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来自湖北黄冈的戴柳,以687分的成绩位列黄冈文科第一。
她满怀信心的在高考志愿上填上自己从小就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
然而,当录取通知书下来后,戴柳却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没有报过这个学校。
经过一番调查,竟是她的父亲偷偷改了女儿的志愿。
为什么戴柳父亲要修改女儿的北大志愿?被迫接受命运的女孩,现在过得好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内容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
前往韩国 24年不归家
2003年,在没有提前告知父母的情况下,戴柳踏上了前往韩国的留学之路。
彼时在家盼着女儿结束学业之后回家工作的父母,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当年的那个决定,让女儿再也不想回头。
到达韩国之后,戴柳给父母去了一个电话,并坚定地称:我再也不会回那个让人窒息的家了。
接到电话的母亲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而父亲则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勃然大怒,称自己就当是没有生过这个女儿!
在韩国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但戴柳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适应能力,很快就克服了这些困难。
她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韩语水平和对韩国文化的理解。
戴柳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毕业后,她凭借着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实习表现,成功地在韩国找到了工作。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戴柳的事业发展越来越顺利。她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事业发展的同时,戴柳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她在韩国结识了自己的丈夫,两人志同道合,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并最终步入婚姻殿堂。
结婚当天,她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此时此刻的她已经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但是在她的心里却始终没有放下当年的那个遗憾。
她对母亲说:我在韩国生活的非常幸福,已经不考虑回国了。
听了她的话,母亲泣不成声,对自己当年的那个决定后悔不已。
为梦想拼搏十年 志愿却惨遭篡改
戴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母都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体面的工作。
戴柳的父母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
在别的父母眼里“分数就是一切”,但他们并不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而是鼓励女儿自由探索,培养她的兴趣爱好。
除了学习之外,他们还鼓励戴柳参与各种兴趣活动。
这样的家庭环境对戴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父母的熏陶下,她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在很小的时候,她就定下了自己以后的目标,那就是考上北大,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都说考上清华北大的都是天才,但戴柳不是这样的,她并不是世俗定义下的天才,三岁识字,五岁写诗。
她优秀的成绩都是来源于自己后期的努力,别人学习的时候她学习,别人休息的时候她还在学习。
之所以能做到这么自律,就是因为她内心那个强大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上北大。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在高中时期更是付出了加倍的努力。
戴柳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
在高考中,她超常发挥,考出了687分的高分,成为了黄冈市的文科第一,这样的成绩在她的高中三年从来没有过。
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她喜极而泣,因为她知道:北大,稳了。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彻底改变。
很快就是报志愿的日子了,怀着激动的心情,戴柳毫不犹豫地将北京大学填为第一志愿。
在她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自己多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终于要实现了。
但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她等来的不是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是中国政法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还以为是送错的。
自己填报的志愿明明就是北京大学,为什么会变成政法大学,到底是谁篡改了她的志愿?
和父亲发生争执
就在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她的父亲,那个一直以来支持她、鼓励她的人,站了出来,告诉她,是自己背着她偷偷把志愿改成了中国政法大学。
戴柳看着一直以来不管做什么都十分支持自己的父亲,痛苦的留下了眼泪,声嘶力竭的大喊: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然而,父亲接下来的话,击碎了她的心,父亲说:中国政法大学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都想上的学校,这都是为了你好。
“我想上的学校”、“为了你好”......
听到这话的戴柳心如死灰,大喊:“好一句为了我好,说到底你还不是为了你自己!”
“你没有完成没有做到的事情,就非要强加到我的身上,你问过我的想法吗?这是我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
戴柳的歇斯底里并没有换来父亲的理解,更不要说是愧疚。
他得意的笑着走向女儿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们做的一切还不都是为了你,从小到大你做什么我们不支持你,就是上大学这件事,你必须听我们的。”
此时,戴柳才知道,原来这件事情,母亲也是知情人。
争也争了,吵也吵了,戴柳心里清楚这件事情是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于是,她再次向父母做了最后一次争取:你们不让我上北大,我偏要上,给我报别的学校又能怎么样,我是不会去上的,我要复习我要重考。
听到这句话的父亲,才有了一丝情绪的波动说:“你敢?我们供你吃供你喝供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忤逆我们的?这个学你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说完这些话就把戴柳关进了卧室里,为了防止她找到学校的老师,一个月都没给放出来。
木已成舟 逃离家庭
这件事对戴柳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她不仅失去了进入心仪大学的机会,更失去了对父亲的信任。
原本和睦的父女关系因此遭受重创。戴柳感到自己的人生被他人操控,失去了主导权。
尽管内心充满不甘和愤怒,但木已成舟,戴柳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但是这件事成为她与父母关系中难以愈合的伤痕。
每次与父亲交谈,都会演变成激烈的争吵。
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即便是一向温和的母亲,在这件事上也选择了支持父亲的决定,这让戴柳感到更加孤立无援。
家庭关系的紧张导致戴柳开始疏远父母。
尽管内心充满不甘和愤怒,戴柳还是被迫接受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
她带着复杂的心情踏入了这所并非自己选择的学府。
初到校园,戴柳感到格格不入。她对法律专业没有兴趣,对周围的环境也难以适应。
每当想到自己本可以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畅游于文学的海洋时,她就感到一阵深深的失落和遗憾。
然而,生活并不会因为个人的不满而停滞。随着时间的推移,戴柳意识到,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努力适应。
她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大学生活。
尽管对法律专业没有热情,但她还是强迫自己投入到学习中。她告诉自己,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尽最大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戴柳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这给了她一些信心。
虽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她发现法律学习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除了学习,戴柳也开始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她加入了学生会,参与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大学生活,也帮助她结识了许多朋友。慢慢地,她不再那么排斥自己的处境。
然而,戴柳内心深处的那份遗憾和不甘始终未曾消散。她始终无法完全放下对北大的向往,对文学的热爱也从未减弱。
这种内心的矛盾最终促使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赴韩国留学。
她要逃离这个家!
之所以选择韩国作为留学目的地,一方面是因为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为戴柳提供了一个探索文学和文化领域的机会。
另一方面,相对于欧美国家,韩国的留学成本更低,她就算是不管家里拿钱也能负担的起。
定居韩国 和父母和解
毕业之后,事业步入正轨,她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并定居韩国。
对她而言,想起那个家,她能想到的只有逃离二字。
结婚那天,身处国内的母亲挂断了和女儿的电话之后,陷入了深深地自责。
但是她的父亲依然没有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愧疚,竟还在为女儿不告知他就选择了出国而耿耿于怀。
也许这就是中国式家长的通病吧,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但是一旦你逃脱了我的掌控,那就是不孝。
结婚后,戴柳并没有停下追求事业的脚步。
两人经营了一个茶馆,宣传中国的茶文化,随着韩国旅游业的发展,他们的茶馆也发展的有声有色。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戴柳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她在韩国取得事业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后,她开始以更成熟的眼光审视过去的经历。
她逐渐意识到,尽管父亲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出发点可能是出于对她的关爱,只是方式不当。
这种认知的转变让她开始重新思考与父母的关系。
她开始主动分享自己在韩国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让父母了解她的成长和变化。
戴柳与父母的关系逐渐回暖。虽然过去的伤痕无法完全抹去,但好在家人之间重新建立起了理解和信任。
故事的最后,戴柳一定会和父母世纪大和解,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父母,更重要的是,她一定会和自己和解。
再一个来说,在中国人的心里,人是有根的,父母就是那个根,不管是飞多远飞多高,只要根在这里,就一定会回来。
戴柳的故事告诉所有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爱与尊重同等重要。
父母需要学会在关爱子女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选择权。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独立、自信的下一代,也才能建立起和谐、温暖的家庭关系。
参考信源:
高考687分女学霸,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此后24年不回家,再联系时一句话让母亲泪崩……——读者
687分女状元,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此后24年不回家,再联系时一句话让母亲泪崩——沂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