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不留痕迹的生活,做地球资源的一个使用者,而不是一个掠夺者。”
这句话,是一格对自我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标准。因为受到美国户外运动“无痕森林”的启发,她也将此称之为“无痕生活”。
从16岁前往多伦多留学起,一格就开始仔细研究垃圾分类和回收规则,力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地球减轻一些负担。
期间她也参与了很多环保活动,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可持续生活理念。
回国之后,她始终以这套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并在B站上开设了一个推广环保的账号“壹个袋子”。
但一格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她更觉得自己是一个环保爱好者。
“环保于我而言是一种爱好,而并非是一种使命。”
那么为了这个爱好,一格做出了什么样的改变?当下的生活,是否是她所期望的?
减少对一次性用品和塑料包装物品的依赖
2022年6月,一格又一次搬家了。她和另一个年纪相仿的女生,合租在一间50多平的房子里。
一切安排妥当后,一格用镜头带着大家参观了她的新家。
但所谓的新家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里面的家具物件还是那些。有些,甚至是一格从多伦多背回来的。
熟悉她的粉丝都知道,一格是一个“二手物品”狂热者。她所必需的大部分用品都来源于二手市场,或者就是路边的垃圾堆。
还有一部分用品会自己动手制作,因为这样利于分解,不会产生太多的垃圾。
而最让一格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的,是她戒用卫生巾和卫生纸的疯狂行为。
1998年出生的一格今年才24岁,但她从18岁起就再也没用过卫生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可循环利用多年的月经杯。
能狠下心告别卫生巾这类女性必需品,不少人都觉得一格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可她接下来的操作又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从2020年起开始戒用卫生纸。
卫生纸这类生活必需品不分男女老幼,可以说99%的人都对其具有很深的依赖感。
尤其是女性,出门在外的时候背包里总是要放一包小纸巾的。
但一格说到做到,从下定决心戒用的那天起,就再也没有主动买过卫生纸,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毛巾、手帕、抹布和冲便器。
不过偶尔和朋友外出吃饭的时候,朋友会拆封桌子上的餐巾纸,而一旦拆封饭店就不会回收了,所以一格只好把它们带回家。
这些意外获得的一次性用纸,在家里是个特殊的存在,只有外客来访的时候才会被拿出来。
除了戒用卫生巾和卫生纸,一格也没有再买过洗衣粉、洗衣液和清洁剂这类东西。
因为她每次都会自己动手制作,清洁效果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其中的用料,比如柑橘、白醋等便宜易得,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污染。
洗洗刷刷的清洁工具,除了旧衣服制成的抹布外,就是类似于丝瓜瓤和椰子把这样的可降解物品。
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必须的保鲜膜,她也用布、蜂蜡和松树脂制作出了可循环使用的保鲜布。
外观美丽可爱的同时可一物多用,等到该淘汰的时候,随手挖个坑埋进土里就行了,纯天然的原材料只会给土壤提供养分。
而为了进一步减少对一次性用品和塑料包装物品的依赖,一格在为数不多的网购中都会特别标注:
不要赠品,不要过度包装,假如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将自己承担,且保证给到好评。
外出购物时,一格会随身携带布袋、网兜,即便是免费的塑料袋她也不会用。
有时购买一些带汁软糯的食物,比如泡菜豆腐等,她也有一只专门的金属小盒子。
不过在买一些水果时,比如葡萄草莓等,一不小心就会压坏,这时一格只能破例启用一只塑料盒子。
而这只塑料盒子已经不知道跟了她多久,只有在某些必要时刻才会出现。
另外除了居家隔离这种特殊时期,一格是绝对不会点外卖的。要是哪一天实在不想做饭了,她就带上自己的饭盒出去打包。
此外她还有一只广口玻璃罐子,既可以用来带饭菜又可以用来装饮料,使一格在外出时从不依赖塑料瓶子。
而自己在家做饭的时候,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厨余垃圾。针对这类垃圾,一格也有自己的一套解决办法。
在多伦多时,比较普遍常见的是热力堆肥,就是将一些残渣垃圾放在堆肥桶里,随着时间的发酵逐步转化为黑金土。
搬到上海之后,一格在阳台上建了一个两层的蚯蚓塔,功能就类似于堆肥桶,蚯蚓会负责将厨余垃圾分解转化。
而这些分解转化得来的营养物质也不会浪费,因为一格自己也培育了很多绿植和蔬菜。
不过由于今年夏天天气炎热,所以很多囤积的厨余垃圾没有派上用场。
于是一格又对它们进行了挑挑拣拣,实在用不上或难降解的只能送去公共垃圾桶,其余的囤起来以后再用。
而由于疫情原因所囤积的蔬菜,并不是所有的都能按照计划吃完,一旦吃不完就面临着浪费的问题。
这时一格往往采用两种方法,要么打成蔬菜汁喝下去,要么晒成菜干放进蚯蚓塔里分解。
不管外界是什么情况,她都希望自己能多减少一些垃圾的发生。为此,一格也曾经向粉丝展示过一项成果。
一个大概拳头般大小的铁皮盒子,里面所能容纳的垃圾并不多,但一格仅仅靠着这个铁皮盒子就能坚持两个月。
她没有垃圾桶,卫生间和卧室的垃圾就全部装在这个盒子里。
而对于女生来说,尤其是有着一头飘逸长发的女性朋友,每天都要面临的一件事就是掉头发。
对此一格也不例外,新陈代谢所掉的那些头发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她所能控制的,就是将地上、床上的头发一根一根收集起来,然后放置在门外的地毯上,很快就会有小鸟或者松鼠将它们当成筑巢的材料。
靠着持之以恒的努力,一格将自己的生活打造成了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圈子。
每坚持一天,每减少一点垃圾的产生,她就能收获满满的自豪感和充实感。
倡导极简化妆,秉持父母理念
不过和所有爱美的年轻姑娘一样,一格也会在自己的脸上付出时间和金钱。
每每出镜她都顶着得体的妆容,简易中带着精致,让人一眼望过去就觉得很舒服。
可一格的所有化妆品和护肤品加起来,用一个小圆盘便能装下。
洗面奶用无包装的香皂代替,而这种香皂也能同时用来洗澡洗头。爽肤水算是她经常用的护肤品,不过那也仅仅是在皮肤紧绷的状态下。
卸妆油不是什么高端大牌,而是橄榄油、牛油果油和葡萄籽油这种可食用油。
磨砂膏就更离谱了,直接用咖啡残渣制成,这真的算得上是变废为宝了。
一只高中时期买的眉笔用到了现在,一只眼线笔不仅可以画眼线,还肩负着染眉膏和睫毛膏的双重功效。
口红算是一样用得比较频繁的单品,不过外壳还来源于高中时买的那只口红,当内芯用完之后去替换就可以了。
无法省略的彩妆步骤,也尽量选用不含微塑料、对环境污染成分较少的牌子。但像BB霜这类产品,她已经有两三年没有用过了。
一格觉得,与其花费大把大把的金钱在那些昂贵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上,倒不如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保持好自己的心态。
身体健康、心态良好,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自然而然会变好,这时再来一点极简的化妆就足以锦上添花。
如果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不爱惜身体,事后再用各类昂贵的产品去补救皮肤,这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除去化妆护肤,女孩子的衣橱也是一个无法略过的话题。在这一点上,一格就显得更加简约朴素了。
初中的衣物、高中的衣物仍在使用当中,每每添置新衣物,首选也肯定是二手网站。
她几乎已经记不清,自己上次买全新衣服是在什么时候了。
而逛二手网站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她总会把自己不需要的闲置衣物卖出去之后,再考虑是否买进。
所以一格的衣橱里,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多种多样。她有时会和朋友换衣服穿,有时则会自己动手改造。
而在环保节约意识的背后,除了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更久远的原因还是因为父母的以身作则。
就拿二手衣服来说,这是一格从小就司空见惯了的。除了必要的贴身衣物,父母的很多衣服都穿了一年又一年。
母亲作为女性衣服会更多一些,但其中的绝大多数跟了她长达十年,一台吹风机也用了将近二十年。
一格还记得,那时父母偶尔也有偷懒的时候,两个人都不想做饭,只能去外边的饭店打包饭菜。
但父亲每次都会带上自家的锅和饭盒,从来不用外面的一次性餐盒。
而且家中还有两条规定:一,冰箱里的酱料和饮料吃多少倒多少,然后马上放回冰箱里去;
二,用完的酱瓶和饮料瓶先用水涮一涮,然后再分门别类放好。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一格从记事起就每天都在经历,久而久之,她也养成了许多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尤其在其他小姑娘攀比着自己的新衣服时,一格穿的大多是亲戚家的姐姐送来的旧衣服。
而她从小就穿惯了二手衣服,所以不会对这件事产生任何不好意思或羞耻的心理。
父母也总是教育她:“节约和贫穷或富有无关,浪费才是最可耻的事情。”
带着这种生活理念,一格在16岁的时候就独自前往国外留学。而在多伦多,她也见到了很多可持续生活社区。
但从某一天开始,一格突然意识到,自己所倡导的垃圾分类和可回收理念是很浅显的。
因为分类回收也不是百分百环保正确的,究其根本,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对原始资源毫无节制地开采。
只要人类有需求,资源就会被持续开采。而真正能做到回收利用的,不过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尤其《塑料王国》这部纪录片,给一格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她开始深入了解有关环保的知识和科普。
后来她得出了一个结论,既然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关,那就应该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做出改变。
“消费这件事情背后就是在投票,你去买各种各样的商品,等同于支持商家产业继续制造。”
一边继续盲目制造、一边继续盲目消费,要想做到环保节约谈何容易?
于是一格开始了改变,她从未想过改变任何人,而只是对自己严格要求。
能不用的东西就不用,能自主解决的就自己动手,在有限能力范围内将循环发挥到极致。
回国后在朋友的鼓励下,她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生活理念,为需要或者感兴趣的粉丝提供一些多项选择。
不过一路走来,一格也遭到了不少误解和攻击,部分人觉得她不过是在哗众取宠、惺惺作态。
环保是种爱好,并非使命
既然口口声声宣传环保,那就应该环保到底。把自己的头发全剃了,把化妆品全扔了,不许再用电,不许乘坐任何交通工具……
诸如此类的弹幕和私信,一格几乎每一天都会遇到。
因为在部分网友的眼里,她就等同于一个环保主义者,那么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符合环保主义者的身份。
对此一格并不能赞同,她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更不提倡极端的环保方式。
“我发现只要某人被冠上XX主义者的身份,他就一定会遭到大部分人的口诛笔伐,因为大家觉得他是来打破现状的,是在用强硬的态度去逼迫别人必须做什么。”
可是一格不是这样的人,曾经在摸索环保的路上,她也尝试过“零浪费”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种极端的环保方式,参与者必须时时刻刻警惕垃圾,确保自己不会产生任何垃圾。
而越深入进去,整个人的精神压力就会越大,甚至不自觉地希望身边人也像自己一样。
一格尝试了一段时间,然后迅速从这种状态中脱离了出来。
她不会让自己过上苦行僧般的生活,而是力求在环保和自我中找寻一个平衡点。
所以,一格在尝试极简生活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两大原则。
第一,先爱自己再爱地球。追求环保的同时不必带有负罪感,要做到以自爱为核心、以感兴趣为前提。
身为环保爱好者的一格,初衷也不是想标新立异、博取关注,而是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会让自己感到快乐,也能保护好自己生活的地方。
第二,大方提供一些环保妙招,不去强求别人、不去打扰别人。
一格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保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公益事业,要求人人做出牺牲。
从自身做起,少浪费水电、少产生一些塑料垃圾、少去破坏生态环境等,一点一滴的行为都是环保节约。
而且一格认为,“零浪费”或者“完全环保”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存在的。
即使一个人躲进深山老林,但为了保证必须的生活,他也还是会浪费掉一些资源或是制造出一些垃圾。
同时,这个世界也不需要完美的环保。不需要大家牺牲一切,以苦行僧般的代价去换回环保。
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尝试一些健康、简单的改变,这样的生活方式才能够长久。
而就在一格刚刚通过社交账号进行分享的时候,寥寥数千的粉丝中有一位是小学老师。
这位老师说,自从看过她的环保教育视频后,自己也下定决心做出一些改变。
同时会利用手工课等时间,带领学生们做一些环保手工,简单宣传一些环保知识。
这位老师的留言给了一格莫大的信心,让她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有能量的。
此外这种反馈也是一格想看到的,在潜移默化中带动一部分人尝试环保,而不是以极端态度强迫所有人做出转变。
“我现在做这个账号已经两年了,我相信还会有很多跟我一样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是可能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社群和宣传比较少。”
从刚刚留学开始,一格就发现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环保是戴着有色眼镜的。
他们下意识地觉得,中国人是很少参与到环保节约活动中来的。如果有亚裔面孔出现在活动上,那么他(她)一定是个日本人。
对于这样的尴尬和误解,一格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次。上前攀谈的人都会用日语跟她交流,还说疫情过后会去日本旅游。
而当一格说明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后,对方就会露出大吃一惊的表情。
这种表情让一格很不舒服,同时她也想向大家证明,中国也有很多人在践行环保、保护地球。
回国后,一格便尝试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一些小妙招分享给更多的人。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不完美”的环保中,那么我们能为地球做出的改变也是巨大的。
后记
一格,这么一位24岁的年轻姑娘,她之所以会走上环保生活的道路,既有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也有权衡利弊后的主动选择。
她真的是把环保当成一个爱好在坚持,在这个过程中即使自己身心愉悦,也尽最大程度去帮助他人。
而每个人都有权独立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喜欢不代表着可以诋毁,不接受不代表着可以干涉。
“我不会给别人制造麻烦,也不要求别人像我一样,反过来也同样如此。”
现在,一格会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到一些环保课程项目中,其中有关农业,也有关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
另外,她还打算创作一批儿童绘本,画画也算是一格的老本行了。
而她所坚持的这点点滴滴,不过是想为宣传环保、保护环境略尽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