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AIGC与大模型产业应用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发表题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时代已经来临,网络视听准备好了吗?》的致辞。
冯胜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春和景明、万象更新的时节,与各位相聚美丽蓉城,共话网络视听与AIGC的未来。首先,我谨代表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关于AIGC,跟大家聊一些我个人的体会和想法。讲得不一定全对,仅供参考。主要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时代已经来临?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在数据、算法、算力“三驾马车”的强劲驱动下不断突破,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从ChatGPT开创大语言模型、人机自然对话的新纪元;到Sora实现文生视频多模态、AI模仿物理世界的里程碑式突破;再到DeepSeek横空出世,为全球AI发展提供了“高效能、低成本”的中国方案,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发展的新篇章。AIGC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进化,推动各行各业深刻变革。在网络视听领域,AIGC已广泛应用融入到节目策划、内容制作、个性推荐、运营推广等各种业务场景,使创作效率极大提升,产业生态更加丰富,给行业创新化、智能化发展,带来更为强劲的动能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这“万物皆可生成”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清醒地思考,当AI能瞬间解决千万问题,人类最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如何确保AIGC成为网络视听行业的助推器,而非替代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在当下尤为振聋发聩。提问是认知和思维的起点,人类文明与科技的每次跃升,都始于某个叩击认知边界的关键提问。牛顿追问“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由此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哥伦布探究“大海的另一边是什么?”,最终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瓦特疑惑“蒸汽为什么能顶开水壶盖”,随即揭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序幕。可以说,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提问、向前探索的历史。所有问题的答案,在大自然中已然存在,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问题。网络视听作为“艺术+技术”浇灌绽放的时代之花,根系深植于文化创意的土壤,枝叶舒展于高新技术的苍穹,其创新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一次次提问。YouTube提出“如何激励创作者持续生产优质内容?”,随后推出广告分成计划,为创作者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Netflix追问“怎样才能让用户喜欢追剧?”,继而推出“一键播放下一集”功能,极大提升了用户粘性。
从科学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我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大模型能力的愈发成熟,问题提得好显得尤为重要。提问不仅是当下我们与AI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更是我们引领发展、掌控未来的关键技能,是能力更是智慧。提问是开启宝藏的“金钥匙”。没有提问,就没有答案,没有好的提问,就没有好的答案。AI时代,谁提出的问题越高明,生成的答案就越优秀,谁提出的问题越有创意,生成的答案就越巧妙。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导AI生成更精确、更有价值的结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只有会提问的人,才能更好地运用AI,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提问是奔赴未来的“指南针”。提问即开辟,问题即方向,问题的价值远远大于答案。AI能生成内容,但无法生成真正的创意。AI能知道你提的问题是什么,但是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我们才能不断探索创新,去发现更多可能;只有不断提出好问题,我们才能获得更优更好的答案,蹄疾步稳地奔向未来。
第二个问题:身处“提问为先、问题为要”的时代,网络视听行业应该怎么办?
面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时代,拥抱人工智能、驾驭人工智能将是我们的现实选择。网络视听行业是否已经准备好以“提问者”的姿态,定义规则、引领变革、开拓未来?我们究竟何去何从,应该怎么办?我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
一是以价值为锚,做有方向的提问者。提问标志着前进方向,代表着价值选择。技术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方向盘必须牢牢掌控在人的手中。只有把准方向,发展才不会迷失在技术的迷雾中。人要与人工智能并行,而且必须由人做主导。网络视听不仅是视听内容的传播载体,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主阵地,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价值导向是网络视听的生命线。我们应当坚持用提问校准方向,勤于思考“AIGC生成的内容是否传递了正能量?”“AIGC技术应用是否有利于服务人民?”,明确“为谁服务、为何创作”的主旨命题,始终把向上向善作为根本追求,不断定位行业价值坐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AIGC应用发展,让AIGC赋能主流价值传播、推动先进文化发展,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使技术创新成果真正惠及大众,努力构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美好未来,绝不做技术和算法的奴隶。
二是以创意为核,做有水平的提问者。提问是创意的源泉,而创意是文艺的灵魂。《哪吒》系列的成功告诉我们,打动人心的永远是充满精彩想象的创意内核。AIGC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丰富表达,但无法取代人类形成独特创意。网络视听因技术而兴,因创意而强。我们应当以坚持用提问激发创意,不断求索“如何运用AIGC实现艺术表达的创新升级?”“怎样才能借AIGC打破内容同质化的窠臼?”,用问题的燧石点燃创意的火花,把创意作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网络视听“艺术+技术”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AIGC在网络视听领域深层次融合应用,运用新技术、打破旧常规,有效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将科技创新转化为艺术丰盈,使网络视听文艺创作兼具技术的精度、思考的深度和文化的温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视听需求;同时形成“问题发现—协同攻关—迭代优化”的闭环,推动行业发展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引领,大力提升生产创作效率、实现精准传播分发、打造新型服务业态、丰富用户沉浸体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以安全为盾,做有底线的提问者。提问不仅关乎发展,更关乎底线。AIGC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既感受到澎湃喷涌的创新动力,也直面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互联网上利用AIGC“换脸”“变声”假冒名人、编造谣言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扰乱网络空间生态秩序。不久前,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广电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了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为AIGC技术应用划定了红线,也为有效溯源和遏制虚假信息传播提供了抓手。我们应当坚持用提问促进安全,紧紧追问“如何防止AIGC生成虚假信息内容?”“怎样保护AIGC技术应用的用户隐私?”,持续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发展中的风险隐患,使网络视听领域AIGC规范治理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设防”,压紧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稳妥实施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抓紧完善内容安全、数据安全、版权保护等配套制度,有效防范应对各种新风险、新挑战,对AIGC既放开手脚又扎紧篱笆,让技术发展应用不越轨、不失序,共同营造公平有序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同志们、朋友们,未来已来,唯变不变。身处这个“提问能力”决定行业高度的新时代,让我们携手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变革,推动AIGC与网络视听深度融合,在提问中寻找答案,在探索中拥抱未来,以问题为炬,照亮前行之路,勇立时代潮头,把握发展先机,共同书写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