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折,顾名思义就是秘密的奏折,这项制度始于顺治、康熙,在雍正时期得到确立。
具体含义就是官员将需要上报皇帝的内容写在折叠的白纸上,然后在外面加上特定的皮匣封锁,相应的钥匙配制两把,一把由上奏官员保管,一把由皇帝保管。官员派亲信家人将密折送抵京城,不扰累驿站,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批答。
这样一来,就只有皇帝和上奏官员才知道其中的内容,当然,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拥有这一权力,而是由皇帝事先指定,因此只有皇帝的亲信铁杆才拥有这项权力。
密折带来的作用除了提高行政效率外,最主要的是通过增加皇权的神秘感,加强对官僚的控制,使得皇权专制进一步集中,清朝政治进一步黑箱化。
密折制度的由来密折制度的产生、演变和确立与清朝皇权专制的发展有莫大的关系。
1644年八旗入关以后,满清在十几年时间里逐步确立对全国的统治,不过与之前的汉人王朝相比,来自东北的满洲集团起步较晚。
入关后依然带有大量奴隶制文化残余,皇权专制制度尚不健全,即便是1651年顺治亲政以后,八旗宗室力量仍然很强大,甚至凌驾于顺治之上,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顺治为了能够拥有更大的权力弹性空间,首创密折制度,不过终顺治一朝,密折存量极小,内容也不过是一些皇帝私人事物,无太多实质内容。
到了康熙时期,密折制度有了实质性进步,1661年,年仅八岁的康熙继承大统,此时的大清内有鳌拜专权,外有三藩暗中作乱,国家形势十分险恶。
康熙要做的就是巩固皇权,在十几年里,康熙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终于坐稳了江山,无愧于“圣祖”谥号。
不过在他执政中期,以索额图、明珠为首的党争愈演愈烈,他们各自结党,相互倾轧,对皇权再次构成威胁。
康熙只能一面维持党派平衡的,另一面笼络党派之外人员,就这样,带有皇权专制性质的密折制度应运而生。
不过在康熙时期获得递交密折的大臣只有一百多人,仅限于曹寅、李煦等皇室家奴和个别亲信。
他们上密折的主要目的就是打探社会、朝廷信息,比如康熙曾给李煦批示:
“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无中作有,议论大小事,朕可以托人打听,尔等受恩深重,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才好。”
不过这时的密折制度并不成熟,内容多参差不齐,但对获取大臣信息、打击朋党起到了很大作用。
明珠和索额图的先后倒台,都是康熙皇帝运作,瓜熟蒂落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密折起到了很大作用。
因此康熙对密折制度总体上还是满意的,《圣祖实录》记载:
“听朕有年,稍有暧昧之处,皆洞悉之。人不能欺朕,亦不敢欺朕,密奏之事,惟朕能行之耳。”
密折制度的确立:雍正专权大步迈进康熙推行密折不仅沉重打击朋党势力,也让处在暗中争储的胤禛看到了密折的威力,并为之深深折服,1723年胤禛继位,是为雍正。
当时的朝廷局势微妙险恶,外有西北拥兵数万的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胤禵,内有党羽遍布朝堂的皇八子胤禩,雍正的皇位并不稳固。
所以他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密折作为清廷的既定制度执行下去,康熙驾崩的第十天,雍正便下旨:
“内大臣以及闲曹,外而督抚以及州县,有适当人选,便“具折密奏”。
不久,雍正把上密折的权力扩大至四品以上官员,人数从康熙时的一百余人扩大至一千二百多人,这样一来,大臣与皇帝一对一奏事成为主流。
雍正凭此掌握了大量朝堂不为人知的信息,避开了大臣们的盯视以及言官的监督,这在打击八爷党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
1726年胤禩被革去总理王大臣、廉亲王爵位,议其罪状四十款,永久圈禁。1727年,大臣及各地督抚通过密折弹劾川陕总督年羹尧,最终雍正议定92条罪状罢其官,勒令自尽。
除了清除宗室及地方势力,雍正还依靠密折制度进一步控制官员大臣。
1730年雍正指令军机处负责密折管理,特许下级官员可直接向其弹劾上级长官。不仅如此,雍正还绕开中央朝廷百官,直接与地方大员沟通,处理政务。
内阁作为中枢机要在密折制度的反作用下,逐渐失去重大事务的参与权,以至于一些阁臣抱怨,很多事务自己不知情,连意见都没法提。
同时雍正推行密折制度对贯彻其改革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雍正推行火耗归公,本来在朝堂上提出遭到反对,但雍正通过密折与地方亲信巡抚直接商议,并在河南、山西试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样一来,大臣们也不好说什么了,最终得以在全国推广,整个过程前后仅用一年时间。
其余像改土归流、摊丁入亩,雍正均通过与地方督抚之间沟通,使各项改革得以落地实行。
随着密折制度的健全,雍正在政务上绕开了外廷内阁和言官大臣,得以乾纲独断,实现清朝前所未有的独裁。
密折的影响:皇权集中的高效杀器,悬在臣属头上的利剑毫无疑问,密折制度确实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使雍正真正实现了及时的下情上达,但却带来更多的消极影响。
最大的弊端就是使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大臣们从同僚变成了“特务”,谁都有打小报告的可能,而且大臣可以用密折越级言事,引起上下猜疑,搞得防不胜防,人人自危。
再加上所言内容彼此都不知道,即使被诬陷也无处申诉,更有一些大臣自恃与雍正关系较密,借此挟持上司,以至于除了雍正的少数几个心腹大臣外,大多数人只能唯唯诺诺,明哲保身。
这极大扼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新生事物的成长,成为寄生在清朝皇权专制制度中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