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架歼-7X试飞时连续两次空中停车,雷强认为是发动机问题,可设计师坚决否认!于是雷强又冒死飞了9次,竟9次都空中停车! 当时首席试飞员雷强在试飞中连续两次遭遇发动机空中停车故障,然而设计师却坚决否认存在问题。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雷强不顾生命危险,亲自驾机再次试飞,竟然又出现了空中停车故障! 九次试飞,雷强均验证了发动机存在故障,终于说服设计师进行修改。可见,试飞员的勇气与智慧,对战机研制的意义。 雷强,男,四川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试飞学院试飞专业毕业,经历过多种歼击机的试飞工作,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试飞专家。 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的国产第三代歼击机歼-7X进入首飞阶段。 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登上蓝天的重型多用途歼击机,性能先进,极具意义。首架样机的试飞工作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后续的设计和批产。雷强担任此次试飞工作的总指挥,任务艰巨。 首飞日期很快到来,雷强了一切准备工作,和试飞团队乘坐歼-7X首架样机升空。飞机正常起飞后,客观条件非常理想。 但就在飞行高度达到10000米,飞行速度达到0.9马赫时,发动机突然熄火,推力骤失!飞机失速,开始急速下坠。 所幸,雷强立即切断燃油,成功复启发动机,控制住了飞机。险象环生的一幕在电光火石间上演,导致试飞被迫中止,不得不返航。 回到地面,雷强判断,发动机空中停车很可能是燃油系统故障造成。但参与设计的专家对此提出强烈异议,否认存在问题。 双方围绕发动机产生了激烈辩论。雷强根据丰富的试飞经验,认定发动机存在隐患,必须修改完善。但设计专家坚持自己的设计符合标准,不可能有问题。两方陷入对立,谁也说服不了谁。 面对设计专家的强力反对,雷强没有退缩。试飞过程中生死一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飞行安全的重要性。第二天,雷强再次登上歼-7X,直接带领试飞团队冒险再次试飞,以验证自己的推断。 可试飞再次验证了他的判断,飞机在同样条件下又出现了发动机空中停车故障!随后,雷强又执意试飞了7次,难以想象,每一次试飞都再现了同样的发动机故障,验证了雷强的初判断。九次试飞九次故障,事实胜于雄辩。 在空中连续九次遭遇发动机停车,那种生死关头的恐怖体验令人难以想象。每一次故障发生,飞机都会突然失速下坠,如果发动机无法重新启动,试飞员只有等待死亡的结局。 然而,面对极端危险,雷强每一次都能保持冷静,快速切断燃油,成功复启发动机,化险为夷。他对飞机的精深理解和过硬的飞行技术,成为试飞成功的保障。九次试飞结束回到地面,全团队都不寒而栗,雷强的勇气令所有人钦佩。 尽管如此,设计专家仍然坚持己见,不承认发动机存在问题。两方僵持不下。考虑到歼-7X项目的重要性,航空工业领导只好派出大将军林虎前来调停。 林虎认真听取双方意见后,果断支持雷强,责成设计师全面检查并修改发动机。就这样,原定的设计被迫进行大范围修改。 经过设计人员八个月的盘查研究,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都进行了改进。八个月后,歼-7X第二架样机在雷强的指挥下进行了修正后的首飞。 飞机起飞顺利,各项性能指标正常。可就在飞到预定高度和速度时,问题再次出现,发动机又一次熄火停车!所幸,雷强根据丰富经验再次成功应对,证实了发动机仍存在问题。 这次试飞彻底说服了设计师,证明必须进一步找出问题根源。经过反复检讨,设计人员终于找到了燃油泵存在缺陷导致燃油供给不稳的硬伤。这次修改之后,雷强带领设计人员进行了近百次试飞,终于完全解决了问题,确保了发动机的可靠性。歼-7X的突破性设计终于在雷强他们的努力下,度过难产,最终服役部队,发挥巨大作用。 回首1993年歼-7X初次试飞之事,试飞员雷强表现出传奇般的胆识与执着。面对重大异议,他作为试飞员顶住压力,以命相搏,亲自验证设计问题,其勇气难能可贵。 九次试飞九次证实自己的判断,足以说明雷强的过硬技能和深刻洞察力。正是雷强等试飞员的努力奋斗,中国的自主战机研制才能不断攀登高峰。试飞员兢兢业业、舍生忘死的精神,将激励后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参考信源: 央视网-揭秘试飞员背后的惊险瞬间:空中发动机停车是常事 新华网-揭秘:中国空军试飞员背后的生死瞬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