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可以自信,可以张扬,但如果失去了分寸感,会是什么样子?最近,杨子在《演员请就位3》中的表现,或许能给我们一个答案。用力过猛的演技,令人尴尬的言行,杨子是如何一步步失去了分寸感,最终“翻车”的呢?
如果说舞台上的“炸裂”演技只是技术上的不足,那么舞台下的言行举止,则暴露了杨子在为人处世上的分寸感缺失。在自我介绍环节,其他学员都表现得谦逊有礼,抱着学习的心态而来,而杨子却像是在进行个人推销,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特殊身份”和过往经历。面对导师的提问,他不是正面回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避重就轻,仿佛在和导师们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游戏。章子怡问他参加节目的目的,他却开始大谈自己的特殊身份;吴镇宇问他是否接受黄圣依的表演方法,他则表示自己没有权利评判;王志飞问他是否还在为热度而努力,他却又开始解释热度的不同种类……这种回避问题的态度,不仅让导师们感到无奈,也让观众们感到反感。就连一向以“毒舌”著称的吴镇宇,都被他整得哭笑不得,贡献了不少表情包。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杨子参加节目,目的就是为了热度。从《再见爱人4》到《演员请就位3》,他都抱着一种“玩”的心态,并没有真正想要学习和提升演技。导师们认真地给出建议,他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陈凯歌无奈地表示:“我觉得他逗咱们玩呢?” 的确,杨子不仅在逗导师玩,也在逗观众玩。
那么,什么是分寸感?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分寸感尤为重要。它体现在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上,也体现在与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的相处上。而杨子,显然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他在舞台上用力过猛,失去了对角色的控制;在舞台下顾左右而言他,失去了与人沟通的真诚。这种分寸感的缺失,最终导致了他的“翻车”。从演员到商人,杨子的身份转变或许影响了他的表演心态。他不再将演戏视为一种艺术追求,而更像是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这种心态的转变,也让他逐渐失去了对表演的敬畏之心,最终在舞台上迷失了方向。
与杨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节目中很多年轻演员,虽然演技还有待提高,但他们都表现出了对表演的真诚和热爱,以及想要学习和进步的渴望。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这才是
一个演员应有的态度。在如今流量为王的时代,演员该如何平衡“热度”与“实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追求曝光度的同时,保持对表演的敬畏之心?这或许是每一个演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