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魏宗万:拍戏多年从不接广告,声称4000够活就行

睿智戴纳 2025-02-22 15:53:16

在娱乐圈这片繁华绚烂却又充满诱惑的名利场中,大多数演员在镁光灯的追逐下奋力前行。

商业代言与高额片酬成了许多人事业成功的标志。

但在这一片喧嚣之中,有一位如磐石般坚守自我的存在,他就是魏宗万。

1938年,魏宗万在上海呱呱坠地。

父母是知识分子,满心期许孩子能踏上安稳且体面的职业道路,如医生、教师或其他受人尊敬的行业。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

6岁的魏宗万偶然接触到了京剧演出,那舞台上演员们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念,瞬间将他吸引,深深扎根在他幼小的心灵中。

自那以后,魏宗万像是被表演的精灵牵住了脚步,常常瞒着父母偷偷溜进戏园子。

他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尽情吸收着表演的养分。

回到家中,他迫不及待地模仿着在戏园里看到的一切,从唱腔到身段,从表情到台词,有模有样地重现整出戏。

这般天赋与热情,在小小的他身上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但在那个“戏子低贱”的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父母对他的表演梦想坚决反对。

在他们眼中,演艺事业是不务正业的象征,会让家族蒙羞。

父亲多次严厉斥责他,甚至不惜动手打骂,试图将他从这个“荒唐”的梦想中拉回来。

最终,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中学毕业后,魏宗万走进了上海汽轮机厂,成为了一名钳工。

工厂里的工作单调而机械,似乎要将他心中的表演热情磨灭。

但魏宗万心中的那团火从未熄灭。

每当夜晚降临,同事们都沉浸在休息与娱乐之中时,魏宗万却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启了他的表演学习之旅。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表演相关的书籍,观看戏剧录像,揣摩演员们的表演技巧。

他知道,梦想的实现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努力,每一个夜晚的学习,都是他向梦想迈进的一小步。

1959年,21岁的魏宗万怀揣着对表演的炽热追求,毅然决定报考上海戏剧学院。

这是他迈向梦想的关键一步,但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第一次高考,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他遗憾落榜。

但挫折并没有打倒他,反而激发了他内心的斗志。

他利用业余时间拼命补习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一年后,他再次踏上考场,满怀期待,可命运再次和他开了个玩笑,他又一次失望而归。

面对接连的失败,魏宗万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

他毅然辞去了工厂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之中。

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他已在公园的角落练声;夜晚,月色如水,他仍在台灯下专注地钻研表演理论。

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中,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以满分的成绩成功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

这一结果,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开启了他逐梦的新篇章。

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后,魏宗万仿佛进入了知识的海洋。

他每天最早到达排练场,最晚离开,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演技的机会。

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很快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然而,当他满怀憧憬地踏入演艺圈时,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1963年,魏宗万从上戏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

由于长相不出众,不符合当时的主流审美,他只能在话剧舞台上跑龙套,饰演一些诸如土匪、特务、地痞流氓等小角色,有的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但魏宗万并没有因此气馁,他深知,每一个角色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每次排练,他都全情投入,仔细琢磨角色的每一个动作、表情和心理状态。

他从角色的背景、性格等方面入手,努力赋予这些小角色独特的生命力。

在跑龙套的日子里,魏宗万的生活十分拮据。

为了节省开支,他租住在狭小破旧的出租屋中,屋内仅仅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逢年过节,别人都回家与亲人团聚,享受家庭的温暖,而他却因路途遥远和经济原因,只能独自留在出租屋。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他产生放弃的念头,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的决心。

在剧院里,魏宗万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着前辈们的表演经验。

他总是站在侧幕旁,聚精会神地观察前辈们的表演,学习他们塑造角色的方法。

有时,他还主动向前辈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就这样,魏宗万在龙套岗位上默默坚守了十几年。

尽管无人看好他的未来,前方的道路一片迷茫,但他始终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机会。

1982年,44岁的魏宗万终于迎来了大荧幕首秀的机会。

在张艺谋担任摄影师的电影《一个和八个》中,他饰演一名朴实的老兵。

尽管戏份不多,但他凭借扎实的演技,将老兵的坚毅、忠诚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部电影上映后,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魏宗万也凭借出色的表现逐渐被更多导演关注。

此后,魏宗万陆续参演了《海滩》《湘西剿匪记》《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等影视作品。

虽然大多是配角,但他从不敷衍对待任何一个角色。

在《湘西剿匪记》中,他饰演凶残的匪首魏彪,通过独特的眼神和肢体动作,将魏彪的狡猾、凶狠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恨得咬牙切齿,进一步证明了他的演技实力。

1992年,导演张建亚筹备拍摄电影《三毛从军记》,认定魏宗万是出演“老鬼”的不二人选。

然而,魏宗万却拒绝了邀请,他给出了三个理由:一是对手演员是小孩,担心难以配合;二是自己年过半百,片中的武器道具太过沉重,体力上难以承受;三是原著中没有“老鬼”这个角色,害怕破坏原著。

但张建亚坚信魏宗万能将这个角色演活,为表诚意,他竟向魏宗万下跪请求。

这一跪,深深打动了魏宗万,最终他决定接下这个角色。

拍摄过程中,魏宗万克服了重重困难。

为了更好地与小演员配合,他主动与孩子们交流玩耍,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习惯,很快便与他们打成一片。

面对沉重的武器道具,他咬牙坚持,反复练习使用动作,力求每个镜头都完美呈现。

在魏宗万的精彩演绎下,“老鬼”这个角色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影片上映后,票房口碑双丰收,魏宗万凭借此角色荣获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这是对他演技的高度认可,也让他的演艺事业迈向新的高峰。

1994年,张纪中筹拍电视剧《水浒传》,他第一时间想到邀请魏宗万出演高俅。

为了说服魏宗万,张纪中多次登门拜访,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加入剧组。

面对张纪中的“三顾茅庐”,魏宗万被其诚意打动,最终答应出演。

为了塑造好高俅这个角色,魏宗万深入研究原著,查阅大量资料,分析高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他发现高俅从一个市井无赖一步步爬上高位,性格复杂多面。

在表演时,魏宗万通过细腻的表情、微妙的眼神和独特的肢体语言,将高俅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水浒传》播出后,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

魏宗万饰演的高俅也成为影视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形象,为他的演艺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线明星的代言费高得惊人,像迪丽热巴、杨幂等明星,代言一个品牌的费用可达数千万元。

在他看来,过多的财富只会成为生活的负担,他更愿意将精力集中在表演事业上,追求艺术的纯粹。

这种对金钱的淡泊态度,在娱乐圈中实属罕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许多演员为了追求财富,不惜频繁接代言,甚至忽视了作品质量。

而魏宗万却能坚守初心,不为金钱所动,专注于提升演技,为观众带来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这份坚守令人敬佩不已。

魏宗万与妻子周惟明育有一女,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他们倾尽全力为女儿购置了房产,此后家中便再无积蓄,只能租住在狭小的出租屋内。

即便如此,魏宗万从未有过抱怨,他与妻子在出租屋里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每天清晨,他会和妻子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挑选新鲜的食材,准备一顿温馨的早餐。

闲暇时光,他们会一起坐在窗边,晒着太阳,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魏宗万喜欢读书,午后的时光里,他沉浸在书的世界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而妻子则会在一旁,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手工。

尽管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魏宗万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十分满足。

他认为,幸福并非来自于物质的丰富,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和与家人的陪伴。

在他眼中,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他们相互扶持,共同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这份深厚的感情,让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幸福。

0 阅读:1
睿智戴纳

睿智戴纳

夏浩淼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