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播出的《庆余年》第二部剧情中,主人公范闲与林婉儿喜结连理。
尽管二者堪称佳偶天成,但庆帝作为其媒人的动机却异常复杂。
这位一国之君,并未关心年轻人的幸福,而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推动了这场婚姻。
庆帝希望通过范闲与林婉儿的结合,换取长公主李云睿交出内库的控制权。
因此,他亲自操办了这场婚礼,承担起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双重角色。
为了尽快让范闲接管内库,庆帝精心策划了一场“请君入瓮”的戏码,将林若甫逐出权力中心。如此一来,范闲接手内库、成为孤臣的道路已畅通无阻。
因此,他急切地催促范闲在三日内完成婚礼。
因为只有儿子尽早成家,他才能收回内库的控制权。
范闲的婚礼顺利进行,水到渠成。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礼尚往来。
在婚礼前夕,身为林婉儿母亲的长公主邀请了信阳所有的账房先生,为范闲献上了一份结婚贺礼——内库账册。
长公主与范闲本是冤家路窄,为何会送上内库账册呢?
其他岳母看女婿,总是越看越喜欢;但范闲的岳母看女婿,却是越看越讨厌。
因此,范闲深知这份礼物背后的危险。
他明白,尽管自己与林婉儿结婚,但李云睿并非那种爱屋及乌之人。
长公主对范闲恨之入骨,为何还要送上内库账册呢?
事出反常必有因。李云睿此举,显然另有所图。
对李云睿来说,内库是她在朝廷中的立身之本,岂能轻易放弃。
因此,当范闲打开账册时,不禁瞠目结舌——李云睿给他留下的竟是一堆烂摊子。
曾经的内库,产业众多、实力雄厚,堪称史上最佳商铺。
然而,从叶轻眉到李云睿,内库虽名扬天下,却早已陷入巨额亏损的困境——账册揭示,内库长期亏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仅剩一副空壳。
如今的内库,犹如一座破败不堪的房屋,随时可能倒塌。
李云睿将这样的内库交给范闲,无疑是想让他背锅。
产业低端、长期亏损,这样的内库前途堪忧——这正是李云睿期待的结果。
一旦内库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长公主便可迅速出手,重掌内库大权。
然而,李云睿的阴谋远不止于此。
内库非上市企业,无需公布季度、半年或年度报告,包括营收和利润等均属商业机密。
尽管国库连续亏损,然而凭借央企招牌及企业规模,范闲仍可通过转型实现扭亏为盈。
如同太子评价,以范闲之才干,“预估仅需四至五年便可弥补亏空”。
以积小胜为大胜,通过时间换取空间。
若给予范闲充足发展时间,必能化解危机、扭亏为盈。
然而,李云睿非同寻常。
有着精心布局,她决不让对手破局。
她深知,对范闲来说,时间最为珍贵。
因此,只需缩短范闲的应对时间,她的胜算必将大幅提升。
李云睿的策略便是将商业机密公之于众。
从信阳至京都,她敲锣打鼓、撒花唱歌,唯恐他人不知其送内库账册之事。
此举迫使范闲与朝廷公开内库亏空信息。
若范闲选择隐瞒,她亦可收买水军、散布谣言,将内库巨额亏损炒作为全国热点话题。
如此一来,内库便成了烫手山芋。
两千余万两的亏损,堪比现代的许老板。
内库声名狼藉,范闲的操作空间和时间被严重压缩。
正如皇后所说,“账本大肆宣扬,知情者众多。商贾逐利,得知负债,无人愿与范闲交易,亏空将愈发扩大。若半年内无法扭转局面,他须将内库交出。”
范闲原可暂避锋芒、等待时机;经李云睿一番折腾,内库已从ICU转入太平间。
此时,李云睿再放出风声、制造舆论,便可以救世主姿态重掌内库。
民意所趋,众望所归,大庆国民的呼声即是我们的心声。
经过一系列复杂操作后,内库必将回归长公主掌控。
此时,大庆国民、围观群众或许疑惑——内库已沦为废墟,李云睿如何东山再起、化腐朽为神奇?
对此,范闲洞悉真相,即便内库未曾亏损,交由他管理也难逃亏损命运。
毕竟,内库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均由李云睿一手掌控,她欲亏损则亏损,欲盈利则盈利。
企业利润既可由经营团队创造,亦可由财务人员计算得出,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在众多账房先生核算账册后,李云睿将他们杀害并埋入地下化作肥料。
长公主虽美艳动人,却心如钢铁。
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明白,无论内库亏损或盈利,皆为账房先生手指拨弄的算盘珠子。
只要除掉范闲、夺回内库,李云睿有无数法子令内库报表焕然一新。
感谢您的阅读原创不易,您的随手点赞、转发、收藏、在看,都是对阿三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