被动回避。当受害者被别人孤立时,他们也会孤立自己,从而避免遭受歧视行为。当受害者把自我孤立当作一种习惯时,就会显得不合群。长此以往,还会养成怯懦的性格。
此外,有些受害者会选择故意扮丑,通过取悦他人来避免遭受歧视。但这么做会更严重地伤害到受害者的自尊。
有时,受害者的行为也会顺应别人的偏见,就像是在说,“既然你们是这么看我的,那我干脆就按你们的想法来做吧。”比如,当一个人遭到了不守信用、爱说谎的诬陷时,他可能会因为百口莫辩,最终被逼成一个真正的骗子。
另一种更普遍的现象,是受害者在遭受歧视时形成的反击。比如在北美洲,遭受歧视的黑人会团结起来,反抗白人的歧视。在一些黑人社区里,如果进来了一个白人,那么这个白人也一样会遭到黑人的歧视,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
想要打破偏见带来的恶性循环,心理学家的建议是借助自证预言的力量。自证预言指的是“人会不自觉的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换句话说,我们越是把一件事情想得很糟糕,最终结果就会更糟糕,相反,我们越是乐观,结果也会越好。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自证预言的证明之一。
所以,我们应该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多用善意去看待他人,面对世界。你释放的善意越多,得到的善意也就越多,偏见和歧视就会更少。
社会文化对制造偏见的影响
前面我们主要探讨了偏见的成因,以及偏见产生的偏差性行为和它带来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社会文化对制造偏见的影响。
现代社会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生活便利,但同时也导致了偏见的增多。而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第一个因素是社会多元化导致的沟通障碍。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发明了许多网络词汇,年纪大的人可能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结果被年轻人嘲笑“落伍”。反过来,年长的人又觉得年轻人不好好说话,显得不伦不类。再比如,现在有些人说话时喜欢加几句外语,如果别人听不懂,结果同样会造成双方的互相误解。在这些例子里,人们交流的内容本身可能并不存在偏见,偏见来自于双方的沟通障碍。
第二个因素,是少数群体的规模和密度增多。当一个新成员加入到一个团体里时,这个新成员会努力尝试融入集体。但是当一个小团体加入到另一个大团体时,这个小团体会凝聚起来,不那么容易和大团体融合。
比如,一些国家近年来引入了大量新移民,可是这些新移民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到当地的社会当中,而是形成了自己的小聚落,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传统,最终造成了社会的分裂。而现代社会便捷的交通工具也促成了这种小社区的形成,人们可以选择在人员相对多元的地方工作,但工作之余,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小社区里,和生活习俗相同的人住在一起。
第三个因素,是飞快的社会变革速度,以及随之出现的大量失范现象。“失范”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传统的价值观和传统的社会规范遭到破坏、瓦解,导致社会中的人失去了价值导引的无序状态。
比如,我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范,但是突然有一天,你看到大街上,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大家都在通行,那么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就处在了失范状态。
由于社会发展迅速,很多新的规范或者是潜移默化形成的规矩也在快速形成,比如,很多人刚来到城市的时候,并不知道乘坐扶梯时,大家习惯性地靠右边站,将左边让出来,留给赶时间的人通过,结果可能就会因此产生误会,甚至发生口角,进而产生歧视和偏见。
此外,作者还发现,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偏见往往会朝着一些特定人群靠拢。比如,这批人首先要能在日常当中接触到,因为如果平时接触不到,自然也不能触发偏见。同时,还不能是太熟悉的人,因为越是熟悉的人,越难对他产生偏见。最后,这些人的职业地位通常比较低。如果我们认真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遭受偏见和歧视的大部分人都具备以上的特征。
家庭对偏见习得的影响
除了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在习得偏见的过程中,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对孩子而言,如果父母带有明显的偏见态度,孩子也会非常快地继承这种态度。同时,如果父母遭受了某种歧视,孩子往往也会成为偏见的受害者。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观念和习惯大部分来自于父母。勤俭的父母很难养育出大手大脚的孩子,注重礼貌的父母也不太会教育出没有修养的孩子。实际上,孩子就如同父母的一面镜子,会把父母的好坏两面全都映照下来。比如,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甚至会动起手来,那么孩子也会变得爱打架,因为在他眼中,打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正常”途径。
而想要养育出积极乐观的孩子,父母除了要以身作则,还要掌握正确的养育方式。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能够预防偏见的养育方式。
首先,不要要求孩子时刻服从父母,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时家长看到孩子犯了错,就不问缘由地上去责备,这会让孩子陷入到长久的警惕状态,他会把父母的爱和批评视为一种权威。当孩子面对别人时,他也会把人际交往建立在权威之上,对犯错的人进行排斥和歧视。
此外,父母也要给孩子留一些隐私空间,不要试图了解孩子的所有秘密,因为这同样会让孩子陷入到紧张和警惕的情绪中。总的来说,家长应该建立起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不要对孩子太过苛责。
值得一提的是,当孩子来到8岁左右时,他们会开始习得带有偏见的说话方式。比如开始给别的小朋友起绰号,开始明白脏话的意思,开始形成小团体等等。这其实也是孩子在习得分类的一种表现,所以家长不必因此过度紧张,可以用温和地语言引导孩子,教导孩子建立正确的分类观念,并且给孩子留出多一点时间来改正。
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又会迎来一个形成偏见的高发期。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容易出现创伤调节导致的偏见。比如父母被裁员导致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孩子就可能会因此记恨父母的公司,甚至记恨一整个行业。这种创伤后的调节反应,会把创伤扩大泛化,形成广泛的偏见。作为父母,此时应该给孩子创造出一些正面调节的环境,让孩子拥有更多愉快的体验,从而弥合内心遭受的创伤。
负面情绪对偏见的影响
在众多的负面情绪中,挫败感是与偏见连接最紧密的。这是因为,当遭受到挫败时,人们会本能地去攻击可以攻击的任何对象,而不是去攻击真正伤害自己的人。这种错置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替罪羊理论”。
世界上最著名的替罪羊案例之一,就是“一战”后德国的反犹太运动。当时战败的德国身负重建的重担,经济衰退严重,人们陷入到了巨大的沮丧和恐惧当中。这些负面情绪逐渐转化为了愤怒,无法扭转经济形势的德国人,在希特勒地煽动下,开始把怒火撒在犹太人身上,把犹太人当作是一切的元凶。然而事实上,德国最终也没有因为驱逐清洗犹太人而扭转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挫败感引起的除了愤怒,还有仇恨。愤怒和仇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愤怒是一种暂时的情绪状态,而仇恨则是一种持续性的情绪状态。两者明显的区别是,人们在发怒后通常会感到抱歉,但是很少有人会因为表达仇恨而表现出后悔。
此外,人们在感到焦虑时,也很容易产生偏见。比如一些家里有了二娃后,大娃会因为害怕母亲的爱被夺走,而变得十分焦虑,开始讨厌二娃,排挤二娃。从根本上讲,大娃并不是真的不喜欢二娃,只要母亲给到他足够的关爱,打消他的焦虑,那么大娃对二娃的偏见自然也就消失了。
另外,还有一种负面情绪也会制造偏见,不过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这种情绪就是内疚。人们通常会因为内疚而为自己的错误道歉,但有时,人们也会把愧疚感转移到对无辜者的指责上。比如,当一个学生被同学指出考试作弊时,他很可能会排挤那个举报他作弊的人,他会认为作弊是监考老师该管的事情,学生之间不应该多此一举。这种心理调节方式能够减轻一个人的内疚感,但代价却是对无辜者的伤害。
偏见型人格和宽容型人格
当一个人的身心被过多偏见纠缠时,就会形成偏见型人格。和普通人相比,偏见型人格的人往往会带有以下几点特征。
首先,偏见型人格持有严苛保守的道德观念。他们难以接受新的观念,拒绝在道德标准上做出任何改变。比如,有的人看到女性穿着打扮比较时尚靓丽,就会给对方贴上一些不友好的标签,甚至试图把道德败坏的帽子扣在对方头上。
此外,偏见型人格还习惯用二分法看待问题,他们眼中的世界通常是非黑即白的。他们会认为,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弱者,一种是强者,弱者注定要被强者欺负。又或者是,在他们看来只要有错误出现,就要有人受到惩罚。这种两极化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过度分类的一种表现。
偏见型人格的另一个特征是对确定性的需求。他们无法忍受模糊的感觉,那会让他们无法得到安全感。就像他们自己习惯用二分法看待问题一样,他们也希望别人用二分法来要求他们,这会让他们有明确的规则意识,他们会以遵守规则为乐趣。而这一特征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般来说,一个持有偏见型人格的孩子,会不断要求家长和老师告诉他该做什么,而不会去思考自己想做什么。如果父母和老师没有给出明确的指令,偏见型人格的孩子还会因此感到十分苦恼。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养成偏见型人格呢?答案就是学会宽容,养成一个宽容型人格。
宽容并不代表着软弱和一味的退让,它本质上是一种排斥两极化的思维方式。一个宽容的人很难会认同非黑即白的观点,他们不会把问题看得那么绝对。另外,宽容还能教会一个人接受失败。接受失败不代表着放弃,也不代表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宽容的人在面对挫败时也不会陷入恐慌,因为他们清楚哪些错误该有自己买单,哪些错误是其他因素导致的。通过理性的分析,能让他在下一次表现得更好。
那么,想要养成宽容型人格,我们可以尝试去调动自己的共情能力,多去留心他人的情感变化,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让我们避免不愉快,减少彼此摩擦。当你想要把过错归咎于别人时,或者当你想要批评自己的孩子时,尝试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对方是不是有一些苦衷,问题其实不全出在他们身上。这样的换位思考能够大幅降低一个人产生偏见的概率。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培养自己的自我洞察能力。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一个懂得自我批评的人,通常不会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别人。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和缺陷有足够的认知,自然也不会要求别人做到处处完美,当别人犯错时,他也能很自然地去接受和理解。
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犯错,或者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不妨想想如果换做是自己,是不是也会犯一样的错误,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缺点。养成这种思维习惯,也能够很好地培养一个人的宽容型人格。
希望通过这本书的介绍,能够让我们加深对偏见的认识,学会养成宽容的人格。偏见虽然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与偏见为伍。我们可以用宽容的心态,去融化心中的负面情绪,让世界多一份理解,少一分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