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公社里丢了54元,16岁知青背了黑锅,失去返城机会。然而,他无意间发现事情真相,他竟然选择守口如瓶。不料,因为这一举动,14年后,他感叹命运的奇妙安排! 1969年,张杨州到农村做知青,开始了漫长的知青生活。刚来到杨家庙公社时,张杨州犹如一叶小舟,在乡野生活的滔天巨浪中左右颠簸。 起初,他不太适应这里的生活,竟然还暗自盘算着逃跑的事。可张杨州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甚至在青年小组中当选了小组长。 就在张杨州逐渐习惯农村生活之时,一件意外打破了他短暂的平静。那天,张杨州所在的知青小组刚刚得到了54元的集体红利,大家高兴地商量着要买些什么来犒劳一下苦闷的生活。 谁知第二天钱就不翼而飞了,小组里顿时炸开了锅。几个青年都怀疑是组长张杨州偷走了钱,毕竟红利放在他那里。张杨州怎么解释都没用,他不得不卸下了小组长的职务,失去了大家的信任。 其实,偷钱的真相张杨州早已知晓,只是他选择了沉默。那天,他偶然发现他最要好的朋友李小芹和母亲在家中激烈争吵。 原来李小芹的母亲李阿姨为了给女儿上学,拿走了知青小组的红利。张杨州看在朋友的情分上,没有揭发真相,只是默默承受了来自大家的误解。 由于这件事,张杨州失去了回城的资格。其实,他完全可以解释真相,为自己洗清嫌疑。但张杨州明白,揭发真相对李小芹和她的家人是莫大的伤害。于是,他选择了守口如瓶,背负着并不属于自己的骂名。 岁月悠悠,转眼到了1978年,高考恢复了。李小芹找到张杨州,希望两人一同努力,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张杨州欣然同意了。 经过努力,两人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心仪的大学。大学四年,李小芹和张杨州的友谊升华为爱情。每当李小芹望向张杨州,那抹温暖的笑容,她总是感激着,如果没有他当年义无反顾的守口如瓶,就没有现在的幸福。 大学毕业后,张杨州鼓起勇气向李小芹求婚了。出乎他意料的是,李小芹面露难色,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原来,多年前的那件事一直牵挂在她心头,成为她和张杨州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李小芹觉得她欠张杨州一个道歉和真相。 当她把当年母亲偷钱的事情全盘托出后,张杨州并未表现出意外,只是温暖地笑了。他轻声告诉李小芹,早在14年前,他就已经发现了真相。当年的选择也是出于对朋友真挚的情谊。今生今世,他都会永远守护着她。 张杨州的这番话,终于感动了李小芹。她泪眼朦胧地点头,接受了张杨州的求婚。在经历了那样的误会和磨难后,他们终成眷属。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让两颗心在时间的沧海中,经过呵护与包容,最终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