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与苏州的情缘(下)

扬眼 2024-01-25 16:47:18

一叶漂摇:不指南方不肯休

苏州失守后,临安局势越发危机。文天祥提出迁都的方案。可是臣等正欲死战,奈何陛下却要先降。太皇太后命令文天祥出使元营,商议议和事宜。一心效忠朝廷的文天祥,无奈之下,只好从命。他北上元军大营,不料蒙古军统帅伯颜不讲规矩,将他扣押运往北京,押运船只北上经过苏州,苏州百姓听说文天祥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元军怕出事,立马开船。文天祥看到此情此景,重新焕发斗志。后来他寻机出逃,途经苏州时,百感交集,写下了《平江府》:

楼台俯舟楫,城郭满干戈。

故吏归心少,遗民出涕多。

鸠居无鹊在,鱼网有鸿过。

使遂睢阳志,安危今若何。

诗的前半部分,勾勒被元军占领的苏州的肃杀景象,抒发对南宋官员无心抵抗、遗民为人鱼肉的痛心。后半部分悲愤地表示,如今苏州城,居然为蒙古人鸠占鹊巢,南宋的大半江山也已流失。假如当时他能留在此地,如唐代的张巡、许远那样,死守苏州,或许能保得南宋国力的一线生机,使局面转危为安,不至于沦落到如今的境地。话语中充满了自责与难过,更隐含着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无声的谴责。

顺利逃脱的文天祥,被南宋朝廷任命为右丞相。他坐镇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筹划各路义军的进攻事宜,掀起了一轮反元浪潮。景炎三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被叛徒出卖,兵败被俘。元军统帅张弘范数次招降,他都无动于衷。张弘范知道他擅长诗文,强行要他写文章。他写了《过零丁洋》,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语句,表明心意。

文天祥被押解到元大都后,忽必烈让降臣王积翁招降对方。面对招降,文天祥回道:

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文天祥一开口就以“国亡,吾分一死”,将对方的招降回绝了。“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一句,意思是倘若因缘际会,碰上了天下大赦,让我以道士的身份回道故乡,语气松动,似乎有着求饶之意。实际上文天祥在调侃王积翁。因为对方是一个降臣,文天祥从心里面瞧不上他,谈话之中就带有几分讽刺挖苦的味道。因为文天祥是一个抵抗派,犯得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他不是死,就是降,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举其平生而尽弃之”一句,更是表明文天祥一生功业都在抗元上,如果投降,就是在否定自己,那我还算是我吗?话语中满是坚定,誓死不降。

文天祥在狱中收到女儿来信,知道家人在宫中为人奴婢。他明白,自己如果不投降,家人将会一直受苦,永无出头之日。可是一旦投降,又与心中的信念相冲突,为此他内心焦虑异常,肝肠寸断。最后他在给妹妹的信中说道: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

从两个“奈何”中,似乎能看到文天祥在情与理,亲与忠之间的纠结,更是能感受到他的悲痛与决心。“爹爹管不得”一句,表明了他舍生取义的决然,与不能看到女儿未来的心酸。

临刑前,文天祥问明了南边的方位,之后向南而拜,实现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誓言,从容就义。当时刑场上,就出现了数十位江南义士,为其办理后事。恐怕在这些人里面,也有文天祥在苏州的老部下吧。他们在遗体的衣带间,发现了文天祥给后人留下的遗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吴人思之:文天祥长在苏州

文天祥去世后,苏州百姓感念其气节,将姑苏西北区域的一座寺庙,改名为文山庙,并将庙前的路称作文丞相弄,以此纪念文天祥。

文山寺是一座尼姑庵,它由文山潮音禅寺、潮音庵、云林庵三寺共同构成。这组建筑的主体本来是潮音庵。据清末苏州乡绅吴光奇记载:

吴中潮音庵,西临中市,背枕桃坞,左邻文山寺,后与云林庵毗连,南宋以来有名之巨刹也。

潮音庵还曾是文天祥用来安置家属的场所。由于这层渊源,明代正德年间,苏州乡绅们在庵旁,建了专门纪念文天祥的忠烈祠。可惜嘉靖年间,忠烈祠被迁建到长洲县学前。忠烈祠后来又改成了“平江书院”,上世纪40年代又移用作“文山小学”。这也可以看成文天祥对苏州子弟的一份遗泽吧。被视为文天祥后代的文徽明还“书《正气歌》于堂之壁,生气凛然”。如今苏州的忠烈祠已不存,这块墨宝却长留天地间,北京“文丞相祠”的墙壁上,就刻着文徽明手书的《正气歌》。

除了文山寺与忠烈祠外,苏州与文天祥有关的古迹还有很多。比如,狮子园内,有一方历史名碑,就是由文天祥自作并手书的《梅花诗碑》。碑高1.5米,宽0.7米,诗碑内容是:

梅花诗碑

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

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

这首诗用借物喻情的手法,抒发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精神。“梅花插座瓶”一句,表面是在写梅花被插在瓶子里的情况,实际则是表明文天祥身陷囹圄的窘境。“身雅一心清”一句,更是直观的表明了文天祥坚持信念,绝不动摇的特点。文天祥用狂草,宣泄心中淤积的苦闷,在肆意挥洒中,表达了自己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与故国同生共死。字里行间冲拆着一股昂扬向上的正气。全诗的最后一个“瓶”字,饱满圆润,表明他的情绪得到了缓和,已经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

文天祥做为后世文人的楷模与榜样,更是被立在苏州文庙前,受到大家的礼敬与膜拜。文庙由范仲淹所创,庙学合一,被誉为“江南学府之冠”。文天祥像被安置在明伦堂前院,能够让学子早晚参拜。从石像表面颜色斑驳不一,可以想见它年代久远,受够了雨打风吹。文天祥形象肃穆端庄,双手交叉相握,高举到胸口,头戴冠帽,身着朝服,明显一副参加朝会的景象。这一造型,也是在激励苏州学子认真学习,能够像文天祥一样,为国建言献策,青史留名。

在民间,大家大都把苏州文氏看成了文天祥的后代。

可惜根据《宋史》记载,“天祥惟一子,与其母皆死。”而且作为当事人的苏州文氏,也秉持着否定态度。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在修家谱时,就明确说道:

至宋咸淳间,宣教郎宝为衡州教授,子孙留家衡山,衡之文氏,实始于宝。

文宝做为苏州文氏的始祖,既然在咸淳年间当官,这就表明他与文天祥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自然不会是文天祥的后代。

有趣的是,旁人却一直在将苏州文氏与文天祥相关联。这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首先苏州文氏虽然不是文天祥后裔,但其始祖还是与文天祥有所关联。文徵明就经常在各种公共场合中,提到“宝与天祥同所出”,亦即文宝与文天祥是同族。既然是同族,就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双方的血管里面流着相同的血液。因此也能将苏州文氏当成文天祥的血脉。另外文天祥做为忠义的化身,读书人的偶像,而且确实来过苏州任官。在此基础上,他的后代如能来苏定居,就让苏州百姓倍感亲切。这就像很多地方争抢名人故里一样,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虽然文天祥在苏时间不长,但其精神却一直鼓励着苏州人民。苏州人民之所以佩服他,一是感念对方在时局危难之际,没有放弃苏州百姓,二是被对方舍生取义的信念所打动。他的形象不断在苏州民间传唱,成为苏州五百名贤祠中的一位,被后人永远怀念。

吴斌

(本文原发吴文化博物馆,经授权转载,分上下两篇刊布)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