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次算是玩大了,甚至玩上了威胁那一套,宣布如果中国不撤回34% 的额外关税,美国将从 4 月 9 日起,在对中国商品已加征关税的基础上,再增收 50% 的关税。这次加税叠加之前已有的关税举措,明显看出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已经飙升到了令人咋舌的 104%。
那么,未来关税战究竟会走向何方?这种持续升级的态势对中美双方又会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而当贸易牌似乎逐渐 “打烂” 时,特朗普是否会将 “枪口” 转向台湾,试图从地缘政治层面开辟新的 “战场” 来向中国施压?

一
美国真能赢吗?
从特朗普的反应已经能看出来了,这场贸易战虽然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也有很大的试探成分在。
那特朗普的这波操作,真的能给美国带来好处吗?
对于美国而言,高关税看似是对中国商品的打击,但实际上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也逃不了被制裁。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不计其数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出口到美国,这对于美国的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好事,用低价购买极具性价比的产品。

加征高额关税后,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价格大幅上涨,相对应的,美国消费者买东西的支付成本就更高,生活成本变高了,比如,美国的电子产品、服装、家具等很多日常消费品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从中国进口,关税提升后,这些商品的零售价格普遍上涨,这肯定会给美国普通家庭的开支带来明显压力。
这种情况下,美国民众的实际购买力还会高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再往深了想,民众的幸福感又会高吗?美国企业同样面临困境。
许多美国企业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或供应链体系,通过利用中国完善的产业配套和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来提升自身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关税战下,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部分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其供应链布局,考虑将生产环节迁回美国或转移至其他国家。
但这是个过程,很多东西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而且新的生产地可能并不具备像中国这样完善的产业生态,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一些美国农产品企业也遭受重创,中国曾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比如大豆、猪肉等。
接下来最直观的,就是美国的农民收入将会受到影响。
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民生基础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的确,我们不能自吹自擂,形势之下,中国确实会受到巨大影响。
从大面上来说,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势必会面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的局面。大量依赖出口美国市场的制造业企业,如玩具、纺织品、塑料制品等行业,由于美国市场需求萎缩,不得不削减产能,甚至部分企业倒闭,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但显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其实早就开始布局了。
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刺激内需来弥补外需的不足,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推动企业向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降低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依赖等等,这些措施其实早就在全面铺开了,也足以证明我们已经在积极应对。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领域来说,中国的 5G 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子芯片等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出尽了风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关税战对经济的冲击。
很显然,历史又将重演,特朗普的这波操作,只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那既然贸易战走不通,特朗普会选择在台海问题上下手吗?
二
特朗普会对台海下手吗?
先说答案,极大可能会的。
历史其实就能告诉我们答案,美国在面临外交困境或国内政治压力时,经常会打 “台湾牌” 来试图遏制中国发展。
尤其是对于特朗普来说,他知道台湾对中国的重要性,也知道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

但可笑的是,特朗普本身就喜欢玩火,对于他来说,只要牵制住中国的最核心利益,就能打乱我们的阵脚,只可惜,他打错了算盘。
美国很可能还是用自己的老一套,领导人访台,对台出手军事武器等等,都是美国惯用的套路。比如这几年来美国频繁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为 “台独” 势力撑腰打气,美国政府官员也不时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进行通话或会面,这些套路虽然我们都已经十分熟悉了,但对于美国来说好像出奇的好用。
那再说回实际的,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美国已经没办法收场了,但说实话,尽管是这样,特朗普大概率也是不会硬来的。
歼-20S双座战机可能已经服役,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测试进展顺利,这些军事现代化成果足以证明我们的硬实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应该是不敢冲动。

毕竟,热战一旦开始,中美没有赢家,中国早已不是前些年的中国了。
相信大家从最近我们中央媒体的各种发声中就已经看出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未来关税战如何发展我们不能做整体评估,但就算特朗普想要把矛头对准台海,美国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我们抗衡。
话说回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无论是什么情况,中美两家还是和平发展比较好,毕竟,中美两个大国的经济动向会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情况,在全球化趋势如此火热的当下,任何想要伤害合作的举动都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甚至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希望美国早日认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