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的祖宗 生命的源泉
河南是中原的中心,以“豫”而简称,以“中”而著称,“豫”易经六十四卦之一,有喜悦之意,也有居安思危之意。易曰:雷出地奋,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意思是:春雷已经在大地上奏响,给万物带来无限的生机形成和乐和谐的局面。国君审时度势参赞天地之化育顺应自然规律效法古代圣贤君王用隆重的礼义伴随着优美的雅乐举行祭祀天地祖先用道德来和谐天地,用孝道来教化百姓,天下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响应!难怪河南新郑每年都有隆重的黄帝大典,甘肃天水有伏羲大典,古城西安有祭祖大典,湖南株洲有炎帝大典等等。
现代考古不但发现大量的礼器,很多地方都有规模巨大的祭祀遗址,在中国古代持续的祭祀活动中,就是敬天法祖,礼乐制度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文思想开始兴起,礼乐兴,则天下太平和谐,有“礼”走遍天下,无“礼”虚度一生。莫道事事难如意,人间正道是“礼规”。
在禹州的一个广场上,一群穿着红马甲拿着快板系着黄丝绸的人正在宣传以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麟轩》品牌木版年画为载体的恢复中华孝道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的演出,迎来过往来人的观看和掌声。
这是当地一位76岁的敦燕萍(化名)老师和恢复孝宗敬祖的志愿者们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共同举行的。
敦老师说:人要活得有价值,有质量,做人要顶天立地;我就是不服老、不服输,我还要重新规划人生的蓝图,把老祖宗的孝道传承大力的发扬光大。由于在恢复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孝宗敬祖祠堂建设的成绩显著,久久为功,2018年10月被有关部门邀请参加了国庆盛典,并成功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深有感触的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也从此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定能飞起来。
2019年年初又被邀请参加河南新郑举办的“同根同祖同源,和谐和睦和平”的黄帝祭祖大典。并得到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和敦老师一起领奖的还有一位郑州市中牟的稾秀兰(化名)老师,今年也有75岁,也是长年累月都在做恢复孝道传承的工作,足迹踏遍长城内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的演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新时代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民俗、新民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礼规教育。
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是让每个人都能发出最和谐的音符,懂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之间如何和谐相处。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礼记》云: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中国是礼义文明之帮,可以说中国从文明萌芽开始就带有礼乐特色,并且一以贯之的具有统一性和普遍性。尽管历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但中华文明的礼乐精神却始终贯穿在历史的长河,即使是今天见到的明清故宫的建筑也是遵循礼义的传统方式建造的。黄帝、尧舜禹这些华夏远古英雄的故事,都被编成了乐舞,隆重的展现在最高规格的祭祀活动里。
今天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就是要让我们感受到远古祖先的教诲和期盼,透过这些灿烂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与祖先进行着跨越古今的对话,穿越时空的相见。中华文明五千年厚重的历史因此变得生动而鲜活。
《礼记》还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人没有礼,就是没有灵魂,和动物一样,只是行尸走兽。
周武王讨伐殷商就宣布殷纣王三大罪状:不顾先王明德,忘记祖训;侮蔑神祗,对天不敬;不顾民生,残暴百姓。这三条就是以维护宗庙社稷尊奉礼义为由提出来的。
天地祖先观念是中华民族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形成以及文化软实力增强的源泉,是中华民族赖以创生永续发展的DNA印记和摇篮,“它为我们提供了迄今行之有效的各类模式经验,也向我们昭示了行将消逝的人类唯一的文化成果”。
祠堂祖龛是中华民族祭祀先祖、超拔先人安慰往者寄托情感体现生命终极关怀化解诸矛盾形而上的精神家园;是中国特色文化元素最强烈的文化符号象征。
文化传承,移风易俗;以人为本。中国特色;大国信仰,文明根袛;慎终追远;报本达恩,释怨化隙;礼敬不懈,薪火永传;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人合一,和谐大美。
“思想是变革的先声,行动的先导”。在2019 清明节来临之际,敦老师和同伴们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共同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新思想、新民风、新民俗;无论时代怎么变,金刚线永不断的孝道传承以人为本的教育和做人的责任以及义务和使命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怎样才是文明祭祀,没有污染,保护环境,移风易俗,防止各种因祭祀而造成的浪费和火灾等。
教育,孝宗敬祖道理的言语描述和文字记载。孝者,指老居尊位,以尊为道,子居卑微,以孝承为道,整体又明确标志着不可分割、不可倒置、不可否认的生养位序。育者,拨云见月之明,也即破迷开悟之意。这是祖宗以文字所告示后人的、不可更改的教育之纲和本来之义。从中足见中华民族的高明和智慧。面对祖宗,我们的中国并不落后,而是弃宗忘承的结果。
继承中华五千年的祖文化即道德文化,首先应在伦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孝位开始做人,因为孝位最低。侍奉师长,忠诚祖国,甘愿奉献,无怨无悔的弘扬祖德文化,是人类所有文化的基石。
敦老师引用习主席的话继续说: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半点松懈。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还说:变化的是潮流,不变的的是传承!
敦老师还很风趣的说:我对我儿子说我有五愿:第一我想吃啥就吃啥。儿子说您鱼肉补品都不吃咋行呢?第二愿:我想穿啥就穿啥,儿子说您就爱穿红马甲;第三愿我的钱我做主,想干啥就干啥。儿子说都花在了您的命根子上去了;第四愿,我想做啥就做啥。儿子说不就是做比你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吗?第五愿,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儿子说今天下这么大的雪开车危险呀!敦老师说:别人都等着我呢!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儿子叫苦连天没办法只好开车去了。
在敦老师的感召下,许多家庭都恢复了孝宗祭祖祠堂,经过逐渐的实践和不但的认识,这些家庭都体会到恢复孝道传承带来好家风好家教以及家庭和谐、身心和谐、和谐自然的实惠和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天天照镜子,正衣冠,改变观念、改变思想、改变命运的好处。追随敦老师的人越来越多,敦老师说:要跟党走,跟复兴中华文明走。
最后敦老师说:咱们老祖宗的文化就是神奇,简直不可思议,只要你按照老祖宗所说的去真做,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祖宗虽远 祭祀不可不诚
湖南攸县是炎帝的故里。在清明前后,这里也有恢复孝宗敬祖孝道传承的展示:
这是一位当地70岁名叫珠村陶(化名)已退休的小学老师和几位爱好者共同组织的。珠老师面带笑容说道:你知道你从哪里来吗?生命从哪里来的吗?你知道你是谁吗?将要到哪里去吗?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如何去?这是人类问了几千年的命题,珠老师继续说:生命从父母那里来呀,父母的父母就是从姓氏之祖、宗族之祖来,所以祖宗的祖宗才是生命的源泉。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爹娘的爹娘就是祖先。咱们中国文化叫道生一。她不仅是姓氏之祖,家族、宗族和民族之祖,也是万物和一切文化以及所有生命之祖。老子不是在《道德经》里讲过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生命从哪里来就要回到哪里去。
百善孝当先,百行德为首。
复兴中华文明,承传民族美德,慎终追远,礼敬不懈;情有所属,神有所归,饮水思源,报本答恩;生有慰藉,往得安宁;架起实现中国梦的紫金桥,和谐天地人。归去来兮,真传一句话,往而未往觉当生,以画为媒,以人为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破译生命密码的。文脉、文相、文理,民族共同的道德观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天人合一的思想将祖先来自远古的期盼与我们现实的人生理想融为一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舍弃小我得大我,舍弃大我得无我,无我步步尽永恒的“三土”原则;大河有水小河淌,国富而民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运大同。
文化传承,让人人做道德的主人,牢记:我是中国人,我是炎黄子孙,不仅是龙的传人,更是万物的灵长!无论是生是灭,都要坚定豪迈的将人生的火炬擎起,代代相继,薪火相传,永不放弃,永不言败,不仅顶天立地,更加光宗耀华祖。所以都是炎黄的子孙、龙的传人,都是一家人,源头都是一个地方。
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就是为了破除封建迷信、封建糟粕,封建思想、旧风俗和旧习俗。那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能与时俱进,已经严重成为束缚人,控制人、迷惑人而不能觉悟和教育人的桎梏。
文明的复兴就是移风易俗,毛泽东主席也说过,这需要几代人来完成。不破不立,今天的文明复兴就是要将文化的精骨髓以及文化的科学性、觉悟性和教育性恢复起来。让文化活起来,能够自觉发挥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氛围教育、时时教育、长效教育的功能。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以孝为核心价值观的人,其德性德行及人生的责任与义务是永远不会变的。文明古国礼义之邦,古老的传统,一脉相承的基因,化为和谐新时代的新民风新民俗更具神州特色。
正如《老子》所言: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不立新教,不创新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优良的民族传统为我们的和睦和平和谐代代保驾护航、薪火永传! (曹兴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