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发黑猪养殖系列的文章,粉丝群里面的讨论非常多,说什么的都有,每个群的聊天我都会认真的看,这几天我经常在想,这些差异巨大的认知,是怎么同时存在的,都是一样养猪,为啥会产生这么大的认知差异呢?
由此我就想到,人永远只能赚自己认知以内的钱,前几天有个养殖户,中标了,找我问咋整,我说这种行情下,有时候中标了反而是好事,他问我是认真的吗?我很诚恳的跟他说是,他直接拍桌子走人了,嘴里骂骂咧咧的。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中标了正好高位套现,现在这种价格,以及明年即将到来的低价年份,看不透形势的人,现在也不会主动高位套现,不中标明年要亏整年,现在中标了正好全清,高价清场,多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后面我也反省了一下,确实没有照顾到他的心情,我应该先劝他清场,然后再给他分析形势,最后再得出这个结论比较好,主动淘汰跟被动淘汰心情不一样!
这就是认知比别人高太多的坏处,我们只需要比别人能够看远一点即可,不能看太远,太远了人家把我们当傻子看待了。
难呐,认知不到位,这个钱必须得亏下去的,亏到一屁股债顶不住了,也就骂骂咧咧的离场了,你现在劝人淘汰母猪是不行的,别人把你当傻子看。
高位的时候不会去套现的人,低价就会争先恐后的淘汰吗?低价要能淘汰也行,叫做及时止损,怕的是低价硬抗,亏到负债累累倒闭的那种。明年三四月份也是没人听劝,到时候他们说猪价这么低怎么能退出啊,又换不了几个钱,不如硬抗,他们还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冬日,以为能够扛过去,却不知道,我们曾经的猪周期,以后不会再有了。
我有很多文章,写好了,但是不敢发,因为发了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的,我写过中小型猪场最后的归宿就是背着一身债务做老赖离场,还写过高价期的疫情,就是我们的头奖,谁中标谁就是中大奖,还有,疫情是阻止我们中小型猪场巨额亏损的利器。。。。。。最终这些我都没敢发。
明年的行情,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是看跌的,但是集团公司,几乎所有的都是看涨的,答案是相反的,到了看的具体价格上面,又是出奇的一致,普遍都看全年均价7元,或者说6.5到7.5之间。
为什么相同的价格,一个看涨一个看跌呢?成本不一样!
中小型猪场,计算成本的时候,总是在玩文字游戏,算集团公司成本的时候,猪场租金,人工成本,都要算,而且还要算高,到了算自己的时候,主张猪场不用算成本,人员不要算租金,还有就是料比,母猪成本,PSY,MSY这些,都算得很虚,都是凭感觉在计算的,人家集团公司实打实的数据,他们说他造假,他们自己瞎估计的数据,又一口咬定是真实的,结果就出现,左算右算,成本够低,结果一年到尾,负债反而上升了,更可怕的是,负债上升了他还是算不出来,就一口咬定银行的没有上升,保本了。。。。。。
说到这个我又想到了养猪的技术路线上面,养猪有没有技术路线? ”养猪技术路线”分拆开来是三个维度,
即:养猪、养猪的技术、养猪的技术路线。
刚入行者只能是在”养”的第一维度。
懂得碎片化“养猪技术”的算是第二个维度。
知道去思考“养猪技术路线”者算是进入了第三维度。
维度的提升不仅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和进步,更需要在实践中去思考。只考虑投机取巧市场偷机急功近利没有长期主义思想者是很难去思考第三维度的问题。
高低维度的差距决定了养猪人的生死存亡。
养猪的技术路线,这几年集团公司为主的群体已经打出样板了——生产性能优异的种猪,重大疾病阴性,优良的环境设施、生物安全,最佳的饲料营养,合理的工艺流程、分工,少量的疫苗抗生素。
反过来看看我们传统的中小型猪场,一个蓝耳苗要不要打的问题,活苗还是死苗的问题,喋喋不休的争论了十几年,蓝伪双阴小猪的普及,也就是这几年才在集团公司的强势主导下算是普及起来了,不然还真的不知道中小型猪场要压蓝耳压到什么时候呢。
白猪上面的成熟技术路线,黑猪拿来模仿着走,这没有任何问题啊,选择大体型的,高日增重,低料比的黑猪商品猪,走蓝伪双阴的道路,兼顾着屠宰性能好,肉质好,卖适合的价格,搞这种差异化养殖,没有任何问题啊,怎么就那么多人一门心思在争论哪个土猪品种好呢?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黑猪的销售问题,这个大家肯定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