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都在睡觉,一个战士却因为太激动,睡不着。就在这时,一大批美军竟趁着夜色悄悄摸上了阵地。 1952年的一个寒冷夜晚,朝鲜战场上弥漫着阵阵寒意。作为志愿军一员的倪祥明紧靠在战壕里,却难以入眠。 入伍一年多以来,他已经习惯了战场上的夜晚——树林中时不时传来的鸟鸣,身下硌人的土石,头顶遥远的星空。但今晚,一股热血沸腾的激动感涌上他的心头,使他久久不能平静。 在白天的一次动员会上,倪祥明听着指挥官洪亮的声音,仿佛还回响在耳畔:“这就是革命的道路,这就是共产主义者应有的境界!”想到自己正身处一场影响中国前途命运的战争,他不禁双手紧握,目光灼灼。身为新中国的一名年轻人,能为这个伟大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 老秃山地势险要,一旦丢失将会让志愿军陷入被动。为确保战术要地的安全,倪祥明带领他的班长周元德和战友们在此坚守。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必须时刻警惕敌人的袭击。于是在黑暗中,他神经高度紧绷,目不转睛地盯着远方,生怕有任何异样。 就在这个时刻,忽然出现了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倪祥明的心猛地一跳,这绝对不正常。他迅速唤醒了身边的战友,大家迅速扑向枪支,做好战斗准备。“不对,那声音是从老秃山后方传来的。” 倪祥明意识到事态严重,可能是敌人发起了夜袭。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他带领战友迅速沿小路占据了有利地形。一边运用工事掩蔽身形,一边举起望远镜张望四周。 就在这时,倪祥明看见一大群敌人正悄无声息地接近自己的阵地。美军狡猾地选择夜色作为掩护,企图给志愿军造成意外的打击。 倪祥明和战友们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敌人迫近的紧迫感。必须防守住这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双方之间已经不足200米,美军依然没有发现志愿军的踪迹。倪祥明握紧手中的子弹,心情起伏汹涌。200米,开火还为时尚早;100米,必须选择最佳时机出其不意......就在胶着的对峙中,忽然有一名美军无意中看到树丛里隐约露出的枪管,惊呼一声“敌袭”!说时迟那时快,美军立刻展开射击。 “该死,我们暴露了!” 倪祥明暗暗咬牙,没有想到对方的发现来得这么快。更糟的是,随后的交火中,他惊觉自己所带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和敌众我寡的局面相比,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周元德见状也明白大势已去,只有与敌人同归于尽。他毅然向倪祥明点了点头,脸上掠过一抹淡淡微笑。 两名英勇的战士并肩而立,面对步步逼近的美军。“来吧,我还有最后两个手榴弹!” 倪祥明大喝一声,娴熟地拔出保险栓。“敢来便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一枚手榴弹应声而出,爆炸声中几名美军应声倒地。紧接着,第二枚手榴弹也重重落下。猛烈的爆炸过后,志愿军的防线已经见底,而美军也死伤惨重。倪祥明和周元德虽为我方殉职,但成功击退敌人,守住了老秃山这一战略要地。 两个月后,朝鲜战争在双方签订停战协定而结束。新中国积极进行战后重建,同时也没有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 倪祥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获得了特等功这一最高荣誉。 多年后人们提起朝鲜战争,依然缅怀着倪祥明他们舍生取义捍卫国土的高尚精神。正是那一代人的热血与牺牲,铸就了今日祖国的昌盛与繁荣。
评论列表