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在上年前3季度因疫情受损而GDP走低,因此对2023年前3季度能有快速反弹有所期待的,但成绩出炉时发现是趋回升却并不那么迅猛,5.11%的名义增长率也就比全国平均高了0.2%而已,在长三角中是运行最慢的,唯一安慰的是因广东省更慢而以微弱优势取得全国第一的增量。
按理说江苏工商业活力都很强,不该如此表现的呀,那是省内哪些城市回升乏力所致呢?咱们就来大致了解下江苏各市前3季度GDP成绩吧。
江苏省内虽然GDP分布偏均衡的,但龙头作用还是不能忽略,前3季度全省GDP增势一般便是与几个经济大市都走势不快有关的。全省城市中排名上半段的竟然大多都没达到5%的名义增幅,这样的状况就算后排城市跑得再快也难拉起整体多少呀。
尤其是苏州、南京这两大头牌竟然分别只有4%与3.95%的增幅,这对全省涨势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哦。其中苏州应是受外贸乏力影响,对经济回升产生很大阻力,虽然暂时不影响它的国内排名,依旧以1.76万亿居第6,但前3季度还是被成都追近不少。
而南京的低增长才是让人诧异的,因它上年同期就只有全省最低的2.63%名义增长,而且今年又是利好服务业大市回升的,没想到增速还是这么颓,在国内前十城市中倒数第一。说明还是南京自身产业可能出问题了,在服务业高速回升的大环境下还不能及时反弹,必然是其自身原因了。
无锡、南通、徐州、扬州等市前3季度的名义增速也都未能超5%,但考虑到它们工业比重大,且PPI走低,再加上上年同期表现也还算稳定,所以还是能接受的。
前列城市也就常州属于发挥稳定的,前3季度名义增速有6.75%,此增幅在全国城市中都算偏快的了。也让常州的GDP总值达到了7千亿以上,全年冲上万亿基本上也无悬念了,今年江苏省也将诞生第5座万亿城市。
有这样高的佳绩与常州近两年新能源产业的爆发是密不可分的,给它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增长空间。近几年苏北地区几个城市也出现了增速高企,同样是与新产业的引进、投产相关的,虽说它们的规模偏小,但还是对全省增长有一定拉动作用的。
淮安与盐城都跑赢了全省,而最热闹的还是连云港与宿迁的第12位之争,宿迁好不容易在2022年摆脱了副班长,随着连云港大石化的投产,今年可能又要被反超回去了。
前3季度宿迁8.76%的名义增速其实相当优秀了,总值也近3千亿了,但连云港更猛,名义增幅竟然超过了10%而将GDP拉升至3010.5亿,实现了3季度就超回宿迁、重返第12的任务,这也为它年底摆脱垫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江苏各市在今年前3季度的GDP表现差异是非常大的,最终决定的还是各自的产业状况吧。连云港、宿迁与常州都有不错的增速都与它们的新产业崛起有关,而南京、南通等近几年都偏低迷也一样与它们产业不振相关的,南京尤为突出。
这么看的话可能全年还是会延续这样的态势进行的,有可能变局的便是PPI的回升,让苏州、无锡等工业大市能否有更好成绩吧,大家是否能认同呢?
最后还是请各位查看下表,来具体了解江苏各市前3季度GDP运行情况吧:
让爱沉淀
苏州能和去年持平就算没做假了,上海深圳广州成都也一样,北京受影响应该不大,杭州靠亚运会蒙混过关,郑州更是完蛋
让爱沉淀 回复 123 11-01 18:28
富士康搬走没影响郑县吗
123 回复 11-01 15:04
郑州怎么完蛋了你说,港区比亚迪正式批量生产,各大公司集体签约郑州
思岳
最后两个比谁更假,都不想十三妹
King
人均还是无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