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春节将至,产区玉米价格总体企稳,用粮企业放假通知也陆续公布,市场购销活动呈现逐渐减少态势。1月25日,黑龙江深加工企业玉米折标后挂牌价多在1550-1650元/吨,吉林深加工企业多在1650-1700元/吨,东北港口主流价在1810-1830元/吨,山东深加工企业多在1940-2050元/吨,广东港口在1960-1980元/吨。
眼下的玉米在华北等地已连续上涨了二、三天,最好的涨幅每吨超过了20元,有人说这是玉米开启新一波涨势的起点。但在东北地区近日的玉米价格不太理想,还是以稳、平为主。
18年里玉米的总种植面积和产量双下降,是影响19年春季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连续3年下降了,从16年以来相当于每年减少约百万公顷,种植面积的递减意味着产量的降低。而在18年时,东北地区为了调整农业结构,降低了玉米的轮种补贴、提高了大豆的轮种补贴,在当地极大的提高了轮种大豆的积极性,原来选择轮种玉米的农户纷纷选种大豆。
今年玉米市场还有一个较为“反常”的情况,就是中间环节(贸易商)的流通库存较少,东北产区是减产后农民卖粮进度也偏慢,贸易商、烘干塔等环节收购态度谨慎,存粮相比往年明显偏少;
在此情况下,由于当年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已经跌至较低水平,部分加工企业的挂牌价格不仅跌到了低于开秤价格的水平,甚至与去年同期也差不多了,这对于很多农民来说,种粮收益已经受到了明显影响。华北地区玉米虽然也因灾减产,但质量比去年好的多,销售进度也略快于上年同期,再加上华北黄淮多是自然干粮,年后随着农民陆续外出打工,售粮的节奏也会回归常态化。
节前的市场已经没什么值得期待的了。从年后玉米行情来看,很多企业正月初七前后将会陆续开工、收购,那么开春玉米市场购销行情将会如何表现?在我看来,预计国内玉米价格将会呈现震荡中反弹回升态势。
对于开春后的玉米价格行情,震荡回升的可能性最大。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国家粮食局发布的文件上来看,既然发布了这个通知,也说明产区确实存在着卖粮进度偏慢的情况,部分地区也存在着出现“卖粮难”的风险;再加上今年东北地区气温同比偏高,不利于玉米存放,后期玉米价格反弹回升的“道路”可能也不会太顺畅,建议农民朋友手中的这部分存在霉粮坏粮风险的玉米能在年前出售的,尽量择机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