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网约车已然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近来“打车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这一话题在网络上掀起热议,滴滴随之迅速开展“异味车”治理行动,看似为乘客谋福祉,可细细探究,却发现这背后牵扯着网约车司机们的艰难处境,甚至可能让普通人的生活陷入更复杂的困境。
身为普通乘客,对“臭车”的体验想必都不陌生。就像上周一,我与家人出门打车,刚拉开车门,一股异味便扑鼻而来。好在路途短暂,开窗通风勉强熬过那十几分钟,但若行程延长,这股异味带来的煎熬可想而知。
翻翻社交平台,类似吐槽在夏冬两季尤为集中,夏季的闷热潮湿使车内异味迅速发酵,冬季为防寒紧闭车窗,空气不流通,司机自身的体味、未清理的垃圾以及空调长期使用滋生的怪味交织在一起,让乘车体验大打折扣。
滴滴此番出手整治,推出诸如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乘客能选择“未来 12 个月内不乘坐该车辆”,以及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暂停服务培训学习等举措,表面看,这是在维护乘客权益,遵循市场法则,以倒逼司机提升服务质量。
毕竟,乘客花钱买舒适,有权利拒绝“臭车”,司机若想多接单,就必须勤搞卫生、多通风,保持车内整洁无异味。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网约车司机们的现实困境被这一整治行动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网约车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堪称“卷”到极致。尽管网约车在国内已蓬勃发展十来年,可“臭车”问题却在近两年集中爆发,这背后是司机收入的大幅下滑。
即便在一线城市,司机们每日披星戴月,跑车十多个小时,每月纯收入也仅六七千,刨去油费、车辆损耗等成本,所剩寥寥。
诸多媒体报道揭示了司机们窘迫的生活状态:不少司机长期“以车为家”,后备箱堆满行李与食物,三四天才回趟家洗澡休息,每月近 20 天睡在车里。
他们为何如此?还不是为了多接单、多挣那点养家糊口的钱。在高强度工作与低收入的双重压力下,他们无暇顾及车内卫生细节,甚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都只能在车内这一方狭小空间勉强满足。
此时滴滴的整治行动,无疑给司机们套上了更紧的“枷锁”。
一方面,“拉黑”功能虽给予乘客“尚方宝剑”,但司机一旦被较多乘客拉黑,接单愈发困难,如同被打入接单“冷宫”。虽说滴滴提到会给服务好的司机正面激励,可相较之下,司机面临的压力如泰山压顶。
谁也不清楚滴滴那复杂的算法是否会在司机被拉黑后,悄然降低其派车权重,让他们陷入接单恶性循环,这与外卖员收到差评后单量骤减如出一辙,若如此,平台的做法未免显得苛刻。
另一方面,平台的抽成机制更是司机们心中的痛。行业内 30%的网约车佣金抽成上限看似合理,实则暗藏玄机。
媒体调查发现,平台抽成比例常被精准控制在 29%,可若将给乘客的优惠券、打折等拉拢客源的费用算入,平台实际抽成超过 40%。
司机们起早贪黑,最终却沦为给平台赚取流水的工具,到手收入微薄,谈何服务质量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单纯要求司机改善车内环境、提高服务,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滴滴“臭车”整治行动若只着眼于乘客端的体验优化,而忽视司机群体的生存困境,短期内或许能凭借强硬手段让“臭车”现象有所收敛,但长远而言,必然难以为继。
一旦司机收入得不到保障,离职率攀升,网约车市场运力不足,乘客打车难度增大,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大众。
要想真正破解这一僵局,滴滴等平台需痛定思痛,在抽成方面适度让利,降低司机运营成本,让他们劳有所得,拿到体面收入。
如此,司机们才有精力与动力关注服务品质,主动维护车内卫生,为乘客提供舒适出行体验。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规范平台抽成行为,保障司机合法权益,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毕竟,一个良性运转的网约车行业,关乎每一个普通人出行的便捷与舒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生计与希望,唯有各方携手,方能在满足乘客需求与保障司机生计之间寻得平衡,让城市出行之路不再“异味”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