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年,皇帝朱棣收到了一封匿名御史的奏疏,里面提到甘肃总兵宋晟的种种问题。言辞锋利,直指宋晟在甘肃的一言堂和专权行为,更是说宋晟对朱棣的态度不敬。这一下,宋晟可就惨了,免不了要被皇帝调查了。
甘肃总兵,话说那可是个地头蛇,在地方上有一手遮天的权力,巡抚都得对他唯命是从。可这位御史说他专权,对皇帝可不是好事。因为你要知道,专权可就不好了,说不定哪天就要搞个地震级的政治动荡,皇帝得小心对付。
朱棣对这事儿倒是看得挺开,他觉得宋晟这些所作所为都是正常的。毕竟,这宋晟不是一般的人,他可是从洪武年间就开始镇守甘肃了,和朱棣也算有些渊源。所以,朱棣觉得这御史弹劾也没啥大不了的,还是信任宋晟的。
朱棣甚至还给了宋晟一道敕令,说什么“我相信你,所以才把权力交给你,你就放心大胆干吧”。这话听上去挺暖心,可宋晟一看,汗就下来了。因为他明白,这权力不是自己的,是皇帝给的,想收回来随时都行。
朱棣还说,“御史弹劾你别往心里去,我也不会怀疑你”。这话听着舒服,其实是提醒宋晟小心行事,因为他手下人可是盯得紧,一点小动静都逃不过皇帝的眼睛。
这位御史,可真是个厉害角色。他是谁呢?江西人萧仪,倒也不是什么大官,可就敢跟皇帝叫板。说紫禁城失火是天意,是皇帝贸然迁都惹的祸。朱棣听了,气得直接把他给干掉了,没留情面。
接着又来了个人,李时勉,也是江西人,做官不大,却也不怕死。他也给朱棣上了书,说迁都是错的。朱棣这下火大了,可他看到李时勉的奏疏,却觉得这家伙有点道理。于是,大部分都采纳了,就是迁都这事没变。
看起来,朱棣虽然手段高,但对待臣子还是比较公正的。他懂得该宽容,该严惩,这才是一个明君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