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刻板形象,说明了讲述者对于2007-2018这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并没有80后这样一代人的亲身经历,而是被强迫着去描述。但是,最主要的是,这个故事的中心,我们已经厌倦了这个话题很久了,那就是:同年龄的女生,永远都要比男生成熟。当那个拿着砖头却不能抓住爱,拿着爱却无法抓住爱的男孩长大成人时,他们早已错过。
还有什么比审美疲劳更要命的呢?用老掉牙的故事来包装老掉牙的题材。说着说着,就带着一种悲壮的语气。到了20分钟,我们才知道大结局。在接下来的一百分钟里,导演用一种他早就预料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他早就预料到的故事。没有任何的新鲜,也没有任何的惊喜。看一场电影,就会让人觉得憋屈压抑。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但凡有那么一点点上进心的导演、编剧,都会刻意避免在叙述方式上,或者在核心思想上出现重叠。
如果在题材和格式上都没有什么创新,那么你也不能抱怨电影的观影经验不好。《后来的我们》简直就是一支在很小范围内演唱的慢节奏歌词歌曲。在选秀节目中,有哪些令人厌恶的举动?故意拉长了最后一个高音调。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令人恼火?他的声音拉得很长,连音调都不高。不过,就算这样,只要有足够的细节,也不是不能把这个故事讲得天衣无缝。
但是,影片还有另一个问题。台湾的导演坚持要讲述一个“北漂”的故事.他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也缺乏想象力。因此,这些细节并不能体现出时代的气息。在2007-2018这十年里,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时代的感觉,如果能用《甜蜜蜜》来描述香港十年的故事来形容,那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很明显,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亲情,爱情,这两个字,在任何地方,都是通用的。至于北漂的生活,那就更没有什么想象力了。
看来,在这里漂泊的人,都是一天中最普通的一天,白天在路边卖东西,晚上在破旧的群租房里过夜,过着最底层的生活。也有可能一飞冲天,在公众面前耀武扬威,上电视,买豪宅。先不说这两个角色的转换只有一年的时间,光是这两个角色的转换,就足以让井柏然去买彩票了。大部分“北漂”并不属于“下层”或“上层”,而处于二者中间。在导演的心目中,“北漂”的形象,就是开个地摊,做个暴发户,这让大部分的“北漂”,都很难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与这个时代产生共鸣?想都不要想。
但这部电影的演技却是极好的,好到哪怕只有三五分钟的镜头,都能成为一部成功的短片。特别是周冬雨这个阴差阳错的角色,又一次救了整个电影。有消息称,以刘若英目前在台湾的受欢迎程度,周冬雨很有可能再次获得金马大奖的提名。在这个年轻的偶像剧里,周冬雨的演技并不是很好,她在25岁的时候,就已经在荧幕上演绎出了清纯与叛逆的角色,如果她能够成为一个普通的演员,那么她的未来,将会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