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新能源车的国际赛道上还是一片纷纷下场、你追我赶的火热景象。说起新能源,就是节能、环保和未来,样样戳在西方国家的心坎上。
在那时,他们不仅制定出壮观的造车计划,还摩拳擦掌,要抢占我国的新能源车市场。短短数年过去,这些造车计划停滞的停滞,弃用的弃用,西方巨头车企更是纷纷表示,会将重点放回燃油车增产上来。
难道当时他们大力鼓吹新能源车的美好未来,目的就是将我国车企拉进这条耗费巨大的赛道吗?
新能源赛道,西方“未战先退”?努力十年之后,苹果传说中的造车计划还是被放弃了。据外媒爆料,苹果造车项目的大量员工被辞退或者转岗,在他们的设想中,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售价相对亲民的普通新能源车,最终都没能成功落地,面对市场。
通用、福特、奔驰和丰田等欧美日老牌车企也表示,原本企业设下的种种关于新能源车的目标,目前看来是难以实现,将来会把精力放在利润率更高的高端燃油车增产上。
曾几何时,这些车企一个比一个敢说,一个比一个冲得快,口口声声都表示新能源车就是未来,现在怎么偃旗息鼓,不打算继续了呢?是新能源车卖不动了,赚不到钱了吗?
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的总销量接近1500万辆,哪怕是需要摊上巨大的研发成本,我国部分头部新能源车企也已经扭亏为盈,其他头部车企的亏损面也在不断收窄。
鉴于如小米等车企的产品上市时间甚至还很短,新能源车未来的利润现在看起来也是非常值得期待。我国车企研发也成功了,市场也趟过了,新能源车眼看着未来是大有可为。
西方车企费劲巴拉地把大家拉到这条赛道上竞争,要说他们只是想虚晃一枪,其实也不太可能。归根结底,西方车企放弃新能源车,不是新能源车或者市场的问题,还是他们自己遇到了困难。
从国内头部车企的财报就能看出,新能源车的研发成本不是小数目。即使是新车上线就大卖特卖、从宣传到销售一片红红火火的小米,因为研发成本在前期已经投入进去,也仍旧公开表示新能源车业务“目前还在高投入阶段”。
而华尔街更看重的是已经到手的利润率,是目前已经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才能继续稳妥地赚钱和赚比现在更多的钱。
据媒体评论,苹果据传并非没有造车和销售的能力,而是通过长期摸索尝试之后,发现新能源车业务并不能达到他们其他产品已经得到的高额利润。简单来说,苹果其他产品已经拿到了等同奢侈品行业的利润,而新能源车他们卖不出、也拿不到。
新能源车的研发成本巨大,生产成本和定价却又已经被我国车企限定在一个大概范围内,即使是苹果,一旦开始做新能源车,如果该业务没有达到他们一开始的技术预期,又反而会对整体已经取得的高利润产生负面影响,选择放弃也是可以预见的。
其他老牌车企也是如此:即使新能源车未来可能利润空间巨大,在我国车企已经冲在前面,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之后,现在再追不仅追不上,现有的燃油车的优势,也会被新能源车业务逐渐消磨,所以只好回头研究燃油车高端产品的增产。
新能源车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与其相关的种种条件都会发生变化。比如一旦新能源车大量进入市场,充电桩的普及就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建好完善。
又比如传统燃油车企这些资本巨头的利益肯定会受到损害,他们在西方各国政府中的影响力也会持续地发挥作用;新能源车电池技术等需要用到的种种矿产资源和技术挑战,西方国家并不富余或具备优势等等。
西方车企们虽然做了计划,但自己的研发、基础建设的完善、打开市场的种种宣传等,不仅没能追上我国的进度,自己所面对的环境影响也没能着手解决。西方研发还没做完,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产品已经排好队,准备往欧美日等国家的市场进军。
新能源车产业的成功对西方车企来说,变成了一场几乎可以预见的接力马拉松:既然很久之后才可能会盈利,既然当下的我大概率不能盈利,那我还是收拾收拾回到我的舒适区吧。
你说新能源车是未来大势?未来的人自然会操心的。就算要研究未来的产品发展,中国已经成功的电车,他们也不想再做了。
距离不断拉开,飞驰向前的中国车企然而,在这场接力马拉松中,中国车企恐怕信奉的是“不进则退”。西方车企走了回头路,中国车企则选择飞驰向前,继续拉开距离,扩大已经取得的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
2023年的接近1500万辆新能源车销售量中,我国车企卖出了九百多万辆。2024年上半年,这个势头也没有停滞,而是继续卖出了接近五百万辆。我国在新能源车产业发展中,生产和市场两手抓,技术不断精进,市场不断扩大,定价也逐渐形成系统,看起来是欣欣向荣。
西方车企提起新能源车这个产品概念时,也许是志在必得,也许只是一个宣传概念。但我国车企乃至其他产业机构,是不会让概念永远只是一个概念的。既然对大家有好处,那就要做。不仅要做成,还要做好。
我国政府放眼长远,不仅为车企和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和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有底气地完成研发,帮助消费者尽快对新能源车产生了解和期待,从而打开市场,还全面考虑了新能源车的使用场景,迅速完善了充电桩等新能源车需要的基础设施。
我国车企也是不吝惜前期的投入,敢于研发敢于面对市场,为消费者做出了种种的考虑,不仅只是销售产品,还为消费者建立了完善的支持系统,同时也在继续发展自己的产业优势和核心技术,在产品运营和反馈中推动新科技的诞生和迭代。
我国的消费者们也是时时关注着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将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牢记在心,愿意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使用新能源车这一新兴事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提出反馈和需求,帮助技术落地成熟,发展提速。
新能源车在国内市场迅速取得成功,纵然离不开产品本身,但消费者们的开放态度和包容心态也至关重要。
尽管我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面对一些如国际市场壁垒之类的困难和挑战,但继续扩大已经取得的优势,继续发展迭代以取得更好更成熟的技术,已经是大家不约而同的决心所在。
敢问路在何方?将答案留给未来在新能源车产业上,我国车企做出了巨大的投入,当然是希望得到更好的未来。发展新能源车会取得怎样的结果,并非是别人做或者不做,比或者不比就能决定的。
如果因为别人不做,我们就不做,发展就会处处受限;如果因为别人做了,我们就一定要做,视野就会变得狭窄。放眼当下和未来,综合考虑得失,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才是我们应该做的选择。
就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来说,新能源车产业的成功,降低了我国消费者在使用汽车上的消费成本。我国消费者和西方国家消费者对车的使用态度略有不同。
西方国家的大部分消费者,不是非常看重汽车的品牌或者使用了什么技术,也不追求技术的更新迭代,老爷车和皮卡车等在部分西方消费者眼里,甚至更受青睐。
而对我国消费者来说,汽车是通勤和生活常用的代步工具,是具有公共交通不能完全覆盖或者不够灵活使用的使用场景的,是一个追求实用和自主的产品。
燃油车买车是一笔开销,养车又是一笔开销,新能源车则大大降低了代步工具的日常使用成本,随着充电桩在小区和社区的大量普及,新能源车无疑为车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就长远来看,资源是有限的,保护环境是必须的。新能源车能够大大缓解我国在石油资源上的压力,也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当好属于自己的那个重要角色。
新能源车不仅节约了现有的资源,还在技术发展中为企业和居民形成了良好的印象:新技术的探索既能带来便利也能带来利润,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并不冲突,还能做到相辅相成,为企业的研发和市场的开辟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未来会如何?我们终将得到答案,并且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结语西方的种种举动对我们来说重要也不重要,我们应当谨慎面对可能产生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根据他们的举动来对未来做评判。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会在一个又一个挑战中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