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董奉与庐山

读经典看 2024-10-30 12:35:13

庐山,是座有灵魂的山;因着这些高贵的灵魂,人们更加喜欢它。

这些灵魂,生前大都可以称得上是人文界的圣人。

因此,庐山就被誉为“人文圣山”。

我们从古老且遥远的西汉说起。

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司马迁从长安到庐山来游历。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司马迁在其纪传

通史《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中记载道:“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太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

这是庐山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籍中,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登上庐山,观察大禹治理九江情况的南方,不知道和当年大禹治水时登庐山观察水情之地是不是一个地方。

司马迁把庐山写入《史记》

现在,在庐山的最高峰大汉阳峰的峰顶还有一处禹王台遗址,传说大禹治水时,曾来这里观察长江水势,考虑治水之方。

我也曾登临到此处,被远处滚滚东流的长江、近处水波浩渺的鄱湖,以及足下连绵的群山所震撼。

而大汉阳峰,也确实是在庐山的南部。

大汉阳峰因大禹治水的传说而出名,更因大史学家司马迁的亲自登顶而声名远震。

清光绪丁未年(1907年),南康知府王以敏来到汉阳峰顶,不辞辛苦地题刻了"大汉阳峰 "四个苍虬有力的大字,以示对此地的敬重。

东汉末年的侯官(今福建长乐)人董奉(220-280),应该是历史上第二个来庐山的名人了。

董奉是个医学家,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隐居,并施医济世。

董奉治病不取钱物,只要病愈者在庐山山北的莲花峰栽种杏树。重病愈者,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

董奉是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之人,是与南阳的张机(即张仲景)和谯(读作qiáo)郡的华佗齐名的"建安三神医"之一,他能医治好多少人的病,那是可想而知。

就这样过了几年,山中所栽杏树已逾十万株,郁然成林。

夏天杏子熟时,董奉在树下建了一个草仓,用来储杏。需要杏子的人,携带等值的谷子来,自行交换。然后,他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或供给行旅在外的衣食不足者。这样的供给,每年达到了二万余斛。

董奉的杏园,也不仅仅是用来换粮食的,他也用杏之花叶根皮果核来治病,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董奉这个“杏林”的故事,是西晋的道人医学家、化学家葛洪在《神仙传.董奉》记载的。据说,这个生态和谐、药食同源的杏林园,就在庐山的般若峰下。

我们现在称中医为"杏林",称颂医术高尚的医家“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诸如此类的妙语,盖多源于此。

的确,后人只要一提到董奉的这个杏林,心里就暖洋洋的。

清朝的著名画家何远,作了一幅画叫《杏林春暖》,这杏林果然和普通杏林不同,山树相依,高高低低,间以小路,还有各式亭台楼阁,像仙境似的。

对于这个杏林,后人评价极高,与华佗的《青囊书》、张仲景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朝王维有诗云:“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李白的诗词《送二季之江东》更甚,其中有一句是“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这是将董奉的杏林与神禹得黄帝金简书的会稽宛委山相提并论了,实在是给足了风头!

相传董奉让山里的飞禽野兽在杏林下玩耍,林中竟不长一点杂草,长年像专门除过草的一样。

人们以谷换杏,若有多取者,林中的老虎就吼叫着出来追逐他。逃命者往往将杏子洒落路边。待回到家一量,剩下的杏子的数量还是和粮食的数量恰好相当,你说奇也不奇!

还有更加神奇的呢:有人偷杏,老虎就一直追赶到偷杏贼家的院子里,一口把他给咬死了。家里人自知有愧,就到董奉那里磕头谢罪,董奉就让这人又活过来了。

还有人说,董奉在人间三百多年才仙逝,那时他的容貌也不过像是三十余岁。

0 阅读:3

读经典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