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电《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中秋文化IP新表达

传媒内参 2023-10-01 18:12:54

导读:9月28日,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推出了中秋特别节目《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以年轻态节目打破传统晚会样态,以“一月千年”为主题,以“神话里的中秋、文物里的中秋、书画里的中秋、诗歌里的中秋”为基本脉络,以文学、文物、文艺、文旅为创新落点,全面融入长视频、AR、AI等创意形式和硬核技术,打造出一档具有中国气派、千年长安的文化精品视频节目,同时巧妙地表达出“中秋文化里的中国,月亮文化里的长安”意蕴内涵,整体上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的有机统一。

来源:CMNC—广电头条

文:林夕

以积极正能量的文化引领、极具创新力的内容呈现、独有的长安文化积淀,陕西广电不断强化在打造精品文化内容上的鲜明标签与辨识度,同时通过贴合生活场景和节日氛围共情点的移动式触达,全方面地实现年轻态、网感化、全媒体的融合传播新路径。

9月28日,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推出了中秋特别节目《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以年轻态节目打破传统晚会样态,以“一月千年”为主题,以“神话里的中秋、文物里的中秋、书画里的中秋、诗歌里的中秋”为基本脉络,以文学、文物、文艺、文旅为创新落点,全面融入长视频、AR、AI等创意形式和硬核技术,打造出一档具有中国气派、千年长安的文化精品视频节目,同时巧妙地表达出“中秋文化里的中国,月亮文化里的长安”意蕴内涵,整体上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的有机统一。

节目中,舞影婆娑的月亮女神常羲,唯美的神话传说,带领大家感受中国式的极致浪漫。一曲霓裳羽衣舞,再现大唐盛世的富丽华美、包容万物与气象万千。在月令图中溯源长安城过中秋的传统,一场绝美的拜月舞,重现祈求美好幸福的仪式感节俗。

关键是,《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承“守正与创新”的方向指引,巧妙地将文化自信融于文物、文学、文旅之中,让观众更具象化地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与发展传承。更重要的是,激荡出古今辉映的中华文明生命力,在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进文明对话中,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伟力。

1

精巧创意四大新结合点,

打造特色化精品文化节目

中秋,所蕴含的阖家团圆、望月抒怀等价值理念,不仅直接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让其成为文化内容创作的重要主题与来源。在竞争激烈的创作氛围之下,脱颖而出的唯一途径是要拿出极具创新品质的好内容。实际上,从去年《一梦千年》到今年《一月千年》,陕西广电中秋IP具有显著的成长性和自我创新性,并成功打造出一个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文化IP。

相较于以往大家关注中秋节目的艺术审美创作与价值,此次《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的创新出圈路径,可谓是融入了多维创新元素和表达,将“文学”“文物”“文艺”“文旅”进行了一次四方奔赴的密切关联,由具体到抽象,由现场到本质,综合性地创作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节目气质,让观众可以在创新的展示中,真正感知和领略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更重要的是,依托中国传统月亮文化,重点打造节目独特记忆点,精细化地实现了四大创新结合点,颇值得参考。

·小与美的结合。轻量化投入,真正做到实现节目创意转化的最大价值,节目以一名女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串联全片,时空化串联、场景式体验、碎片化融合,探寻为什么中国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八月十五为何成为中秋节、过节的习俗等,从而让传统节日打通现代共情,焕发传统文化全新生命力。

我们习以为常的月亮,究竟从何而来?在天文学普及之前,神话故事给出了回答:月亮是常羲女神的12个女儿,她们生于仙境,皎洁善良。常羲女神驾着马车,将十二个月亮女儿轮流送上天空。节目以这则《山海经》的故事为基底,利用光影艺术,突破性采用了影子舞作为文艺表达,以演员们在光影中不断的形体变化和形状组合,唯美表演出“常羲沐月”的神话故事,为观众呈现文化之美、视觉之美、心愿之美,彰显出该节目的用心与认真。

·古与今的结合。将“长安”这座城市自身的文化符号始终贯穿节目主题之中,通过现代人的想象力,创造出古人跨时空的邂逅,运用文学等综合表现手法于故事化叙事之中,在注重情感传播的同时,将《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节目以一种电影故事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拉近了观众和节目中人、事、的距离,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与创意感,还融入年轻人感兴趣的知识点,为其带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在内容选取上,陌生而新鲜的故事,通过全新技术,立体展现在受众眼前。其中《修月》动画,取材自《酉阳杂俎》这本唐朝古籍。书中记载着月亮为球体,表面凹凸不平,上面还有八万多个维修工,负责维修月亮的故事。此次《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放大这个“来自月亮的人”的奇幻故事,让人们不由得感叹,早在唐朝时人们对月亮的认知,竟然与今天的科学真相如此相似。

·中华情与长安月的结合。把中秋团圆的大情怀,与长安文化、地域标识紧紧相联,在文化情感的共通共联下,讲好陕西故事、文化故事。与此同时,将“长安文化”作为陕西的文化符号广泛传播,同时巧妙将月亮与古都之间的联系,进行连接、形成传播合力。实际上,促进当地文旅持续发展,这也是该节目创新对西安的积极意义之一。

通过《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节目,我们知道了西安碑林博物馆,镇馆之宝“开成石经”上镌刻着650262个字,中秋的“秘密”就藏在其中,古代以孟、仲、季记月,秋季的第二个月便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日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这就是关于中秋最早的记载。

·自然月与人世情的结合。勾连古今情感共通点,引发时代共鸣,同时以反转故事情节,唤起对家人、亲情和友情的思念和珍视,让受众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共鸣。在《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节目中,大家认知到中国古代一直有拜月仪式,已沿袭了数千年,节目再现了那个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的盛世长安,花前月下、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诚心祈愿。

不仅如此,整个节目在设计上,更是实现了“三层”递进式情感升级,从每个人头顶上的“物理”月亮,再到大家心中对“月亮”的情感投射,最后彰显的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月亮,去照亮和温暖别人。

2

一次突破性的全新探索,

风格清新、内容新鲜、科技新颖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所以说,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疑是摆在文化节目创作面前的核心命题。具体应该如何做,或许应该回归到真实生活之中,关注现实的当下,不仅是文化节目创作的重要切口,更是优质内容的生命线和基本点。

如果复盘《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的创新之处,笔者将其概括为三层意义:

在叙事风格上,清新秀丽、新鲜创意,不仅突出中秋文化和月亮文化,以清新、时尚的表达,关照历史与现代,在阳春白雪的高雅中贯穿人间烟火,用一种散文诗式的网感作品,对中秋节目进行了一次极具突破性的传统节日文化作品的全新探索,是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全面网生化以来,最具网感的一次突破性的特别节目。

诸如节目中,女主走进大唐西市博物馆,她和导游小姐姐望舒,在沉浸式剧本中,穿越时空,展开了一场大唐奇幻之旅,她们带领观众重新感受大唐的中秋节日氛围和习俗传统。同时,让大家了解到,原来唐朝就开始流行户外露营“秋日宴会”。杨贵妃曾因胡饼不好听,改名叫做月饼。

不仅如此,中秋节名字的来源,其实颇有渊源。相传唐明皇有次梦里来到月宫,看到仙女起舞,他醒来之后,记录下乐曲,让贵妃伴乐而舞,从此这世间,才有了霓裳羽衣舞,而那晚恰好就是八月十五,于是这天便成了“中秋”。

在内容创新上,新鲜且富有创意,不断引入动态因子,叠加创新效果,不断让观众产生独特的记忆点,形成创新的叠加放大效果。

《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选取了《山海经》《酉阳杂俎》等书中,关于月亮的神话和小说,把人们之前并不熟悉的内容,进行全新加工生产,让人们在陌生化的文化基底里,深入了解到中国人对月亮的奇幻想象与真切喜爱。

经典诗歌文化,也为节目创新助力。在西安街头,一阵阵诗歌诵读的声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是穿越时空的想象,那些月光浸润的诗句,在今天的场景里,依旧可以说出我们的心事。千百年来,我们总是抬头看着同一个月亮 ,常常被它照亮,被它引领,找到方向。

在视觉艺术上,科技赋能艺术创作,同时也更契合当下青年群体的审美意趣,《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制作团队采用了AI、AR、 三维动画、三渲二等技术手段,实现视觉与听觉的精准“对接”,构建了一个仪式性抒情空间和视觉盛宴,让观众在虚实、古今的巧妙转换中实现沉浸式体验。诸如《十二月令图》展示出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节目通过虚拟技术手段的加持,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画中,真切生动地体会到古人过中秋的诗意和满满烟火气。

另外,节目设置了科技感、仪式感、未来感满满的创意,曲江池边“点亮”月亮装置,不仅展现了技术与艺术创作的巧妙融合,同时还吸引观众纷纷打卡,促成中秋新度假方式的流行。

3

青春化、特色化、网感化,

让年轻人深度爱上国潮文化

真正的好节目,其实并没有代际审美差异,自然会得到全域化、全年龄层受众的喜爱与支持。纵观《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不仅通过浓厚的人文底蕴和合家欢气质,吸引家庭为单位的收看,同时还巧妙地“拿捏”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偏好,通过故事形式、特色内容、热点传播等多元方式,让年轻人再次深度爱上国潮文化和传统节日。

·选取时下热点,形成能量联动之态。《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联合歌曲《长安三万里》主创团队,打造主题曲《一月千年》,以月入歌,以月入情,朗朗上口,曲调优美,且符合年轻人喜好,迅速在全网带来破亿流量。

·移动化触达,发挥创意传播。以内容创意为基础,强调节目创意本身,发挥传播功能,跨界助力内容营销,具体来说,设置内容基底和篇章结构时,按网络传播特点,拆分成不同的宣推内容,进行碎片化传播,不同的文化内容,都可以取得大流量传播。其中,#长安月赏千年#,#一月千年从长安来#等话题,迅速登上同城热搜榜。

·大小屏互动,实现全媒体传播。《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还同步打造了线下活动,以电视节目内容为核心向外拓展,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互动,打出一套“大屏+小屏”“线上+线下”双路径的联动传播。具体来说,以“灯月”“共月”为主题,在多个景区共同亮起月亮,发起一月千年,月满人间计划,不仅放大线上线下互推互动的宣传效应,多维度、多视觉、多层面解读“中秋里的中国”和“月亮里的长安”,有效延长节目传播的整体价值链和影响力。

多年来,陕西广电一直积极践行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与创新原则,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内容创作层面上,以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为创新支撑,特别是形成特色品牌化,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主题,带给观众更多正向积极的价值观传递。

作为一档文化创新节目《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口,打造“创新+创意+创造”的精品项目,以独特美学视角、突破性的视觉音诗画在沉浸式美感体验中带来古今的情感关照与价值共鸣,带来“突出+突围+突破”的全国影响力。重点是,全程没有口号式、符号化的说教痕迹,用新颖的表达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不仅如此,借助地方城市的文化历史展现民族精神与节日传统,也为西安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资源拓展,以及发展机遇,而这自然也是城市名片向外推介的一次良好展示,通过精品文化内容促进文旅长线发展,《送你一个长安·一月千年》无疑提供了一个更为巧妙且可落地思路,值得借鉴与参考。

0 阅读:0
传媒内参

传媒内参

速递行业信息,对接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