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一句话,能给人安全感的,只有银行卡里的钱。
现在的你有存款吗?存款金额够20w吗?如果没有可能你的钱,被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消费习惯掏空了钱包。以下20条漏财的行为,你占了几项?

1. 凑满减,凑包邮成瘾
如果付邮费总感觉自己亏了,所以在购物时经常凑单包邮。在有满减活动时、凑单满减,买回一堆用不上的物品,看似省钱实则浪费。
2. 每天一杯奶茶/咖啡
打工人的续命神器是奶茶和咖啡,却不知道奶茶和咖啡的消费看似不起眼,累加下来金额也不容小觑。比如,一杯平价价咖啡10元,10元/杯×30天=300元/月,一杯奶茶15,15元/杯×30天=450元/月,生活中往往是不起眼的小钱掏空了你的钱包。
3. 外卖依赖症
吃饭订外卖几乎成了大部分人的常态,不会做饭订外卖吧,懒得做饭订外卖吧。一份普通的外卖大概在25元左右,早饭按10元计算,一天就是60块。
60块用来买菜,几乎能吃一周了,而且自己做的饭干净,卫生健康。所以,开始自己做饭吧,又健康又省钱。

4. 自动续费和会员订阅
前两天微信支付推送了一条扣款的短信,打开一看是某狗音乐自动续费的扣款通知,忘记关掉了。自动续费功能在悄悄的吸你的血。
同时更不要忽略你为会员服务花的那些钱,比如各大视频会员服务,各大购物平台的会员服务。
关掉你的自动续费功能,少办会员卡服务,这些会员服务都在默默的掏空你的钱包
5. 为“伪需求”买单
什么是“伪需求”就是那些你以为买了很有用,但买了几乎没用过的东西,比如,你办理的建设卡,你买的健身器材,烤箱,榨汁机等等。
不要再为那些“伪需求”买单了,你的钱应该用着真正的需求上,而不是浪费在这些自以为上。
盲目囤货被商家各种鼓吹的折扣活动洗脑,遇到促销打折的东西一顿狂买,疯狂囤货,最后发现买完不用、买完不吃。浪费金钱,占用空间。

7. 直播冲动购物
没事少看直播,你没有那个自制力,一般都会激情下单,决定便宜就买了,觉得不买就亏了,然而,那些买回的商品多半闲置。
8. 痴迷电子产品
手机出了新版本,功能很强大换一个,又出了同款的手表买一个,平板出新款了,该换了。不知不觉间你为电子产品花了不少钱。
9. 无效社交撑面子
爱面子,不管和谁吃饭,都喜欢抢着买单。为了维系关系人脉,花钱送礼等等,不要将金钱挥霍在无用的社交上,否则只会越花越穷。
10. 盲目知识付费
心血来潮报了很多课程,买了之后毫无兴趣。囤积网课仿佛是为了缓解焦虑,奋发图强的要学习,热情褪去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最后,报名课程的钱就打水漂了。

11. 理财不考虑风险承受能力
理财如果不考虑风险承受能力而是想买就买,那么你大概率会亏得血本无归。买理财之前一定要综合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比如自己能承受多少比例的损失。
12. 迷信“钱是赚来的不是省的”
无法开源的情况下,节流才是王道,忽略节流的重要性,迷信钱是赚来的,只会屈从于物欲,浪费更多的钱。
13. 盲目投资跟风
不懂投资知识,也没有投资经验,乱买股票基金只会赔钱 ,盲目投资,凭运气赚的钱凭实力亏光。
14. 忽略保险保障
一定要配置一些保险,因为人生无常,一场大病或意外,足以掏空多年积蓄。

16. 打车成习惯
不要小瞧你打车的费用,在北京打车一次至少20起步,次数累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少的钱。出行尽量地铁+公交,能省则省。
17. 情绪化购物
不开心时去吃一段大餐,一次大餐至少100元起步,心情不好买买买,报复性消费,买完只高兴一时,看看钱包余额更焦虑了。
薅羊毛,贪小便宜贪小便宜吃大亏,之前因为薅羊毛进了一个免费的群,确实薅了一些羊毛。但群里每天都在分享一些比较便宜的商品,一看便宜就买了,一个月下来发现也花了不少钱,所以贪小便宜真的吃大亏啊。

19. 忽视小钱积累
不要因为钱少就花,小钱积累起来,会产生惊人的力量,比每月定存500元,10年后复利却超过10万(按5%年化)。
20. 从不记账复盘
钱花在哪成了糊涂账,重复踩坑毫无改进。
存钱本质是反人性的自律,戒掉“小钱无所谓”的心态,才能避免“大钱存不住”的困境。你中了几条?从今天开始改变吧!
欢迎关注,点赞,分享,谢谢!!![谢谢][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