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北京知青为回城,狠心抛弃3岁儿子。没想到,43年后,她去医院检查,发现医生竟是自己的儿子,而她的前夫也来到了北京。 1969年高考刚结束不久,青霞就收到了北京某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欢天喜地地准备上大学,却不知校方已经暂停招生。 就在青霞失望之时,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身为知识青年,谁也没有理由置身事外。青霞很快加入了响应号召的队伍,与其他几百名城里大学生一同离开北京,前往河北某县农村插队落户。 来到农村后,青霞被分配到本地一户人家寄居。这家老两口有个儿子名叫陈杜涛,是典型的北方农村汉子。 起初,青霞对生活条件简陋的农村很不适应。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她渐渐接受了现实,并在劳动中见识到了村民们惊人的勤劳与毅力。 平日里,青霞常能看到陈杜涛埋头于田间劳作,一干就是一整天。他身材高大,体力充沛,成了大队里出了名的好汉子。久而久之,青霞不自主地对陈杜涛产生了好感。 两年过去,青霞和陈杜涛彼此熟稔了很多。陈杜涛时常默默地照应青霞的生活起居。青霞很感激陈杜涛的体贴,暗自决定以后一定要嫁给他。 有一天,陈杜涛鼓起勇气向青霞表白了。他说自己喜欢上了这个温柔贤淑的姑娘,想要娶她为妻。青霞欣然接受了求婚。陈杜涛高兴极了,二人很快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婚后不久,青霞就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婴,父母高兴地给他取名叫小宝。陈杜涛喜欢儿子又高兴又害羞,整日把小宝抱在怀里逗弄。 转眼间三年过去,小宝已经会跑会跳的了。这时,国家政策突然放宽,开始允许知青回城见亲人。青霞内心激动不已,她太想念父母和北京的生活了。再者,她也为自己的前途打算。她不想一辈子在农村度过,想回城里发展。 青霞兴奋地和陈杜涛说起回城的想法,却看到他脸上明显的失落。陈杜涛其实早就料到她会提出分开两地生活的请求。他心里难受,却还是开导青霞,既然有机会实现梦想,就应该大胆去追。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权衡,青霞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开。 临行前一晚,青霞将小宝紧紧地搂在怀里。她心如刀绞,不忍离别这才三岁的儿子。小宝还不懂事,却也感受到母亲的悲伤,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陈杜涛眼圈通红,一言不发地走到青霞身旁。他轻轻拍着她的肩膀,似乎在说没事的,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照顾小宝的。 第二天清晨,青霞红着眼睛登上开往北京的列车,不忍回头多看一眼。小宝躺在陈杜涛怀里,迷茫地望着车窗外飘扬的长发,直到母亲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尽头。 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青霞心中五味杂陈。她离家已十年有余,终于可以回到熟悉的城市生活。可一想到家中老迈的父母,还有那个遥远村庄里年幼的儿子,她就止不住泪如雨下。 到站后,青霞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迈入北京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她有些不知所措,她用力挤过重重阻隔,终于来到父母面前。一家人泣不成声地拥抱在一起。 日子一天天过去,青霞逐渐习惯了城里的生活节奏。她先后在几家单位谋得职位,获得经济上一定的保障。然而成功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坐办公室加班熬夜。青霞想念起农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想念起田间劳作挥汗如雨的陈杜涛,更想念起儿子天真烂漫的笑脸。 与此同时,儿子小宝在村里长高长大。陈杜涛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责任,尽心尽力地培育儿子。为了多赚钱供小宝上学,他不惜辞去原先轻松的工作,选择外出打工谋生。终日奔波在外,他也只求能尽早回家陪儿子。 小宝很听话很懂事,成绩也名列前茅。陈杜涛为儿子感到无比骄傲。他们父子两经常搂着背靠在老槐树下聊天谈心,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 十几年过去,小宝考上北京某医科大学。父子俩高兴不已,搬到北京一块儿生活。 那时,谁也料不到命运即将为他们安排一个重逢。 2023年冬,已经50多岁的青霞在三里屯独居。这天她到三里屯医院检查身体,在候诊区听见护士高喊:“陈医生出诊!”定睛一看,主治医生竟是儿时的小宝,她与陈杜涛的儿子! 小宝已长大成人,是一名医生。看到失联多年的母亲,他感动不已。小宝没有怪罪青霞当年离去的选择,反而感谢她让自己有机会到城里读书。 就在母子相认时,陈杜涛也赶到。原来他已在几年前来京投奔小宝,见到青霞更是激动万分。三人医院走廊泣不成声拥抱。后青霞搬去小宝家,发现陈杜涛一直保留她的位置,没再娶。一家团圆,日子平淡温馨,小宝也孝顺父母、事业有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