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王二小:为保护部队壮烈牺牲,儿时伙伴为其守墓56年

秋恒看军事 2024-02-27 21:12:51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老狐话史作者/老狐话史

在抗日战争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每一位革命先辈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

于抗战时期为国捐躯陨落的千万生命中,最为感人的想必就是那些稚嫩的小英雄们。

他们本是天真玩乐的年纪,却在国难当头之时勇敢的站了出来。

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与外来势力艰难斗争,抱着坚定的信念捍卫祖国。

在河北省平山县,就有这么一位小英雄:他的英勇事迹被写进教材、改为电影、编为乐曲,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革命小英雄。

他就是“放牛的王二小”——阎富华。

一、苦命孩童的卫国梦

在河北省平山县,有一个名为滚龙沟的小村子。

相传,王莽篡汉时将刘秀追杀至此。

仓皇逃命之时,刘秀脚底打滑,一下滚下深沟,却也因此躲过一劫。

后来,刘秀称帝,而皇帝的另外一个头衔就是“真龙天子”。

因此,这个山沟拥有了一个别名——“滚龙沟”。

虽然曾经的天子在此地“滚”了一圈,可这个山沟也没能沾上半点“福气”。

在几千年时间里,它除了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外,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名家名迹,直到1929年,阎富华在滚龙沟的一个普通家庭中诞生。

滚龙沟才迎来了它的第一位“名人”——小小抗日英雄。

说到阎富华这个名字,大家想必有些二丈摸不着头脑。

可要是提起语文课本上《放牛的王二小》与童谣《歌唱二小放牛郎》,大家是否就会恍然大悟呢?

没错,阎富华就是那个以一己之力保护了村中诸多武装力量的“放牛郎王二小”。

1939年,天灾降临,炎炎夏日暴却雨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滚龙沟陷入饥荒。

次年开春,正值抗战时期爆发的第三个年头,日军炮火连天。

在这般民不聊生的情况下,阎富华的父母与哥哥先后去世。

为了能够活下去,失去家人的王二小四处逃荒,几经波折后得到好心人搭救,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滚龙沟,开始了自己的放牛生涯。

史林山

据阎富华的好友史林山回忆:那时,自己与母亲和姐姐一路流浪乞讨到滚龙沟村,得到好心人帮助,就此定居。

只可惜母亲于到达平山县的次年就因病去世,无依无靠的姐弟俩被村中一名村民收养。

自此,原名为陆五祥的他更名为史林山,开始了自己的放牛生涯。

也是在开始放牛之后,史林山遇到了阎富华。

两个年纪相仿的孩子一见如故,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当时,阎富华告诉我,他在家中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二小’。

打那时起,我就一直叫他二哥。”

在二人越发熟络以后,阎富华告诉史林山:“除了放牛,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听到这里,史林山有些疑惑。

虽然已经在这里定居一年多,可由于自己一家三口都是当地的“外来户”,没有人告诉过他们村子的具体情况,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更重要的任务”。

看到史林山困惑的目光,阎富华告诉他:“我们的村子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残破的模样,与日本人的入侵脱不了干系。

也就是因为他们,我家才只剩下我自己了。

所以,我的梦想就是能够保护自己的村子,让日本人都消失。

前段时间为了抵抗日军,我们村子里藏下了不少八路军。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放牛的同时给大家盯梢,防止他们被狡猾的日本人发现。”

在那时,新华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以及很多革命武装力量都驻扎在滚龙沟村。

这群放牛的孩子,为村子里的武装力量的安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他们借着放牛的身份作掩护,检查陌生路人的“路条”,也就是在当时一种证明身份的通行证。

并且时刻注意着周围环境的风吹草动,一旦出现大批可疑人士,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返回村中进行报告,掩护革命武装力量隐藏、撤退。

二、诱敌深入 他却不幸身亡

1941年9月16日,阎富华与史林山正如往常一般在山坡上放牛,观察着村子周围的异常。

当他们正在村子边的三道壕处站岗、检查着路条时。

突然,不远处的东边山顶上,一棵被大家叫做“信号树”的大树倒下了。

看到信号树倒下,阎富华深知情况危急——在村子的各处的山坡上,都有着这么一棵信号树。

如果村子的哪个方向出现日本人,附近的孩子就会将这棵信号树砍倒,以作警示。

“史林山,你快跑。跑回去告诉他们,有敌人从东边进山了。”

阎富华反应迅速,在看到树木倒下后立刻告诉史林山回村通风报信。

并且要求他跟随大部队一起转移,千万不要回来。

听着阎富华的话,史林山突然感觉有些不对:阎富华安排好了自己的退路,可没说他该怎么办。

“二哥,那你呢?你不走吗?”

面对史林山的疑问,阎富华心急如焚,语速极快的解释:自己会先把牛群赶到附近地势低的山沟里,防止牛群被敌人抢走。

并且,在转移牛群的时候,他还可以盯着敌人的动向,避免敌人向距离东边最近的《晋察冀日报》靠近。

说罢,二人立刻分头行动。

史林山跑回村中找到接头人员汇报情况,一时间,整个村子陷入了戒备状态。

所有人都争分夺秒地就地掩埋通讯设备,准备去村外的山林中躲避。

正当大家忙碌之时,史林山没来由的内心一阵慌张。

他想到阎富华,内心实在放心不下。

于是,他偷偷的跑到附近的山顶上,准备看看阎富华藏在了哪条沟壑中。

不料,当史林山看到阎富华时,却发现他正被日本人用刺刀顶着后背向前行走。

而他的身后,是成群结队穿着军装的日本人。

当史林山出现在山头上时,阎富华一下就注意到了那个四处张望的小脑袋,他的心中闪过一丝慌乱。

如果史林山也被发现,那么他的下场肯定与自己一样。

阎富华并不想史林山也陷入危险之中,因此,他忍不住地在心中祈求史林山不要做出任何危险的举动。

此时,史林山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默默看着阎富华带领日本人在村子中蜿蜒崎岖的山路中来回绕圈。

“二哥这是在给村子里拖延时间呢!”

想到这里,史林山由衷的对阎富华产生了敬佩之情。

可是很快,他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村子里的人都走了,日本人找不到人,不会对二哥痛下杀手吧。

史林山的心又揪了起来,他担心阎富华会遭遇不测。

不过,片刻后,他看着阎富华带领日本人走上的道路,彻底的放下心来。

原来,阎富华正带着日本人往二道泉的山顶走去。

而那里,正是我军设置在村中的埋伏圈。

阎富华不紧不慢地将身后的日本人带上了山顶。

此时,看着空荡荡的山顶,日本人有些疑惑,却还是在四周搜查了起来。

而阎富华则是趁着大家忙于勘察地形、检查周围情况时悄悄靠近一名在山边向下探望的日本人,似乎是想要和他同归于尽。

这时候,四处搜寻无果的日本人来到阎富华的身边,向他叽里呱啦地大吼大叫。

但听不懂日语的他只能连连摇头摆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明白自己被耍了的日本人愤怒的举起刺刀,向阎富华捅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山顶四周起了密密麻麻的枪响——埋伏着的八路军动手了!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日本人被尽数消灭。

只可惜阎富华也被敌人的尖刀刺入身体,挑下了20多米高的悬崖。

看着在混乱的战斗现场,阎富华被日本人挑下山崖,史林山一下嚎啕大哭。

直到战斗结束,八路军开始清理战场,史林山跌跌撞撞的跑了出来,告诉他们“阎富华被日本人用刺刀捅下山去了”。

傍晚,史林山和村民以及八路军们在山崖下找到了阎富华的尸体。

他们看着这个瘦小的孩子胸前的那道巨大的刀口,忍不住红了眼眶。

随后,阎富华被妥善安葬。

据史林山回忆:“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二哥摔得有点不成样子了,但是身上的刀口还是很明显。

当时,崖下的河水都被他的鲜血染红了。”

得知阎富华为革命事业牺牲,驻扎在滚龙沟附近的西北战地服务记者找到史林山,详细了解并记载了阎富华的牺牲过程。

随后,晋察冀边区第一首纪实性故事歌曲《歌唱二小》被迅速创作完成,刊登在《晋察冀日报》1942年元旦副刊《老百姓》上。

阎富华牺牲了,但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

在此后漫长的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个“王二小”出现了。

渐渐地,对于“王二小”的原始形象,大家开始众说纷纭。

不过,无论王二小的原身到底是谁,“王二小”都代表着革命战争时代的无数个英雄形象,是全中国的英雄,是全民族的骄傲。

在阎富华去世后,史林山作为他英勇事迹的唯一见证者,为阎富华守墓整整56年。

他说:“每有一个前来为二哥扫墓的人,我都会把二哥的英勇事迹告诉他们。我希望大家可以永远铭记那些在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人们,铭记为国捐躯的王二小。”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

82岁老人目睹"王二小"牺牲:被敌人刺刀挑下悬崖-中新网 (chinanews.com.cn)

抗日英雄王二小13岁牺牲,儿时玩伴默默守墓58年,他的回复很暖心 (baidu.com)

0 阅读:12

秋恒看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