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乃迭与杨宪益
1935年,20岁的杨宪益即将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入学前,他做了一次环地中海旅行,到开罗的那天晚上,杨宪益骑着马夜游沙漠。
开罗的夜晚繁星点点,一切像极了童话故事,向导突然神秘地对他说,如果肯付一枚银币,他可以告诉杨宪益未来会发生的一件事。
杨宪益感到十分新奇,便掏出了一枚银币,向导说:“在大西洋有一位美丽的金发少女正在为你憔悴,你们尚未相遇,但不久将会见面。”
童年时代的杨宪益
晚年的杨宪益每每提及此事,仍是十分感慨:“虽然我不相信命运,但这确实很奇妙。”
那位金发少女,就是杨宪益未来的妻子——戴乃迭。
1919年,戴乃迭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英国传教士家庭,父亲戴乐仁曾在天津教会学校“新书书院”做外教,后又受聘于北京燕京大学。
在戴乃迭随父亲离开天津若干年后,杨宪益也来到了“新书书院”读书,尽管彼时两家没有交集,但冥冥之中,似乎又有着奇妙的缘分。
戴乃迭7岁时,母亲将她送回英国读书,而在戴乃迭的童年记忆中,让她无比怀念的,还是在中国度过的时光。
1937年,18岁的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彼时这个聪慧活泼的英国女孩并不知道,她将在这里遇见命中注定的那个人,进而改变她的一生。
戴乃迭
因幼时受到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入学不久的戴乃迭,经人介绍,加入了牛津大学中国协会,而协会的主席正是杨宪益。
那是杨宪益与戴乃迭的初见,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像是一个伏笔多年的秘密,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后来在戴乃迭的回忆录中,她这样写道:“起初我几乎被他吓了一大跳,眼睛细长,面色苍白,但彬彬有礼。”
当戴乃迭看到杨宪益房间里挂满了他亲手绘制的中国历代疆域图时,那份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深深打动了她。
随着接触愈加深入,戴乃迭更是惊讶于这个中国青年的聪明和才华。
普通学生要学习六七年的古希腊文,杨宪益只用了一年就通过了牛津的测试,他喜欢旅行,喜欢喝酒,这一切都让戴乃迭觉得不可思议。
杨宪益
诚然,年轻人之间产生爱慕之情无非来自两种原因,一种是钟情于外貌,另一种则是性情相投。
杨宪益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那时,我总觉得与她聊天,不论是关于政治还是文化,合拍的地方更多一些。”
是的,中国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这个英国姑娘,她喜欢中国字画,中国瓷器,中国人的谦逊儒雅,喜欢杨宪益身上令她迷恋的“中国味道”。
杨宪益常常约戴乃迭散步、郊游、谈诗论画,其实男人在感情中往往是后知后觉,此时的杨宪益还不知道自己对戴乃迭已经越来越依恋。
在他的眼中,戴乃迭相貌清秀,落落大方,没有一般女孩身上的虚荣和世俗,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何况比起西施,她本就毫不逊色。
戴乃迭
戴乃迭选修法国文学,为了有更多时间能和她在一起,杨宪益也跑来听课,有一次老师要他翻译诗歌,他只得尴尬地说自己没有准备好。
杨宪益的窘态,让戴乃迭忍俊不禁,但不久后,他竟用中世纪法文写了一首情诗送给戴乃迭,而他不过是凑趣陪她听了几节法语课。
如此聪慧浪漫的男子,怎能不让她痴迷?他们相爱了,像深埋在开罗沙漠里的古老预言,任凭千山万水,终是要走到一起。
在杨宪益的影响下,戴乃迭甚至将专业改成了中文,她也是牛津大学第一位拿到中文学位的学生。
这无疑为日后两人在文学翻译上的完美协作和不朽成就奠定了基础。
后来,戴乃迭曾开玩笑说:“我爱的不是杨宪益,而是中国传统文化。”
杨宪益
听到妻子的调侃,杨宪益十分得意:“那只能说明,我就代表了中国文化。”
是的,很难说爱上中国文化,是戴乃迭对杨宪益的爱屋及乌,还是因为中国文化,她才爱上了杨宪益。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不会轻轻松松地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尽管他们的爱情如胶似漆,却无法得到各自家庭的认可和支持。
当21岁的戴乃迭对父母说她要嫁给杨宪益时,她的母亲简直不敢相信女儿的决定,她竟然要嫁给一个中国人!
“你疯了吗?你一定会后悔的!相信我,你们的婚姻不会维持过四年,如果你们有了孩子,他们也会自杀的!”戴乃迭的母亲发了狠话。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理解一个母亲为何会对女儿说出这样的话,但横亘在中英两国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却是显而易见的。
戴乃迭与杨宪益
相较于母亲的极力反对,戴乃迭的父亲则相信,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就可以相守一生,但他仍直言不讳地说,异国婚姻大多都以失败告终。
另一边,杨宪益早已料到母亲的反应,他先给妹妹杨敏如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戴乃迭是一个文静、质朴、有教养的女子,并附了一张照片。
杨敏如明白哥哥的用心,试探着将这件事透露给母亲,谁知杨母听说儿子要娶一个“洋媳妇”,当场就昏了过去,甚至为此大病了一场。
诚然,在当时的中国,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无疑是一件离经叛道的事,何况杨家是名门望族,更加在意世人的目光。
文化相差甚远的两个家庭,在儿女婚姻这件事上的意见却出奇一致,不过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家庭的阻力却恰恰成为了爱情的动力。
杨敏如
不得不承认,爱情往往就是这样没有道理,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认定了,就能把一辈子交出去,至死不渝。
戴乃迭不顾母亲的反对,坚持要与杨宪益在一起,无论他到哪里,她都愿意跟着他,她笃定,这就是今生她要走的路。
而杨宪益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认定,她就是他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毕业那年,杨宪益收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任教邀请,戴乃迭也得到了英国高校的垂青,正当二人难以抉择时,一封家书改变了两人的命运。
杨宪益收到家中来信,受战争影响,家中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已无法继续供应他在英国的开销,富家子弟一夜之间变成了平民。
此时,面对哈佛大学提供的优厚待遇,杨宪益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回国,投入到抗日图存的救国运动中。
戴乃迭(左一)与杨宪益(左二)
不过,在戴乃迭看来,杨宪益的决定却一点都不奇怪,是啊,她早就知道,他对祖国的爱是那样深沉,现在国难当头,他又怎会袖手旁观?
“我要和你一起回到中国。”戴乃迭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我要去的是中国,正在打仗,条件很苦,你能受得了吗?”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吃再多苦,我也愿意。”
鉴于戴乃迭一生对中国文学翻译做出的杰出贡献,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她来到中国不仅是为了爱情,更是为了革命。
而在戴乃迭的自传中,我们却看到了另一个答案:
“我来中国不是为了革命,也不是为了学习中国的经验,而是出于我对杨宪益的爱,以及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仰慕之情。”
杨宪益与戴乃迭
是的,我们不想过度解读一个人的动机,对于恋爱中的女人来说,她要的不过是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这已经需要极大的勇气了。
杨家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杨宪益竟然真的会带回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就像戴乃迭的父母不会想到,多年后,女儿会再次回到中国。
彼时的天津已经沦陷,杨家举家搬到了重庆,几经辗转,历尽艰辛,这对年轻的恋人终于出现在了杨家人的面前。
必须承认,有一些东西是没有国界之分的,比如文学,比如音乐,比如戴乃迭的懂事和教养。
如果说在见面之前,杨宪益的母亲对“洋媳妇”还有顾虑的话,那么现在,这种顾虑已经烟消云散,杨家人对戴乃迭十分满意。
杨宪益
1940年,在战火连天的中国,杨宪益和戴乃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那一天戴乃迭穿着婆婆为她亲手缝制的中式旗袍,宛若天人。
作为主婚人,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见证了这一对新人的神圣时刻,也正是受张伯苓的邀请,杨宪益接受了西南联大的聘书。
此后,杨宪益夫妇不停奔波于中国西南的各个城市之间,生活十分艰辛,但二人仍旧感到快乐和满足。
戴乃迭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在四川的第一年,身上起了痱子,还得了疟疾和腹泻,但是我感到生活是浪漫的。”
一年后,他们的儿子杨烨出生,彼时一家三口住在贵阳郊区,地处偏僻,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女佣,戴乃迭只得边工作边照顾孩子。
张伯苓
那时候,戴乃迭在高校教英语,她就把儿子放在一个小背篓里,背着他到处走,下了课就给孩子洗尿布,每天回到家,身体已经精疲力尽。
流动性的工作让他们了解了更多西南地区的文化,夫妻二人曾为此引以为乐,但是随着儿子的出生,他们决定必须要找一个地方安顿下来。
有时候机缘就是这样巧合,让人们在回顾岁月时,总是对命运报以敬畏之心,当时梁实秋领导的国立编译馆恰好成立,邀请杨戴二人加入。
1943年底,杨宪益一家三口来到编译馆所在的重庆北培。
尽管北培的生活条件艰苦,没有生活设施,没有自来水,甚至连电都没有,但总算是有了一个稳定的生活。
当时在国立编译馆,有很多人从事将西方文学翻译成中文的工作,事实上,从清末民初开始,就已经有大量外国文学被引入中国。
梁实秋
但是,直到上世纪40年代,却始终没有人将中文著作外译,可以说,彼时西方对于中国的文学经典还是一无所知。
鉴于这种情况,梁实秋希望杨宪益夫妇能够专门从事中文外译的工作,将中国的古典乃至现代文学,推广到全世界。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很快,杨宪益就发现了在翻译工作上,他和妻子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常见的是,杨宪益先拿着古典书籍口译,戴乃迭用打字机飞速记录,此后,再由戴乃迭对杨宪益的初稿进行审阅和润色。
杨宪益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能够使其将晦涩难懂的语言准确转达成英文,而戴乃迭对英文的把控和渲染,则使文章韵味十足。
杨宪益与戴乃迭
可以说,二人在翻译上的配合,不仅大大提升了效率,更使翻译后的中国经典著作大放异彩。
这位金发碧眼的英国姑娘,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中国经典文学的翻译事业,当然,还有她的爱情。
时间来到1949年,夫妻二人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在国立编译馆的这几年,戴乃迭又为杨宪益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当杨宪益有意要为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时,戴乃迭默默拿出了她所有的首饰,甚至包括结婚钻戒。
她将首饰变卖,凑了四万元,与丈夫一起捐献给了国家,在戴乃迭看来,相较于他们真挚的爱情,这些都不算什么。
是的,爱情于她来说,就是这般纯粹、透彻。
戴乃迭(中)
迁居北京后,杨宪益与戴乃迭达到了他们翻译文学的高峰,他们用独特的工作方式,孜孜不倦,奋笔疾书。
甚至花了四年的时间,将《红楼梦》这部巨著的前100回,翻译成了英文,不可不谓是一项造福世界的伟大工程。
因对《红楼梦》的喜爱,香港有媒体曾将戴乃迭比作“林黛玉”,后来杨宪益的妹妹杨苡在接受采访谈及此事时,笑道:
“她根本不像林黛玉,她是完全可以照顾自己的,她常常骑个自行车冲来冲去,她喜欢中国的任何东西。”
显然,比起林黛玉,戴乃迭有着对生活更加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并能够在幸福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然而,没有人的一生可以风平浪静,在还有一年即将完成这部文学巨著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打破了一家人安宁的生活。
杨宪益全家福,戴乃迭(二排左一),杨宪益(后排左一)
因夫妻二人的英国留学经历,又常常结交外国朋友,他们一度被怀疑是间谍,双双被捕,一关就是四年。
尽管夫妻二人被关在同一所监狱,但是四年间,他们从未见过面,也完全不知道对方的消息。
在狱中,戴乃迭“享受”着单独囚禁的待遇,长时间的独处,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
为了让自己保持正常的精神状态,戴乃迭常常在狱中朗诵中国古诗词给自己听,这能让她暂时忘却身陷囹圄的生活。
不得不说,戴乃迭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感染着世人,也拯救了她自己。
在回忆起这段牢狱岁月时,她说过:“我并不害怕,我知道逮捕我们是错误的,我们会被释放,我只是担心我们的孩子。”
戴乃迭
夫妻出狱后,又继续投入到了《红楼梦》的翻译工作中,当英文版《红楼梦》问世后,这部中国史诗级的爱情悲剧终于可以被西方人所熟知。
然而,隐藏在这部《红楼梦》背后的杨宪益夫妇的悲剧,却没有人能够挽救。
长子杨烨本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少年,因父母入狱,他受到了牵连,经常被人敌视和辱骂,导致精神分裂。
尽管戴乃迭将其送回英国姨妈家疗养,但不幸的是,在夫妻二人出狱一年后,儿子还是因不堪重负,选择了自杀。
命运真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谁能想到,当年戴乃迭母亲的话,居然一语成谶,让人怎能不感慨人在命运面前的苍白无力?
儿子的离世,无疑是对杨宪益夫妇最大的打击,尤其是戴乃迭,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一下子衰老了很多。
戴乃迭(左一)与杨宪益(右一)
对于儿子的悲剧,戴乃迭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在她的自传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母亲对孩子教育上的深刻反省: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劝告我们,要么把孩子带成中国人,要么带成英国人,不要弄得中西结合,最终成为一个‘二不像’。”
显然,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生存,无疑是异国婚姻留给后代的后遗症,当年母亲对戴乃迭的警告,正是担心这种“困惑”会变成悲剧。
“如果我能早点意识到这一点,也许儿子就不会走上绝路。”
此后的戴乃迭抑制不住心中的痛苦,她疯狂的酗酒抽烟,以此来麻木自己破碎的心,而这一切,杨宪益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为了将妻子从悲伤中拯救出来,杨宪益常常带着她去旅行、讲学,无论做什么事,他都要与妻子在一起。
戴乃迭与杨宪益
也许是因为爱情的力量,也许是那颗乐观的心还未完全泯灭,抑或是什么不可名状的情绪都好,杨宪益终于看到了妻子脸上久违的笑容。
然而,命运之所以被称为命运,恰恰是人力所不可为,在经历了一连串的磨难后,戴乃迭千疮百孔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晚年的戴乃迭记忆丧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看着相守一生的妻子在病痛中煎熬,杨宪益百感交集,此后的他拒绝了所有的工作和社交,寸步不离妻子的身边,喂她吃饭,为她穿衣。
此时的杨宪益不再是我们熟知的著名翻译家,他只是她的丈夫,一个将白发老妻看作是温情炽热的青春恋人的丈夫。
他对她说情话,讲笑话,有时候,她的眼中会突然闪烁着清澈的光芒,仿佛听懂了什么,但又怅然所失。
杨宪益与戴乃迭
诚然,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终点,即便命运再不可捉摸,这一点也是能够笃定的,所以,我们不想谈及死亡。
爱情是不是永恒的?有情人会不会在天堂相见?能不能再续前缘?这一切,谁能知道?谁又能有把握?
但我们仍然愿意相信,世界上存在着一些不会被遗忘的东西,它超越爱情,它凌驾在亲情之上,它是如此纯粹,他只是想对她好。
我们坚信,戴乃迭懂得丈夫的心,如同年轻时他写给她的信中所说的那般:“愿上帝保佑你,如果没有上帝,我会保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