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问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成熟的呢?
这几年和公司的年轻同事相处下来,才发现自己真的挺晚熟的。
年轻同事们,在20几岁的年龄不仅明确知道想要什么,还一个个对自己的人生都很有规划。反观自己,蹉跎到中年,才隐隐约约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点啥。
穷人家孩子晚熟十年前几天刷到张雪峰老师的一个视频,他说:“穷人的孩子走向社会成熟,至少要晚10年”。
乍听之下有些夸张,但结合自己这30多年的 人生经历,发现还真是这样!
穷人家的孩子,父母大概率都从事着一份普通而又低薪的工作,既没赚钱能力,又不懂人情世故,他们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能留给孩子的东西很少。
即便孩子大学毕业了,也会因从小到大的经历,变得畏缩不自信。20多岁大好的年纪,穷人家的孩子因没有人指点,心理素质、口才、智商、情商通通都不太行,他们只能靠自己苦苦摸索。受尽人世间的冷眼,才能得到一点点人生经验。
等摸爬滚打够了,孩子才开始真正成熟,但再回首你就会发现,自己早被同龄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而人生这辆单程列车,一旦错过站,再追上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有网友吐槽:
人家20岁,家里砸钱去英澳水个硕士,回来正好进电网;你到三十了攒够钱再去水,回来还是跑美团。
人家十几岁,学完微积分进少年班了或者打奥赛点招了;你到二十岁才理解了微积分,就只能打螺丝。
人家二十岁刷够荣誉值,进大厂百万年薪了,你三十搞懂程序了,三十五就没人要了
但这就是现实。别说晚熟10年的差距,就是晚熟5年,人生也会南辕北辙。
父母的远见,是孩子的起点其实不管富人、穷人,作为父母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然而由于社会经历、所处地位,穷人家的父母不仅大概率帮不上孩子,还有可能因为自身局限性,阻碍孩子成长。
看过一个名为《父亲》的纪录片,看完后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普通孩子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学知识,真的很容易被父母影响。
2002年,一位名叫韩胜利的孩子,寒窗苦读十余载,考上了西安石油大学,作为全村第1个大学生,父亲自豪无比。
然而7、8千的学费,让这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家庭陷入了危机。韩胜利想要放弃大学,但父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因为在父亲看来,只有上大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于是父亲卖了家里的牛和粮食,走遍所有的亲戚,才凑够了儿子上大学的学费。不仅如此,父亲老韩也去了西安建筑工地上打工。
韩胜利在大学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每个月都要去父亲的工地上领一次生活费,但父亲老韩的收入很不稳定。
无奈之下,老韩只能低声下气的向工友借钱。但大部分工友自己也经济紧张,只能一声不吭钻进被窝里,无声拒绝。
当然也有好心的工友会借他十几、二十块。老韩有一个账本,密密麻麻的记着工友借给他的钱。
老韩时不时会将自己的账本拿给儿子看,每次会和儿子一起算算账。他希望儿子看到这些后,会更努力的学习。
老韩一遍遍叮嘱儿子钱要省着花,不要吃得太差,也不要吃得太好,更不要拿钱去玩电脑。
然而老韩并不知道儿子在学校的生活。韩顺利每天吃一碗米饭,一个青菜,再配上一碗免费的绿豆汤,就是这位大学生的全部伙食,一顿饭加起来不足两块钱。
不仅如此,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他还瞒着父亲在学校偷偷捡瓶子,翻起了学校的垃圾桶,运气好的话,一天能赚6~7块钱。
面对同学们投来的异样眼光,韩胜利敏感而自卑。
导演问他有没有想过周末外出打工?韩胜利回答“学业太重,没有时间出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导演观察,主要原因还是这个敏感自卑的孩子,很怕与外界交流。
2022年手机和电脑,已经在大学宿舍中流行起来。但对于网络,父亲老韩严厉禁止,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儿子去上网。
正是因为父亲的谆谆教诲,韩胜利从来不用电脑查资料,不用手机搜信息,也不买任何电子产品。但这也在无形中掐断了提升自己所有渠道。
4年时光转瞬即逝,父亲老韩认为孩子一毕业自己就能在家享清福了。然而现实的巴掌永远那么让人措手不及。
老韩幻想的儿子坐在窗明几净办公室里的景象并没有出现,由于自卑和内向,韩胜利毕业后,甚至连一份保安工作都找不着。
穿梭在招聘会各个岗位之间的韩胜利,明明看到有不少对口专业,但他极度自卑,不敢上去咨询,一次次错失机会。
父亲紧箍咒式的教育,让韩胜利骨子里充满了自卑,与时代脱轨的他感觉到了茫然。父亲老韩更是失望,自己拼死拼活供出来的大学生,竟然找不到工作!
一年后韩胜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专业相关的工作,但这与老韩幻想的坐办公室完全不同。
儿子不仅要跑工地,工资也只有600块,面对满眼失望的老韩,真的让人有些唏嘘。
老韩是中国千千万万老父亲的一个缩影,站在他的立场上,他拼尽一生奉献给孩子,将孩子供到大学毕业,本想扬眉吐气,却成了全村的笑话,多少是有些委屈。
但站在韩胜利的角度,本来学习成绩优秀,但在父亲一次次翻开账本,并一次次重复他每年要花费多少钱时,韩胜利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再加上他又格外听父亲的话,答应了父亲就不去接触新型网络知识,导致他与同龄人完全脱节,最后丧失竞争力。
这个纪录片看完让人最无力的,并非孩子能力不行,或父亲不爱孩子。恰恰相反,他们父子之间深深的羁绊让人感动,但由于父亲眼界的局限性,让儿子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他不知道那些被他视为洪水猛兽的网络,其实是未来每个人都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更不知道自己一次次强调的欠债,眼里沉重的期盼,反而成了儿子厚重的枷锁。
台湾商业财经杂志《商业周刊》的创始人,金惟纯老师在自己的第二本书《人生总会有答案》中说过: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没有条件的,不但没有条件,更应不求回报,甚至不带期许,但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其实都做不到。
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穷人,不仅仅是因为思维跟不上,更多情况其实是他们背负的负担太重,不敢试错。
就像上大学的韩胜利,在同学们学习电脑技术的那段时间,父亲的忠告让他误以为上网就会沉迷网络,这个代价太大,所以他不敢轻易尝试。
但对于富人家的孩子,这或许从来都不会事。网络好不好,自己掏钱体验一下就好了嘛!
所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从贫穷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比较敏感,做事前会想很多。
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由于有托底,不仅敢于试错,还有很强的执行力,再加上父母“降维”指导,自然就更容易成功。
也难怪,总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从父母格局来看,还真的挺难的,你说呢?
今日话题:穷人家孩子晚熟十年,这句话你认可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这里发现大量石油
听说这小伙打拼了几年是个成功人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