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动的几百场战争中,其中有一场称得上是人类的耻辱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在澳大利亚,那里地域辽阔,生活着很多稀缺生物,其中就包括世界第二大鸟---鸸鹋。在上个世纪,由于生态环境影响,激化了鸸鹋的繁衍速度,庞大的数量让澳大利亚政府头疼不已,并认为它们是“害鸟”,最终被人宣判为死刑的“头等罪犯”,为了鼓励人们击杀鸸鹋,政府宣布只要打死一只鸸鹋,就可以获得2马克,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时在短短1年时间里,鸸鹋的数量就减少了上万只。
然而,到了1932年,澳大利亚境内发生了严重的干旱,2万多只鸸鹋为了饱腹入侵了农户的粮田,踩垮了庄稼围栏,导致周围野兔也能随意进出农田。除此之外,鸸鹋同时还霸占了为牲畜提供的水源,导致家畜无法存活。于是,为了遏制鸸鹋疯狂肆虐,澳大利亚出动了皇家炮军,架起机枪向2万鸟群开火,最后军队却输了。
据了解,当时指挥这场战斗的是梅雷迪恩少校,他接收到的“作战”任务,是要击杀100只鸸鹋,用它们的皮来给骑兵做帽子,战斗之前他们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测试机枪工作,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他们所携带的机枪是一种轻型机枪,枪身轻盈且综合性能极佳,虽然这种机枪不会因为枪管过热导致炸膛或无法试射,但是复杂的抽风冷却系统却让他们遭了难,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故障。
无奈之下,澳大利亚皇家炮军还是硬着头皮奔赴“战场”,在少校的指挥下,军队荷枪实弹地向鸸鹋驻地开射,原本计划是将它们全部围堵在围栏中,来一个瓮中捉鳖。起初的确有超过1000只鸸鹋被引入了埋伏圈中,军队立刻开枪扫射,然而鸸鹋体形虽然十分庞大,但它们却秀出了神级走位,枪一响就开始四处逃蹿,百米冲刺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0km,强大的跳跃能力更令人瞠目结舌,最终可怜的士兵只能扛着机枪追着打,最后只拿到了12只鸸鹋的战果,军队被折磨的痛苦不堪。随后,鸟类专家对这场战争做出了总结。
鸸鹋的本领放在实战中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它们由于生活习惯特殊,训练出了灵活的游击战术,虽然它们看似手无缚鸡之力,但却能让一个国家的重兵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